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校園文化;人文精神;生活;自然
【中圖分類號】G47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95-0080-01
曾經(jīng)看過一則報道,在校長的策劃下,福建省泉州市七中發(fā)出了“未來7天,泉州七中落葉不掃”的倡議,全校由此進入了“只撿垃圾,不掃落葉”模式。師生信步于大自然饋贈的金黃色地毯之上,聆聽腳踩落葉的聲音,感受著校園的詩意,別有一番情趣。
這樣一個意味深長、價值非凡的創(chuàng)意,實在值得我們點贊!
發(fā)現(xiàn)生命之旅。春秋代序,花葉枯榮,大自然總是用它的色彩、聲音、形態(tài),用它獨有的方式,向人們呈現(xiàn)著自己的狀態(tài),顯示著生命的過程。校園中的遍地落葉,使學生無意中就走進了自然,讓他們體會到了日常生活的一種特定狀態(tài),它們是那么的平和,那么的安靜,又是那么的真實。置身于這樣的景象之中,學生可以澄懷慮思,緊張的情緒得到釋放,煩躁的心境得以淡定,郁悶的心情得以釋懷。在他們的人生詞典中,他們也許第一次才接觸到這樣的詞匯:除了書本,還有自然;除了學習,還有生活。他們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并形成這樣的認識:樹木是生命,花草是生命,小貓小狗、小魚小蝦也是生命;自然和社會中的所有生命都值得我們?nèi)プ鹬兀フ湟?,去熱愛,去謳歌?/p>
領(lǐng)略生命之美。校園生活的單調(diào)、枯燥,課堂學習的機械、乏味,使學生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感受不到生命之純美、靜美,這使他們的情感多少也變得有點“荒漠化”了。而滿園不掃的落葉,使學生與自然有了近距離的接觸,眼里的一片金黃,腳下“簌簌”的聲音,他們的腳步自然會變得輕快起來,心情也隨之歡欣、雀躍起來,他們會突然發(fā)現(xiàn):校園生活原來可以這樣美好!他們可以領(lǐng)略到:“葉落歸根”的依戀情愫,“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無私奉獻。他們也可以領(lǐng)略到:季節(jié)更替,葉生葉落,落葉并不只是代表著枯萎與凋零,它們也是在為人們?nèi)计鹦碌膲粝牒拖M?/p>
創(chuàng)造生命之窗?!靶@遍布黃金甲”的美景為學生打開了觀察生命、體悟生命、創(chuàng)造生命的一扇窗戶。雖說樹葉無所謂呻吟,風也不可能歌唱,但當學生通過它們的形態(tài)聯(lián)想到呻吟的人和歌唱的情景時,它們就有了人的情感性質(zhì)。他們所看到的,就不再是孤零零的落葉,而會將它們組合成一個整體,構(gòu)建起一種獨特的情感意境,感知畫面背后的人生況味。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推而廣之,對顯示外部事物結(jié)構(gòu)的時、空、景、物等進行分析,讓學生的主體情感投射在它們上面,使這些事物具有情感特征,學生自然就會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
校園無小事,處處皆教育。這一舉動將校園中常見的生活事件巧妙地轉(zhuǎn)化為課程,它具有延時性、生發(fā)性、成長性等特征。它引領(lǐng)學生從課本中走向生活,走近自然,融入社會;它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時空,使學習場景從教室轉(zhuǎn)變?yōu)楝F(xiàn)實生活與自然世界的有機融合;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習方式,讓學生自己去觀察、發(fā)現(xiàn)、建構(gòu),在生活中得到種種領(lǐng)悟。
當然,這一行動還需要進一步的整合、融通和優(yōu)化,要將其融入于校園文化之中,與校本課程緊密結(jié)合起來,與綜合實踐活動聯(lián)系起來。學校要將生活事件課程化,使其功能能夠在學生精神生活中得到體認,在人生閱歷中得到體察,在心智發(fā)展中得到體現(xiàn)。
(作者系江蘇省興化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