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古代宰相制度的演變對于封建王朝的穩(wěn)定和社會的發(fā)展有著關鍵作用,本文以史為鑒,通過對古代相權制約模式的演變進行分析,剖析秦朝與唐朝相權制約背后的缺陷與弊病,試圖尋找出以“權利制約權力”這種適于政治新常態(tài)下的權力制約模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宰相制度 權力 權利 制約
綜觀我國封建王朝歷史,古代輔佐君王處理全國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通稱為“宰相”。宰相在我國封建王朝中作為百官之首,占有“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地位,其權力已然成為僅次于皇權的最大權力擁有者,不可避免有可能會造成權傾朝野,一手遮天的情況。為此,我國古代君王對相權采取過諸多措施以制約其權力。權力的合理使用已經成為保障國家富強、政治穩(wěn)定、社會發(fā)展的必須力量,善用可興國興邦,濫用則會導致權力腐敗。因此,研究古代相權制約演變的過程,對于當今權力制約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封建王朝下相權演變進程概況及分析
中國封建社會的宰相制度由春秋戰(zhàn)國時期“相卿制度”演變而來,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從秦朝到清朝,由于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各種政治力量的變化以及客觀環(huán)境的變化導致相權制約模式不斷進行演變,經歷了由獨相制到群相制再到監(jiān)相制的過程。
相權的制約演變實現了皇權對相權的約束即垂直權力層級之間的約束和分權制衡下宰相與平行官員之間的監(jiān)督即平行權力層級之間的監(jiān)督與制約。在相權制約制度演變的背后,其核心都是為了維護君主集權而誕生的產物,是國家權力的自我約束。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發(fā)現古代相權制約模式演進背后的弊病,試圖找尋出一條適于當代政治新常態(tài)下權力制約的道路。
二、頂層設計的缺陷:秦朝獨相制專權
秦統一六國后,以丞相作為中央行政體制的首腦,宰相制度正式形成。秦朝所謂“三公”實質上是一種獨任型的丞相制,丞相才是真正的宰相之任。可見,相以下官吏并未真正進入法定編制,這也就導致了秦朝宰相獨權,出現呂不韋、趙高等位高權重,總領百官獨攬大權的后果,使得秦王朝皇權受其左右。反觀秦王朝史,歸根結底,正是秦朝“三公制度”設立初期,并未做好相權制約的頂層設計,忽略權力制約制度下的系統性、公平性和協同性,導致一權獨大,使得權力制約的空隙過大,出現肆意妄為的機會。正如鄧小平所說“好的制度可以使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币虼酥贫鹊捻攲釉O計是非常關鍵的。
三、以權力制約權力的局限:唐朝群相制分權
唐朝時期的宰相制度是古代封建王朝群相制的典型。唐朝宰相并非一人,而是多人共同對皇帝負責,集體執(zhí)政,即“群相制”。在這種三省分立的宰相制度下,相權分立,分割了相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權力的過于集中。但在唐朝群相制的背后,不難發(fā)現有其極大的局限性:第一、隨著三省長官的不斷演變,在三省制的三權分立下,宰相們的品階地位不同,很難真正發(fā)揮出制約與監(jiān)督權力的作用。第二、三省長官制度背后的相互制約是上等階層權力之間的相互制約,從根本上是一種國家權力的自我約束,僅靠這種機制是很難從根本上制約權力的。
由此可見,雖然唐朝在秦朝獨相制專權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實質上并未真正的做到權力制約。僅僅通過“以權力制約權力”的模式來抑制權力的擴張是不合時宜的,特別是在當今政治文明新的發(fā)展階段,因此需要對權力制約模式進行更深入的變革,使得社會發(fā)展向著更好階段演進。
四、政府構建“權利制約權力”模式的有效途徑
以權利制約權力是我國政治文明的新發(fā)展,實現了權力制約力量的公平性、靈活性和協同性。政府作為國家公共規(guī)則的制定者和維護者,對于建立權力制約模式有著關鍵的作用,因此在權利制約權力模式的運行發(fā)展中就必然需要重視政府的作用。
1.完善制度建設,為權力的制約提供頂層制度保障。一是要完善我國法律機制,為公民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二是要健全我國公民參政機制,真正的發(fā)揮權利制約作用。在實際生活中,公民權利經常被忽視,因此我們要健全我國公民參與機制,加強對公民參與權的保障,真正發(fā)揮權利制約的作用。
2.注重公民政治參與,以權利群來制約權力。一是加強個體權利主體之間的權利聯合。每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都是其單個體權利,將個體權利主體為了相同目標進行聯合,因為人多則不容易污染,人數眾多的群體,更不容易走上邪路或發(fā)生腐敗。因此應當加強公民個體間的權利聯合,通過基本權利群進行權力的監(jiān)督。二是加強公民與組織間的合作。一方面它們承認公民權利的正當性,另一方面它們又要排擠、甚至迫害公民權利。應擴大公民與組織間的合作,協調好公民與組織間的關系,通過權力與權利聯合去制約權力,從而達到以權利制約權力的最優(yōu)化這一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宏彩.行政公開:制度文明的新發(fā)展[J].南京社會科學,2003,(12):48-55.
[2]陳宏彩鄧蓉敬.以權利制約權力:政治文明的新發(fā)展[J].理論與改革,2003,(6):21-24.
[3]徐爽.以權利制約權力——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基本權利立法實踐的發(fā)展[J].政法論壇,2011,(11):118-122.
作者簡介:王雨薇(1993—)女。民族:漢。陜西咸陽人。青島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行政管理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