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守滿
摘 要:要保證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安全,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就必須有效實現(xiàn)對農作物病蟲綠色的防控,其是以綠色植保理念建設現(xiàn)代植保體系。近年來,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為農業(yè)的轉型升級提供了積極作用。因此,本文對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的幾種主推技術,即生態(tài)防控技術、生物防治技術和理化誘空技術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主推技術;應用策略
綠色防控技術是以調控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前提,通過對綠色植保技術的使用實現(xiàn)防控目的,其不僅能夠有效預防常見的農業(yè)病蟲災害,還具有安全、經濟、有效的作用。同時,綠色防控能夠有效控制農藥的用量,在保證農作物健康安全的同時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一、生態(tài)防控技術
1.防蟲網
其是以人工構筑,通過栽培網有效隔離害蟲。將防蟲網覆蓋到菜園,能夠避免害蟲對瓜果的危害,并能避免出現(xiàn)病毒通過害蟲傳播的情況。同時,防蟲網還具有抗強風暴雨、防霜凍,以及調節(jié)溫度和濕度的作用,是抗擊昆蟲的主要措施。實踐證明,罩網具有顯著的防蔬菜害蟲的作用,并具有預防蟲傳病毒的作用,并能有效降低蔬菜噴藥的次數(shù),絕大程度保護的蔬菜的安全。
2.同穴栽培
同穴栽培不同于防蟲去病的栽培方式,但其間作、原理和套種具有很高的相似度。比如同穴栽培茼蒿和茄子,能夠對枯萎病產生很好的預防作用。其采用的方法是將5-8粒茼蒿栽種到茄苗旁邊,當茼蒿長至23cm左右可進行收割,而茄苗可以繼續(xù)生長。
3.合理輪作
該技術對于降低作物病蟲害有很好的作用。在實際過程中,輪作的模式沒有具體統(tǒng)一,可以根據(jù)各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合理輪作適用的有幾種,第一是蔬菜作物之間;第二是菜蔬與糧食之間;第三是糧食與作物之間。
4.換土改造
換土改造較適用于栽培一些投資大、余地小,而收益較高的蔬菜保護地,比如日光溫室,其在不斷增加土栽培年頭的同時,土傳病害和土壤鹽漬化會隨之增加,對蔬菜的產量和品質產生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將老土通過換土的方式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其具體程序是將表土耕層鏟除,重新?lián)Q上一些較為肥沃且無毒的田土或者山皮土。
5.嫁接
瓜類蔬菜最常用的防疫病技術是嫁接。通常,瓜類蔬菜在生產中最容易出現(xiàn)土傳病害,比如瓜類枯萎病,其在種植后的發(fā)病率高達30%,嚴重的時候可以高達80%,而黃瓜和西瓜這類產品更有可能出現(xiàn)絕產的情況。要有效防止枯萎病,可以通過嫁接來實現(xiàn)。嫁接的接穗主要是以黃瓜和西瓜為主,砧木為冬瓜和南瓜等,通過其免疫和砧木高抗的特質,實現(xiàn)防病的作用。另外,砧木還具有較強的吸肥能力和耐寒能力,能夠有效增產并降低用肥。
二、生物防蟲技術
1.以蟲治蟲
首先,煙青蟲、棉鈴蟲和菜青蟲可以通過赤眼蜂來防治,其能對甘蔗螟蟲和玉米螟產生有效的作用,在玉米螟蟲的防治效果在68%-85%左右,甘蔗螟蟲的防治效果高達80%-100%。其次,溫室白粉虱可以通過麗蚜小蜂來實現(xiàn)。然后是棉蚜和桃蚜,要對其進行防治可以使用煙蚜蟲。
2.抗生素治蟲
使用10%瀏陽毒素乳油具有較強的紅蜘蛛觸殺作用,其殘效期為七天。要對茄果類葉螨有效防治,可以使用1.8%蟲螨克乳油,通過6ml-10ml稀釋6000倍可用667平方米,其防治效果高達95%以上。
3.抗生素治病
抗生素不僅具有顯著的治蟲功能,還能在治病上產生有效作用。比如防治西瓜和黃瓜的枯萎病,其可以使用2%農抗120的150倍液罐來實現(xiàn)。要對蔬菜細菌性病害加以防治,比如番茄、辣椒、甜椒和黃瓜等,可以使用農用新植霉素和鏈霉素,將其稀釋4500-5000倍液后直接噴霧,能產生很好的效果。
三、理化誘空技術
1.昆蟲性信息素的利用
昆蟲性信息素防治害蟲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第一是使用簡單;第二是無污染;第三是成本低;第四是無毒;第五是無污染等。害蟲的測報、誘殺都能通過性誘劑產生有效作用,目前的昆蟲性誘劑已經受到國內的高度關注。
2.趨光性誘殺
實踐證明,昆蟲對光有一定的趨向性,其中光波趨性最將的是365nm波長,而黑光燈光譜中365nm的波長所產生的引誘效果超過日光燈。藍光燈與紅光燈比較,前者對害蟲的引誘效果更前。
3.色彩誘殺
橙色和黃色能對蚜蟲產生很強的趨性,其可以通過誘捕黃板來進行誘殺,有效避免蚜傳病毒病。同時,要對蚜蟲進行忌避,可以在大棚作物覆蓋和圍邊材料上通過銀灰色反光塑料薄膜。另外,藍色能對棕黃薊馬產生較強的趨向性,將藍色誘殺懸掛到作物助株行間,能夠產生很好的防治效果。
四、科學用藥技術
1.農藥的合理使用
農藥的品種和劑型必須合理選擇,盡量避免對非靶標生物的危害。同時,施藥方法應當適宜,在產生防治效果的同時,降低農藥產生的飄移污染?;煊棉r藥和輪換也需要合理斟酌,盡量控制用藥次數(shù),避免產生有害生物的抗藥性。
2.農藥污染的控制
農藥安全的使用標準一定要嚴格遵守,特別是農藥殘留標準和農作物的安全間隔期。同時,植物的方針應當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盡量的利用生物防治和抗病蟲品種的綜合功效,控制農藥的用量。另外,積極研制并推廣生物農藥,保證人畜的安全。環(huán)境的自凈能力也要充分發(fā)揮出來,農藥在進入到環(huán)境中能夠快速降解,避免出現(xiàn)大量殘留。最后需要考慮到不同農藥對不同作物產生的吸收能力,合理進行去污處理和避毒措施,保證人體的食用安全。
五、結語
總而言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在我國已經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其還需要在應用和研究開發(fā)上面進一步優(yōu)化,比如控制的速度和效果方面,還落后于化學農藥。所以,為了有效保證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還需要加大技術研究,實現(xiàn)綠色防控技術的最大化作用。
參考文獻:
[1]柴俊霞,趙宗林,丁征宇,張莉.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在洛陽市農業(yè)生產上的應用[J]. 中國農技推廣,2015,0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