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價值觀;價值認同;自我認知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95-0061-03
【作者簡介】史炳松,南京師范大學附屬揚子中學(南京,210061)教師,一級教師。
一、教育背景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城市化進程也在加快,我們學校地處城鄉(xiāng)接合部,受城市化的影響比較大,出現(xiàn)了拆遷家庭猛增、拆遷家庭子女入學數(shù)量大漲的情況。開學以來,我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班上來自拆遷家庭的學生多達72%,班上存在“讀書無用”的論調(diào),很多學生出現(xiàn)目標不明確、動力不足、習慣不好、功利心重、貪圖享樂等種種不當認知與偏差行為。本次班會課旨在通過討論、活動和體驗,引導學生重新認知、評估自己的學習觀和金錢觀等,以此實現(xiàn)對學生價值觀的正確引領。
二、教育目標
1.通過情境遷移,幫助學生反觀自己在學習觀、金錢觀、價值觀上存在的問題。
2.在活動中,通過“兩難情境”的演繹,幫助學生了解什么才是自己應該追求的。
3.通過個人主張、小組討論和集體表決等環(huán)節(jié),全體學生提煉出班級精神,以此進一步塑造一個具有價值認同的班級共同體。
三、活動準備
學生準備:排練情景劇,搜集和價值觀相關的音樂、視頻和世界名人家訓等。
教師準備:準備拍賣會道具和音響設備,購買“時間膠囊”、寫真帖等。
四、活動形式
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視頻觀賞、自主討論
五、實施過程
(一)角色扮演,引出話題
小品欣賞:《有錢就是爺》
場景1:家長們在學校門口等孩子放學
小A爸爸(暴發(fā)戶形象)帶著拇指粗的金項鏈,捏著抹布,一邊擦著“大奔”,一邊與小B爸爸大聲地炫耀暑假時帶兒子玩了半個中國(可讀的地名全是錯的)——江蘇的盱眙(yú tái)、安徽的亳(háo)州、浙江的嵊(chèng)州、山東的兗(gǔn)州……他的口頭禪是“有錢就是爺”。
小B爸爸睜大眼睛,做出很無奈的表情,表示這些地方都沒去過。
場景2:教室里,兩個小伙伴暢談自己的理想
小B:我要做“五好少年”(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善于創(chuàng)新的“小主人”、熱愛勞動的“小幫手”、遵紀守法的“小標兵”、遵守秩序的“小衛(wèi)士”)。
小A:我要爭做“五子貴族”(房子大、車子貴、票子厚、妻子美、孩子多),我的口頭禪就是“有錢就是爺”。
【設計意圖】通過形象、夸張的小品表演,形成強烈對比,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讓學生們觀察情境、遷移認知、啟發(fā)反思。
(二)話題討論,對比反思
1.說一說:請學生們評價情景劇,說出自己的感受。
2.議一議:有錢真的就是爺嗎?
3.比一比:我們有沒有錯誤的金錢觀(奢侈浪費、物質(zhì)攀比、貪圖享樂等等)?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們說一說、議一議、比一比,實現(xiàn)自我反思,以此幫助學生們認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當觀念及行為。
(三)人生拍賣,價值觀選擇
1.發(fā)放紙鈔。
教師給每個學生打印總金額為10000元的紙鈔,每張面額1000元,每樣東西競拍底價2000元,每次加價1000元,封頂5000元(此時可多人同時買進)。
2.價值觀選項。
(1)一屋子的錢
(2)在世界上最美的地方有座房子
(3)做自己最喜歡的事
(4)有機會做領導
(5)有機會健康地活到一百歲
(6)有機會完全自主
(7)有座藏有自己喜愛的書的圖書館
(8)成為班上最受歡迎的人
(9)讓大家不再受霧霾之害
(10)獲得讓全世界人都能吃飽的魔力
3.現(xiàn)場競拍。
教師指導學生競拍,并注意學生們的行動及情緒差異。
4.討論。
(1)你是否買到了你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如果是,買到時的心情如何?如果不是,是因何故沒有買到?沒有買到的心情如何?
(2)你最想買的項目是什么?為什么它對你而言那么重要?
(3)有沒有人什么都沒買到?為什么?是不是選項中沒有你想買的?你更想買到的是什么?
