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兆功
【摘要】寫作能力就是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學生寫作時頭腦感到空無一物,沒有東西可寫。為什么這樣多的人有這種心態(tài)呢?經深入調查研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知識面窄、閱歷淺,加之平時對周邊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缺乏理性思考,同時文章布局能力較低。本文就如何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做探討。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快樂作文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63-01
一、快樂作文的含義
本文中所說的“快樂”,指的是小學生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內心想法等在愉快的情緒中使用恰當?shù)奈淖诌M行表達,這種“快樂”是學生對于學習和寫作的真誠感受。快樂作文可分為素材的收集、寫作過程、評改和交流、作文修改及最后的整理謄抄5部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控制,通過對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的控制,使學生在完成習作的過程中感受到愉悅,同時也將教師從繁重的批改工作中解放出來。
二、實施快樂作文教學策略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對寫作的重點進行簡短而準確的指導,指導時間不宜超過十分鐘,讓學生擁有更多時間進行創(chuàng)作,真正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
2.全體參與原則
教師要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地參與活動、進行創(chuàng)作。不管是寫作指導、快樂作文還是習作的評獎,都需讓每個同學都參與進來,通過全體學生的參與實現(xiàn)教學目標。
3.民主性原則
教師需尊重學生,不管是學生的構思還是想象都是他們的自由。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時應使用平等的態(tài)度進行對話,幫助學生學會寫作、欣賞佳作以及評改,以提升其寫作水平。
4.實踐性原則
教師應從寫作的主題和要求出發(fā),營造出相關的情境幫助寫作,盡量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將生活體驗或經歷恰當?shù)乇磉_出來,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5.激勵原則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對學生的情感予以關懷,學生不同方面的表現(xiàn)只要是合理的、正確的,就要用不同的角度來予以肯定和鼓勵,積極地評價他們的學習方法、思維方式、表達能力及評改的態(tài)度等,激發(fā)學生在寫作方面的熱情和自信,感受到創(chuàng)作帶來的快樂體驗。
三、快樂作文教學策略
1.教師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思路
負責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教師首先要對作文寫作的重要性有足夠的認識,教學時要使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思路,認識到在作文寫作中處于主體地位的是學生,讓學生真正主動地進行寫作。在學生開始寫作前,教師需將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起來。教師只有改變了自身對寫作的思想認識,才能讓學生真正領會到寫作的快樂。
2.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對社會及身邊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心,這種時期寫作訓練也較容易開展。教師要善于將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出來。提升寫作興趣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多媒體教學法就是就是最常使用的方法,教師可通過多媒體來將制作出來的課件播放出來,這種動態(tài)性的畫面可有效拓展學生思維,使學生更容易融入情景的描寫中去,同時這些課件還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3.積累閱讀材料
學生想要保證作文的質量,平時的素材積累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保證積累素材的數(shù)量,才能在有限的時間中完成優(yōu)秀文章的創(chuàng)作。之所以很多學生的作文空洞乏味,就是因為缺少素材作為支撐。有的學生的作文層次雜亂、沒有主次之分,也是因為素材不加挑選使用得太多。由此可見在作文寫作中,素材的積累是多么的重要。在積累作文素材的過程中,首先要熟讀課文,將課文中可以利用的素材充分收集并利用起來。小學課本中每一篇課文,都是專家精挑細選的,與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合,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們的情感認識。學生在課文朗誦和學習的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好詞好句并且將其積累下來,最好能夠反復熟讀到可以背誦為止,將自己的作文素材庫進一步擴充。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要善于觀察,因為最好的素材庫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去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關注社會的熱點問題并且做出客觀而合理的評價,想清楚自身的立場和定位。只要學生能夠認真地思考生活中的現(xiàn)象和問題,在有疑問的時候及時咨詢老師,其觀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必然會得到提升。課外閱讀是最主要的豐富寫作語言的方法,可以通過好詞佳句的摘抄、背誦等方式來積累材料,還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式來對自身語言進行豐富。教師可以給學生列出推薦書單,有學生按照自身的喜好進行挑選閱讀,書讀得多了自然也就能更加流暢地寫作,而且學生只有將素材積累得足夠豐富,才能保證在寫作的時候擁有快樂的心情,不至于出現(xiàn)詞不達意的現(xiàn)象。
4.進行快樂作文的相關訓練
在進行寫作訓練的時候,首先要注意氛圍的營造,教師要打造一個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學生置身其中的時候才能有更高的興趣進行寫作。教師在開始上課時就可以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學生深刻地了解到寫作的背景,然后開始寫作過程。在此期間課堂需要保持安靜,每個學生都可以在這種安靜的環(huán)境里擴展思維、展開想象。學生在完成寫作以后需要進行點評。首先由學生將自己的作文讀出來,然后講講自身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候的思路,并進行綜合性的評價,然后教師要就這篇作文中的精彩之處和不足的地方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讓學生產生客觀而清晰的認識,也可以安排別的學生進行點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糾正學生點評中不恰當?shù)牡胤?,引導學生們一起將這篇作文中的好詞好句找出來,針對不足之處要委婉提出并讓學生改進。在學生修改作文的時候,教師一定要認真給予學生充分的幫助,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從而更好地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在快樂寫作的過程中提高作文水平。
總之,不拘一格的多類型作文,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習作積極性,真正達到新課程提出“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盧光才.小學高年級快樂作文的教學[J].華章,2011(20)
[2]朱美玲.小學高年級快樂作文的教學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2016(13):94-95
[3]王秀明.淺析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J].讀寫算,2012(94)
[4]謝穎瑩.小學高年級快樂作文教學法探究[J].教書育人,2013(35):69
[5]李小平.小學高年級快樂作文的教學研究[J].語文學刊,2016(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