趙曉瑋
摘 要:理事會建設已經成為圖書館改革的重要創(chuàng)新和探索,且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公共圖書館理事會建設改革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參與度高,但也存在社會認識不足,積極性不高,理事會權力難以落實等問題,需要進一步認真思考,穩(wěn)步推進試點工作。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理事會
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已經成為公共圖書館改革的必然選擇。2013年,國內部分公共圖書館已經建立起起法人治理機構基本框架。例如無錫市圖書館、深圳圖書館、廣州圖書館、深圳市寶安區(qū)圖書館、成都市成華區(qū)圖書館等。本文初步針對公共圖書館理事會建立的意義、價值和存在問題進行簡要剖析。
1 改革的意義和價值
1.1改革的緊迫性
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公益服務總量不斷擴大,服務水平逐步提高,這對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大有裨益。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公益性圖書館同樣出現(xiàn)了管理體制不順、運行機制不暢、服務方式單一、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且已經制約到國內文化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1.2改革的意義
圖書館推進法人治理結構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是實現(xiàn)更好地為讀者服務的客觀需要。受制度的影響,國內公益性圖書館在人事管理、績效評估、薪酬分配等方面無法擁有自主權,建立法人治理結構能將這些決策權交給圖書館的管理層,從而放寬自我決策的空間,提升服務和工作的能力,除此之外,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果還能夠擴大外部社會參與,吸引更多的社會成員加入到決策層,推動決策的制定更人性化、合理化、科學化。
2 當前我國公益性圖書館理事會建設的現(xiàn)狀
2.1以政府牽頭主導
2008年,中共中央《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以政府職能轉變?yōu)楹诵摹?。圖書館作為公益性單位也被納入了改革范圍。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明確不同文化事業(yè)單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績效考核機制。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組建理事會,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yè)人士、各界群眾參與管理。”各?。▍^(qū)、市)根據(jù)文件要求先后出臺指導意見、實施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建立了工作機制,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自上而下的試點工作模式。
2.2社會參與度高
從深圳圖書館、廣州圖書館、溫州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果現(xiàn)狀來看,理事會組成主要分三部分:政府部門代表、社會人士代表、圖書館代表。其中社會參與的比例在不斷增加。社會人士主要有讀者代表、社科文化屆代表、企業(yè)界代表。
為保證理事會成員在行使權力中公平公正,分圖書館設立了監(jiān)事會,例如成都市成華區(qū)圖書館建立了由5名監(jiān)事組成的監(jiān)事會,負責對理事會、管理層履職情況及日常圖書館管理的全面監(jiān)督。除此之外,理事會成員的任免都有嚴格的制度規(guī)定和時間限制。以上海圖書館為例,理事由舉辦單位會商相關部門產生,每屆理事任期3年,屆滿可以連任,同時明確了理事的任職資格與權力義務,對理事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2.3基本建立了內部治理規(guī)則
為了保障激活活力,提高運行效率,公共圖書館在進行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的試點工作中都制定了章程。章程是法人治理結構的制度載體,是理事會和管理層的運行規(guī)則,是有關部門對圖書館進行監(jiān)管的重要依據(jù)。章程主要包括單位權利,理事和監(jiān)事的產生方式、構成、職責、義務、任期等等,管理層的構成、職責、職權,職工應履行的義務和享有的權利。一些試點單位還加入了資產的管理、使用、處理的相關條例。
3 存在問題
3.1認識不到位
從當前各個圖書館的試點工作來看,仍然存在對法人治理機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義、任務和目標要求認識不足的問題。公共圖書館作為事業(yè)單位,習慣于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管理層往往出于方便,經常跳過理事會,直接決定。同時,圖書館的普通職工也對試點工作認識不清晰,對試點工作的進展不關心,不主動了解,導致法人治理建設無法深入。
3.2配套改革政策不到位
目前,事業(yè)單位的決策權、監(jiān)督權、法定代表人制度、養(yǎng)老保險制度等內部運行機制、配套政策和完善等方面進展緩慢,影響了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的試點工作。
3.3理事會的管理權力難以落實
實際試點中,公共圖書館理事會的決策地位存在普遍虛化,難以發(fā)揮決策的監(jiān)督作用。圖書館的財政、人事、編制等均由主管部門統(tǒng)一決定和安排。如用人方面,受編制、人事部門的限制,難以做到按需設崗和用人自主;領導的任免受到組織、人事及主管部門的限制;經費由財政部門決定等等。理事會雖然有履行決策的職能,但因其位置處于主管部門和圖書館之間,實質上是形同虛設,權力難以真正落實。
4 對今后試點工作的思考
4.1加強宣傳,提升改革積極性
一方面,加大輿論宣傳,強化事業(yè)單位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宣傳力度,讓全社會深入全面地了解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的意義,為試點工作打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另一方面,加大培訓教育,對試點單位和組織單位的職工進行教育和溝通,打通他們的思想壁壘,消除顧慮,提高改革的積極性,全身心地投入到試點工作中來。
4.2健全制度,夯實改革基礎
注重改革的頂層設計,抓緊研究和制訂事業(yè)單位法人治理的相關配套制度,特別是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等,為深入推進法人治理結構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同時,試點工作可與機構編制工作相結合,在編制審批上予以政策傾斜,推動改革。
4.3破解難題,落實圖書館的管理自主權
主管和舉辦單位要逐漸“放權”,許多權力應該向下傾斜,可通過委派理事參與等形式來加強對圖書館的監(jiān)管,指導圖書館通過章程約束日常決策,要求圖書館凡涉及到國家利益的及群眾利益的重大決策的,主管部門擁有否定權,明確理事會權力,落實理事會的決策地位。
參考文獻:
[1]肖榮梅.我國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現(xiàn)狀與分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4(3):22-28.
[2]馬春.我國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工作探析——以上海圖書館理事會運行實踐為例[J].圖書館建設.2016(2):40-42.
[3]姚偉達.事業(yè)單位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學位論文.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