(4)你覺得你買到的東西隱含著什么樣的價值追求?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從金錢觀糾偏到多元價值觀的選擇(從學生們的競拍來看,沒有人選擇將一生的精力花在追求金錢上),進一步幫助學生體驗和澄清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與價值取向,引導學生理性認知自己的價值觀。
(四)價值定位,做精神貴族
1.人生格言。
(1)銜接“人生拍賣”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以“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價值追求”為題,撰寫一句自己的人生格言和一個10年人生目標(要求按時間列舉,最多不超過5條)。
(2)老師要求學生:一是把格言、目標記在心里,二是要求大家將其寫在卡片上并放進“時間膠囊”(事先淘寶上買的精美密封瓶)之中封存,約定10年后共同開啟。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思考人生格言及設定10年奮斗目標,初步幫助學生明晰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中期奮斗目標,改變學生學習目標模糊、動力缺失的狀況。
2.家訓警句。
(1)播放《范仲淹家訓與家道》視頻。
(2)由中國古代名人家訓引入,隨后展示孔子世家、達爾文世家、居里世家、羅斯柴爾德家族、瓦倫堡家族、托爾斯泰家族、拉塞爾世家、泰戈爾世家、肯尼迪家族、蓋茨家族等世界十大頂尖家族的家訓。
(3)讓學生撰寫自己家的家訓(建議寫1~5條),并帶回家與家人交流、分享。
【設計意圖】家訓就是一個家庭(家族)的價值目標和精神追求。通過了解中外古今名人家族的家訓,讓學生感知家訓對于修身、齊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家訓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的父母,利于改變一些家庭“讀書無用”、投機取巧的家庭氛圍。
3.班級精神。
(1)以小組為單位,通過頭腦風暴和組內(nèi)評議,各組擬定一條班級精神的格言,并推薦一名代表簡要闡述該格言的含義。
(2)主持人組織同學進行現(xiàn)場投票,確定班級精神。
【設計意圖】一個剛剛組建一個月的班級,一個拆遷家庭占比如此之高的班級,一個攀比之風盛行、學習目標不明、學習動力不足的班級,亟須一個全體學生總體認同的班級精神的引領。基于頭腦風暴、主張自述、投票表決的班級精神,由此生根發(fā)芽。
六、活動反思
本次班會課是針對班級建立時間短、學生家庭結構特殊、存在一些不良的個人價值觀念等問題而開展的,旨在幫助學生在情境中感知、認識自己的價值觀,在討論中重估自己的價值判斷,在限制選擇中修正自己的目標追求及價值認同,在體驗活動中認識到精神追求對于人生的神圣性、重要性,最終形成個人的、家庭的、班級的價值定位。此次班會課需要反思的有以下幾點:
1.小活動——自主開展,自我體驗。
本節(jié)班會課開展了角色扮演、模擬拍賣、小組討論、投票表決等活動,大部分是學生主持、學生策劃、學生參與的,這樣既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也更利于學生在體驗中發(fā)現(xiàn)、生成、內(nèi)化為自己的感性認知、理性判斷和價值認同。
2.小觸動——層層遞進,生成價值。
任何一節(jié)班會課,除了熱熱鬧鬧的活動以外,還要幫助學生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能觸動他的感知與情緒,生成相應的價值觀,并掌握一些方法,在認識層面和行動層面能夠?qū)崿F(xiàn)自我改變。本節(jié)班會課就嘗試在活動的表象下,設置諸多認知和價值判斷的沖突,在沖突中,由此及彼、由己及人地幫助學生重新定位自己、家庭、班級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
3.小缺憾——美中不足,日后改進。
個人覺得,在家訓賞析及講解上,時間有限,沒能深入,可以在日后的班會課安排中,做好實際調(diào)查及學生的深度參與工作,單獨開設一次有關家規(guī)家訓方面的主題班會課,且最好能邀請家長參與。
一節(jié)班會課的作用是有限的,要想重塑部分學生、整個班級乃至學生背后的家庭的價值觀,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還需要通過開設系列化的價值觀主題班會課,借力家校合作,特別是要設置諸多認知和價值判斷方面的沖突,以此實現(xiàn)最初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