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綏中縣種植蔬菜歷史悠久,發(fā)展蔬菜生產(chǎn),特別是日光溫室蔬菜生產(chǎn),具有自然優(yōu)勢和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蔬菜種植品種40多種,種植面積達35萬畝,其中黃瓜種植6萬多畝,遠銷全國各地。
關(guān)鍵詞:無公害;黃瓜;生產(chǎn)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 S64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8.046
1產(chǎn)地環(huán)境
產(chǎn)地應選擇生態(tài)條件良好,空氣環(huán)境質(zhì)量、灌溉水質(zhì)、土壤環(huán)境應符合NY5010-2002的規(guī)定。
2品種選擇
選擇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耐低溫、耐弱光、生長勢中等、抗逆性高、抗多種病害能力強、商品性好、耐貯運、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如碩豐六,碩豐八,軍科18,988。
3栽培季節(jié)
日光溫室,冬茬栽培,一年兩茬。
4育苗
采用工廠化育苗。用50孔穴盤,嫁接育苗,砧木為白籽南瓜,插接;苗齡:秋季25~30天,冬季30~35天。
5定植
5.1整地
定植前清除上茬的殘株,深翻晾曬,深翻30~40厘米。有條件時要多次翻地及開溝曬土。
5.2施基肥
多施農(nóng)家肥,并且農(nóng)家肥必須充分腐熟,每畝施優(yōu)質(zhì)腐熟農(nóng)家肥8000~10000公斤,以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适┯萌獜秃戏剩?5∶15∶15)每畝25~35公斤。如芭田、撒可富、海德魯、西洋。
5.3作畦方法及定植密度
采用南北畦壟作,畦間行距120~130厘米,小行距25~30厘米,株距大刺瘤品種31~32厘米,綠條品種27~28厘米。
5.4定植時間
第一茬當年9月至翌年1月。第二茬為翌年1~6月。
6田間管理
6.1溫度管理
定植初期溫室內(nèi)的溫度保持在上午26℃~28℃,下午20℃~22℃,前半夜15℃~17℃,后半夜13℃~15℃。結(jié)瓜期溫度可適當提高,上午27℃~30℃,下午22℃~24℃,前半夜17℃~19℃,后半夜13℃~15℃。陰雪天氣,白天氣溫應保證在20℃~25℃。地溫保持在15℃以上。當外界氣溫穩(wěn)定在15℃時,晝夜通風。
6.2空氣濕度管理
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以下,灌水時采用膜下滴灌可以降濕。
6.3肥水管理
定植后3~5天灌一次緩苗水,之后控水蹲苗。當?shù)诎斯?jié)雌花開放時進行蘸花,開始追肥灌水。保證有足夠的氮肥、鉀肥配合,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阿波羅(20∶17∶23+TE);海法魔粒豐(12∶11∶21);曹州大三元(15∶5∶35+TE);龍錦三號(20∶20∶20+TE);水魔法(20∶20∶20+TE;20∶10∶30+TE),畝用量10公斤,肥水結(jié)合施用,每隔10~15天一次。
6.4?;ū9?/p>
用鮮花伴侶一支+坐果靈1袋,對水4~5公斤,雌花開放時蘸花。
6.5植株調(diào)整
植株開始伸蔓時,采用尼龍繩吊蔓,不斷落蔓調(diào)整植株高度,保持植株高度在1.8米左右,葉片數(shù)為16~18片,及時摘除病葉、老葉。
7主要病蟲害防治
7.1物理防治
鋪設(shè)銀灰色膜驅(qū)避蚜蟲。地面用銀灰色膜覆蓋,或?qū)y灰色膜剪成10~15厘米寬的膜條綁在溫室骨架上;設(shè)防蟲紗網(wǎng)阻蟲。溫室通風口用30~40篩目尼龍網(wǎng)紗密封,阻止蚜蟲、白粉虱、美洲斑潛蠅遷入。黃、藍粘板誘殺:在黃瓜行間或株間掛黃、藍粘板,高于植株頂部30厘米,每畝掛黃、藍板(40厘米×25厘米)各30塊,當黃、藍粘板粘滿蟲體要及時更換;殺蟲燈誘殺害蟲利用頻振殺蟲燈、黑光燈、高壓汞燈、雙波燈誘殺害蟲;嫁接育苗可預防枯萎病。
7.2化學防治
蚜蟲: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80%烯啶、吡蚜酮(紫懸)5~10克/畝噴霧;白粉虱: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粉粒劑2000~4000倍液噴霧;20%啶蟲脒6~8克/畝噴霧;茶黃蟥:用1.8%阿維菌素2000倍液噴霧;乙螨唑(拿敵斯)5000~7000倍噴霧;薊馬:用60克/升乙基多殺菌素(艾綠士)10~20毫升/畝噴霧;根結(jié)線蟲病:用1.8%阿維菌素3000倍液,每株300毫升灌根。2億活孢子/克淡紫擬青霉2~3公斤/畝拌土均勻撒施,或2.5公斤/畝拌土集中施藥。
霜霉?。荷鷳B(tài)防治。上午棚溫控制在25℃~28℃,相對濕度70%,下午降至18℃~25℃,相對濕度60%~70%,上半夜15℃~18℃,下半夜12℃~13℃。實行四段變溫管理,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發(fā)生。
高溫悶棚:選晴天中午進行,前一天先澆小水,中午悶棚。使溫度上升到45℃~48℃時,維持2小時,一般可控制7~10天。用50%烯酰嗎啉粉劑,30~40克/畝;68.75%氟菌、霜霉威(銀法利)噴霧,60~75毫升/每畝;45%百菌清煙劑150~200克/畝。
灰霉?。河?%嘧霉胺水分散顆粒劑37.5~45克/畝噴霧;施佳樂1200倍液噴霧;50%腐霉利(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噴霧;10%速克靈煙劑200~250克/畝,放煙。
褐斑?。河?5%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倍液噴霧;80%大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50%嘧菌酯水分散顆粒劑30~35克/畝噴霧。
炭疽?。河?5%達科寧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80%大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50%吡噻醚菌酯水分散顆粒劑(極潤)20~30克/畝噴霧。
角斑?。?0%噻菌銅懸浮劑噴霧,83.3~166.6克/畝。
采收期間要全面采用生態(tài)防病、物理、生物防病蟲,禁用高毒高殘留農(nóng)藥,嚴格執(zhí)行安全間隔期。
8采收
當果實達到商品性時應及時采收。減輕植株負擔,以確保商品果果質(zhì)。采收前1~2天必須進行農(nóng)藥殘留檢測,合格后分級包裝上市。采收后應進行預冷處理,降低果實“田間熱”,延長果實保鮮期。
9做好生產(chǎn)記錄
黃瓜生產(chǎn)的全過程,要建立詳細的田間生產(chǎn)記錄檔案,全面記載并妥善保存,以備查閱。
作者簡介:楊振紅,農(nóng)藝師,研究方向:無公害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