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美云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能力,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因此,我們應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采取靈活的形式,鼓勵學生在各種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 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085-02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而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應當培養(yǎng)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笨梢娍谡Z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已是刻不容緩,勢在必行。因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以激發(fā)學生主動、積極的交往情緒為基礎,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為手段,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為目標,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呢?下面談談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做法:
一、復述多樣,提高能力
復述是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將課文內(nèi)容有條理、有重點地表述出來的一種教學形式,也是進行口語訓練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方法。其內(nèi)容和形式是多種多樣,可復述段落,可復述片斷,也可復述全文;可詳細復述,可概括復述,也可創(chuàng)造性復述;還可以利用形象的圖畫,直觀的板書,有聲的語言等等。
例如《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在學習邱少云嚴守潛伏紀律、壯烈犧牲這一部分時,可要求學生對這一片斷進行有感情的詳細復述,并用上"為了......為了......為了......""一息""一寸""一聲"、"紋絲不動"等詞語和句式。這樣,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課文內(nèi)容,加深理解邱少云嚴守紀律這一高尚品質(zhì)的內(nèi)涵,使他們較好地掌握詞匯,更好地發(fā)展自己的語言。這樣的復述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積累語言,而且能夠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他們不僅有話可說,而且敢說,從而培養(yǎng)他們正確、熟練地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二、利用教學,培養(yǎng)習慣
“習慣”是一種非智力因素,已被大多數(shù)的教育界人士重視。實踐表明,在某些條件下,它比智力因素更為重要,因此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發(fā)展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增長知識、發(fā)展智力,最終形成良好的語言素養(yǎng)。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傾聽習慣的主渠道。
在聽話過程中讓學生做到耐心、謙遜、認真、彬彬有禮,還應該集中注意力、排除一切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從而能夠喚起所有關于當前話題的知識,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和姿勢,不東張西望,要直視說話人的眼睛,能根據(jù)說話人的語言、表情、手勢等揣摩對方的觀點和意圖,不能隨意打斷說話人的語言,聽話中產(chǎn)生的疑問要待說話人一階段發(fā)言結束后再進行詢問,以免打斷說話人的思路。在傾聽的同時作適當?shù)挠涗?,以便有條不紊的進行評價,有理有據(jù)地交流……教給學生這些規(guī)矩之后,課堂教學中在師與生、生與生交流時,以學生相互監(jiān)督為主,教師督查為輔,學生自覺地將這些習慣“內(nèi)化”為自己的行為,這就使得他們不但會說話會聽話,而且有文明有禮貌。除此之外,還要做好階段總結,對做得好的學生進行獎勵,對做得不好的同學幫助其找原因,鼓勵其改正。通過長期的訓練,反復矯正,做的不好的同學也能有所改進,實踐證明,學生養(yǎng)成傾聽的好習慣并不是一件難事。
三、延伸閱讀,積累詞匯
課堂教學不可能把口語交際變成簡單的公式或提綱,只是展現(xiàn)其一些特點。學校活動只是提供訓練機會,而更多是他們離開學校后可能面對社會的語言和環(huán)境之間關系的。 把口語交際延伸到課外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不是一個短期行為,它具有長效性。短短的45分鐘只為學生交際提供一個平臺,生活才是交際的大舞臺。因此,鼓勵學生與家長、朋友、社會上的人進行互動,進行交際,在生活中與人交往。根據(jù)不同的場合的需要,恰當機敏地進行口語交際,如禮貌用語、日常用語、日常會話、打電話、問路、購物等,讓孩子在實踐中去領會自己的語言是否得體,使用的語言是否與交談的情景相協(xié)調(diào),是否可以為大多數(shù)人接受,什么時候該說,什么時候不該說,對誰說,怎樣說。
四、注重評價,鼓勵表達
適當?shù)馁潛P和鼓勵學生是培養(yǎng)學生有膽識,有自信,有進取心的有效良藥,課堂教學評價更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和閃光點,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潛力,教師應教會學生在自己“自由表達”的同時,讓他人也有“自由表達”的同等機會,學會傾聽和欣賞他人的表達,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形成教師評學生、學生評學生、學生自己評的局面,這樣一來,學生不但能認真聽別人表達,而且還當起“小小評論家”,也敢于自由表達,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相互借鑒,取長補短,自由表達的積極性提高了,成功的快樂體驗到了,尊嚴保住了,自信心增強了,口語交際質(zhì)量也就提高了。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陶行知先生說“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學生學”,我們應在課堂教學中教給學生點石成金的指頭,而不是一堆金子,而是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興趣,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高娜娜.給孩子一個金話筒——淺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3)
[2]劉秋奕.給孩子一個金話筒——淺談農(nóng)村小學學困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上,下旬,2014
[3]吳珍華.淺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雪蓮,2015(21):48
[4]陸小平.邵彩仙,淺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教學策略[J].《新課程:小學版》,2008(2)
[5]楊紅芬.淺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