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介入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接受介入治療的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44例,對照組43例。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與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針對性護理干預。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止血時間、住院時間等手術一般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手術時間分別為(44.1±2.2)min、(58.8±3.5)min;術中止血時間分別為(6.1±0.8)min、(9.5±0.6)min;住院時間分別為(11.1±1.7)min、(16.6±2.0)min。觀察組治愈率為100.0%,對照組治愈率為74.4%(32/43),觀察組治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不良反應情況對比無差異(P>0.05)。結論 護理干預對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介入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介入治療;應用效果
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病情不易控制,一旦處理不及時或不當可造成患者死亡[1]。研究表明,在實施介于治療后,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治愈效果[2]。以下為相關資料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接受介入治療的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年齡23~38歲,平均(28.1±1.9)歲,隨機分成觀察組44例,對照組43例。兩組患者年齡、出血量、先期治療手段等一般資料對比未見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比性較高。
1.2方法
1.2.1治療方式 兩組患者均接受抗休克、股動脈穿刺等常規(guī)治療,之后均接受子宮動脈栓塞術止血治療。
1.2.2護理方式 所有患者均接受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術前護理,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語氣柔和;介紹介入治療的基本流程,其與傳統(tǒng)手術相較優(yōu)勢;特別強調新型介入手術的安全性、對預后生活質量的影響??;幫助其克服不安焦慮心理,樹立抗病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做好術前準備工作。②術中護理,協(xié)助手術室護理人員幫助患者擺好體位,取平臥位,對較煩躁患者需進行適當固定處理;術中保障患者呼吸暢通,密切關注體征變化;異常情況出現(xiàn),報告醫(yī)生及時處理。③術后護理,做好基礎護理,轉到病房后,每隔1 h巡視1次,留意是否有異常情況出現(xiàn);觀測患者每日陰道出血是否仍存在,有出血,則進行測量,防止發(fā)生栓塞事件;穿刺肢體護理工作要做好,患者為平臥位,每日相同時間段對患者下肢動脈搏動進行測量,有栓塞則立即上報;針對術后患者不同疼痛情況,進行針對性疼痛護理,不嚴重者,轉移其注意力,嚴重者實施藥物注射,向患者解釋疼痛出現(xiàn)的原因,降低其恐慌情緒;給予適當營養(yǎng)指導,保持營養(yǎng)均衡;出院時,對患者進行出院健康教育。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手術一般情況、臨床效果、不良反應情況。臨床效果評價標準:治愈:患者生命體征正常,無出血現(xiàn)象或已消失,無不良反應或已消失;未愈:生命體征正常,但出血現(xiàn)象或不良反應仍存在。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計數(shù)、計量資料行χ2/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一般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止血時間、住院時間等手術一般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手術時間分別為(44.1±2.2)min、(58.8±3.5)min;術中止血時間分別為(6.1±0.8)min、(9.5±0.6)min;住院時間分別為(11.1±1.7)min、(16.6±2.0)min。
2.2兩組患者治愈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為100.0%,此時統(tǒng)計對照組患者治愈率為74.4%(32/43),觀察組治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 兩組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不良反應情況對比無差異(P>0.05)。
3 討論
一般性產(chǎn)后出血只需進行常規(guī)保守治療就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但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不易控制,病情發(fā)展較快,不及時有效的處理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4]。以往常采用子宮切除術來應對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此種方式對患者的身心影響較大,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尋找一種行之有效且對患者身心影響較小的處置方式至關重要[5]。介入療法已被引入到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治療中,減輕患者生理痛苦的同時利于提升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已得到臨床廣泛認可[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手術各項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治愈率高于對照組,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情況。充分說明在對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患者進行介入治療時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治愈效果,且安全性較高[7]。在進行本次研究時,充分體會到護理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除了嚴格執(zhí)行手術流程外,整個治療過程中夯實護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貫穿整個治療過程,特別是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特別重要,因此建議今后介入治療時夯實基礎護理,重視心理護理[8]。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對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介入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瑩菁,鐘慧紅,林平,等.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療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0):48-49.
[2]陳辛華.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介入治療的護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10):75-77.
[3]周偉偉,路科清,柳葉,等.護理干預在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性科學,2014,23(3):36-37.
[4] 王芹,陸瑞,徐發(fā)林,等.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療的護理[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1):549-550.
[5]賀書陶.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診治的臨床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4(21):530-531.
[6]李群英.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療的護理效果[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4(12):282-283.
[7]韋秋梅.欣母沛治療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的臨床護理觀察[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4(4):170-171.
[8]王新春.護理干預在難治性產(chǎn)后出血介入治療后的有效性[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0):2662-2664.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