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磊
摘 要:在生本教育理念中,前置性學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xiàn)方式,也可以稱之為前置性作業(yè)或者前置性研究。前置性學習指的是學生在聽取老師授課之前,學生按照自己的知識背景和生活閱歷對即將學習的知識進行各種嘗試性學習。在小學體育課程中,后滾翻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這項體育內(nèi)容的學習有著一定的難度性,需要學生了解后滾翻的技巧,進行大量的實踐,掌握這項技能的核心。
關(guān)鍵詞:前置性學習;小學生后翻滾技能;學習興趣
一、小學生后滾翻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在小學體育課程中,后滾翻體育運動項目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需要具備一定的技巧性。小學生長期練習這項運動,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同時,增加學生的靈敏度,有益于身體健康。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在傳授后滾翻動作要領(lǐng)的時候,對于細節(jié)的教授不到位。比如在后滾翻的過程中,學生雙手具體擺放的位置,如何用力等;學生在翻滾的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姿勢不正確,如何進行自我保護;老師在教授的過程中,后滾翻的技巧存在一定的漏洞。老師在課堂上教授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后滾翻的動作要領(lǐng),還要讓他們掌握一些技巧,增加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觀念,一旦在練習過程中,出現(xiàn)姿勢不正確,要及時采取保護措施,如果沒有進行保護,小學生很容易受傷,對他們的身體將造成一定的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效果相對比較低。
二、滾翻動作基本規(guī)律及后滾翻分析
小學體育階段的學習是體育教學中最基本的學習,對于翻滾類的教學項目來說,所練習的動作都是最基本的。根據(jù)翻滾動作的規(guī)律,結(jié)合實際情況,分析后滾翻動作的技巧。人體需要兩只腳蹬地,重心下移,重心受到一個向后的水平速率,此時,地面給到的支撐反作用力使人體向后發(fā)生移動,該力的垂直方向的分力支撐反作用力,反作用力在支撐點的位置形成力矩,身體按照順時針方向進行翻轉(zhuǎn),人體獲得動能后,進行翻滾。當身體滾動后,要盡量使臀—背—肩的形狀接近一個圓形,將滾動的阻力降到最低。由于人體受到身體的局限性,在圓圈之外的頭部靠近墊子,將遇到猛烈的撞擊,產(chǎn)生巨大的制動力矩,損傷了腦神經(jīng)。因此,如果人體頭部接觸到墊子之前,要將雙手放在墊子上,然后頭部在著地,借助于身體形成一個大的圓弧,這種滾動方式,增加了圓的半徑,使?jié)L動的速度降低,此時,繼續(xù)進行運動,在著地時及時推地,使身體重心抬高,在雙手和頭部的上方給腿留出一定空間,完成一系列的動作。
三、小學生后滾翻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策略
1.充分認識前置性學習的教學功能
第一,前置性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透過前置性學習能夠?qū)⑺鶎W的知識進行完善,掌握知識本身蘊含的真知,獲得學習的快樂。學生持續(xù)用這種學習方法,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第二,前置性學習是學生進行自我完善的過程,在前置性學習中,學生占據(jù)著主導地位。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是學習還是體育活動,學生都占據(jù)著主要位置。老師傳授知識,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掌握知識蘊含的意義,鍛煉思維,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zhì)。前置性學習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最佳的條件,能夠動手、動腦,鍛煉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第三,前置性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課堂的氛圍更加融洽。良好的課堂氛圍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老師通過前置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增加了課堂的實用性,提高工作效率。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把握教學要領(lǐng)
第一,老師要在授課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讓學生克服對后滾翻動作的緊張和抵觸情緒。比如,有些膽子比較小的學生因為擔心受傷,對這些運動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在這種情緒的引導下,學生很難進行學習。在練習的過程中,老師要鼓勵和肯定學生,對于表現(xiàn)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表揚,同時,讓他們作為榜樣進行示范,鼓勵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俗話說得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小學生的心理,榜樣有著很強的推動力,能夠激勵他們進行嘗試,一旦獲得成功,他們學習的熱情就被激發(fā)出來了。
第二,老師在教授后滾翻的課程中,要重點突出團身這個動作,明確地告訴學生,這個動作的熟練程度將決定后滾翻的效果,使學生對這個動作有個正確的認知。老師在教授這個動作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壘球這個工具,引導學生在大腿和小腿上夾壘球進行鍛煉,如果遇到夾不住球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在墊子上訓練,訓練過程中,要雙手抱膝,做好保護工作,在練習的時候,老師可以放一些節(jié)奏感強的歌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便于學生掌握這個動作要領(lǐng),完整所有的動作。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就是選擇場地,為了方便初學的小學生學習,可以選擇斜坡,這種場地降低了訓練的難度,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度。
參考文獻:
[1]陳愛民.前、后翻滾組合連接教學設(shè)計[J].體育教學,2009(4).
[2]孫劍陽.小學體育教學開展“前置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6(9).
[3]陳強.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山西教育(教學),2014(12).
[4]何昭紅,賴林,呂兆華,等.邊境地區(qū)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認同與職業(yè)倦?。盒睦碣Y本的調(diào)節(jié)與中介作用[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78-82.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