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京市銀城小學積極構(gòu)建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和學校教育三位一體的教育共同體,推動學校教育工作的全面發(fā)展。學校在“家長學?!苯ㄔO的過程中,通過規(guī)范管理和豐富的活動,對家長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guān)鍵詞】教育共同體;教育資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95-0027-02
【作者簡介】周玨,南京市銀城小學(南京,210000)副校長,一級教師。
一個學生就是一本書,一本五彩斑斕的書。閱讀這本書,就是與生命對話、與家庭對話、與社區(qū)對話、與社會對話。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學校在教育實踐中,要打破學校和社會的界限,以學校為主體,把學校、家庭、社會有機組合起來,共同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南京市銀城小學在“家長學?!钡慕ㄔO過程中,牽手家長、牽手社區(qū),充分利用優(yōu)質(zhì)豐富的社區(qū)教育資源,努力打造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共同體。
一、真誠服務——構(gòu)建家校合作的共同理想
學校不僅要為兒童的學習提供智力支持與幫助,還要運用優(yōu)質(zhì)豐富的社區(qū)教育資源,形成家庭教育的資源網(wǎng)絡,打造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共同體。南京市銀城小學“家長學?!币浴白屆總€學生揚起希望的風帆,讓每個教師領略教育的趣味,讓每個父母享受成功的喜悅”為辦學宗旨,以“使每一位孩子更勤奮、更聰明、更快樂”為辦學立足點,以“使每一位家長放心,讓每一個家庭滿意”為教育目標,真誠為每一個學生服務。
1.編寫《新生上學20問》。一年級的家長對小學階段的教育要求普遍感到茫然,為了幫助家長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學校組織低年級組的教師編寫入學手冊——《新生上學20問》。手冊主要是為家長解除疑慮,讓家長盡快了解學校和教師的要求,指導家長積極配合學校進行教育,保證了教育的一致性。
2.創(chuàng)辦《銀鈴叮當》??N覀冋J為,家庭和學校是兒童教育過程中的天然合作者。我們把家長視為學校教育的平等伙伴,家校之間信息的交流和相互支持是一個彼此受益的過程。學校定期出版??躲y鈴叮當》,并免費提供給學生和家長。??瘷谀控S富:“對話現(xiàn)場”讓家長透過文字看到學生的課堂生活;“畫中有話”用一張照片記錄學校的一件大事,用照片帶著家長一起回顧學生一學期的校園生活;“點兵點將”向家長宣傳我們的優(yōu)秀教師。學校還攜手家委會一起開設教育論壇,說教育熱點、談世界博聞、議成長需要……
3.創(chuàng)建“校長信箱”。我們在開通“家長在線”的基礎上,又開通“校長信箱”,由學校的相關(guān)部門定期回復家長的疑問。信箱開通三個月,就收到家長來信100多封?!靶iL信箱”成為學校和家長溝通的特快專遞,為構(gòu)建家校教育共同體的共同理想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二、強化管理——營造家校合作的和諧氛圍
只有營造和諧的家校合作氛圍,才能使家長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家長學?!钡墓ぷ髦衼?。我們的做法是:以規(guī)范的管理明確家長和教師在家校合作中的定位和角色。
1.“家長來訪五個一”。為了在家長來訪時把教育工作做得更到位,學校提出了“家長來訪五個一”,即一杯熱氣騰騰的茶、一把高度適合的椅子、一個適合交談的地點、一張真誠的笑臉、一句暖人心的話語。為了做到這“五個一”,各年級組的教師精心布置家長接待室,認真對待每一次的家長來訪,讓憂心忡忡而來的家長,充滿信心地回去。
2.“關(guān)于簽字的若干要求”。讓家長給學生的作業(yè)簽字是為了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有助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讓家長對簽字有正確的認識,更好地配合學校的教育,學校對作業(yè)簽字作了細致的要求。如低年級學生的作業(yè),家長簽字時只需關(guān)注作業(yè)完成度以及書寫的工整度,而學習習慣好、作業(yè)完成質(zhì)量高的學生的作業(yè),家長可以免簽字等。
3.實行“叮當語錄”。學校創(chuàng)編了“叮當語錄——家長,請聽我說”,語錄提供了教師與家長溝通交流時的10種情境以及不同語境下最合適的交流方式。“叮當語錄”規(guī)范了教師的教育溝通言語,幫助教師及時給予家長更有效的專業(yè)指導。
三、智慧引領——豐富家校合作的活動形式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在論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關(guān)系時指出,學校應當領導家庭。學校應在家校合作中起主導作用。學校應吸引并組織家長參與到學生的教育活動中,學校應開拓社區(qū)教育資源,給家長提供參與機會,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
1.家長會“變臉”。我們改變家長會上教師“一言堂”的傳統(tǒng),讓家長會“變臉”。各種有趣的特色活動成為學校奉獻給家長和孩子們的“營養(yǎng)大餐”。四年級一場主題為“尋找真金”的特色家長會開得熱熱鬧鬧。家長們注意到:講臺上擺放著一個透明的玻璃瓶、一堆鵝卵石、一袋大米、一瓶紅墨水。原來班主任要演示一個小實驗,有趣的實驗中蘊含著深刻的育兒道理。五年級的“我成長,我快樂”主題班會上,家長意外地收到一封孩子寫給自己的信,一位父親收到女兒的心意卡,上面這樣寫道:“爸爸,謝謝您!這五年來風雨無阻送我上學,您辛苦了,我永遠愛您!”堅強的爸爸面對攝像機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普普通通的一句話在家長心中掀起了愛的波瀾。
2.“綠色接力”日記?!熬G色”代表著生命,代表成長和生機?!敖恿Α敝敢粋€接一個連貫地進行。我們學校每個班上都有一本特殊的“綠色接力”日記,它由教師、學生和家長“接力”完成?!熬G色接力”日記從多個角度記錄了學生成長的軌跡,為學生的發(fā)展架設綠色橋梁。
3.家長開放日。每月10日是我們學校一年級家長的開放日,學校每次開放日的內(nèi)容各不相同,有家長進課堂聽課,有教育咨詢活動,有社會實踐活動。如我們的“我能行”系列活動,主要是向家長展示一年級學生開學一個月的所學?!俺砷L不煩惱”專家咨詢活動,我們邀請了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南京市兒童醫(yī)院的兒童營養(yǎng)專家、兒童保健專家,腦科醫(yī)院的心理健康專家以及優(yōu)秀教師為家長答疑解惑。
4.“悄悄學雷鋒”。我們倡導學生為班級做好事,為家庭做好事,為社區(qū)做好事,讓學生的愛心向家庭、社區(qū)、社會延伸,讓學生學會愛人并自愛。
5.“我為媽媽來過節(jié)”。每年的“三八”婦女節(jié),學校都會號召學生為自己的母親過節(jié)——大聲地對母親說“我愛你”,熱情地擁抱自己的母親,幫母親做做事……小小的活動引導孩子以特殊的形式向母親表達心意,學習感恩,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6.夸夸“我身邊的好老師”。每年的金秋時節(jié),學校都會特別組織“我身邊的好老師”征文,邀請家長參與,對教師進行評價。家長和孩子一起回顧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感人言行,一起抒發(fā)對教師的感激之情……在家長的引導下,孩子們學會了感恩。
總之,在今后的教育實踐中,南京市銀城小學將進一步完善學校、家庭、社區(qū)三位一體的教育共同體建設機制,提高教育共同體建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真正實現(xiàn)教育共同體建設的科學、有效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