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春玲
【摘 要】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應體現(xiàn)有趣、有用、有效的特征。在素質(zhì)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顯得非常重要。文章旨在探討“有趣”“有用”“有效”的課堂教學,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效率 有趣 有用 有效
新教材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也給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也在改變。那么應如何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去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課堂教學的目標要明確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評價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jù),是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后根據(jù)課程標準和教材內(nèi)容,為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技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而制定的學生應該達到而且能夠達到的標準。因此,教學目標的確立是教學設計的重中之重。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廣泛采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易于學生參與的任務型教學活動。例如,在教學PEP四年級上冊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 ? 的教學內(nèi)容時,我設計了“Menu”學生到“餐館用餐” 的活動,讓學生練習食物的單詞rice , fish , beef , soup , noodles , vegetable , juice , bread , milk , chicken , hot dog , hamburger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 Can I have some noodles , please ? Sure . Here you are. 這一教學活動的目標就很明確,學生表述食品和要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這樣的教學活動是有效的教學活動。又如在教“My family” 這一單元時,我讓學生把自己家的照片拍下來,針對照片提問:How many rooms are there in your house ? Whats in your bedroom ? Is there a computer in your bedroom ? 這種與學生生活相溝通的問題設計使教學目標更明確,學生由此感到學習不再枯燥無味,而是樂在其中的一項活動,學生真正到感受到語言交流的樂趣。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與成功是一對twins。經(jīng)常性的成功體驗可使人永不滿足而求索不止。這對英語教學有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善于把教學內(nèi)容以小組競賽的形式展開教學活動,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同時也加強了團隊合作的精神,盡可能讓全班的每一位學生都有為本組增光添彩的信心,樹立自信心,共享成就感。
(一)開展游戲、競賽等活動
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不但是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更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英語的魅力,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磨礪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學生的情操,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根據(jù)這一理念,我會在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游戲來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Magic eyes ,單詞接龍,角色扮演,猜一猜,秀一秀,畫一畫等。例如,在教學cry , run , jump , dance , sing 等詞時,我會做“秀一秀”游戲,教師說出一個單詞,學生做出這個動作。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會很清楚就記住這個單詞,并且印象非常深。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會讓他們做“單詞接龍”游戲,從每一組找一個學生到黑板前,教師說出一個字母,讓學生寫出以這個字母開頭的單詞,寫出的單詞越多越好,組里的其他同學可接替他寫出更多的單詞。寫出單詞最多的組獲勝。課堂游戲既有趣,又緊張,既能吸引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學生在玩玩、猜猜中鞏固知識,發(fā)展能力。
小學生也是最具有進取心和榮譽感的,尤其在市場經(jīng)濟競爭的影響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更加強烈。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例如我們可以將日常口頭操練用語變化成競賽用語。問答可以用“搶答”的方式進行;教學單詞時,可以來一個“單詞大王”的拼寫競賽,以及書寫比賽、猜謎比賽、演講比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還可以實行積分制,對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或者小組給予獎勵。課堂上能引進適當?shù)母傎?,學生很自然會樂于參與,樂于爭先進,樂于學習,這就調(diào)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二)轉移課堂,創(chuàng)設真實有效的情境
我們知道,學習一種語言要有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因此,為了讓學生有興趣,能夠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我們可以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景,為學生學習知識提供一個真實的環(huán)境,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的學上,使學生積極地、高質(zhì)量地參與學習。比如我們在A部分教學的時候,就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或者適當作一些改編,把課文中的重難點融合到情境中,這比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一味地講解要有效得多。同樣,我們也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和學生掌握知識的需求,讓英語課走出教室,可以在操場,也可以在大樹底下,把學生耳熟能詳?shù)纳顖鼍叭谌胗⒄Z教學中,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第二課堂”。教師在教授一些體育課上的基本口令時,可以把操場作為“第二課堂”,和學生上一節(jié)別開生面的體育課,學生學得高興,學得帶勁,同時讓以前不喜歡英語的同學也對英語學習有了很大的興趣。
三、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優(yōu)化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能力來做選擇。教學活動要考慮學生水平的層次性,學生的參與程度,教師所要達到的教學效果等等。備課時教師不僅通觀小學教材,還要與初中教材接軌。這樣既能瞻前又能顧后,確立好每個年級、每個班、每一課、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重難點。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關鍵在于運用。為了提高學生口語表達交際運用能力,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以鞏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顒拥膬?nèi)容有學唱英語歌,講短小有趣的故事,唱韻律詩,做游戲,分角色表演,分組競賽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掌握英語知識。
例如學生學了動物的名稱后,引導學生共同編兒歌:Lion lion 是獅子,Monkey monkey 小猴子,Panda panda 大熊貓,Tiger tiger 大老虎,Wolf wolf 大灰狼,Bear bear 大狗熊,F(xiàn)ox fox 老狐貍,Elephant elephant 是大象。讓一個學生領讀,其他學生跟讀,朗朗上口,學生易記。在學了表示職業(yè)的單詞時,又編兒歌:Worker worker是工人,工人上班在工廠;Farmer farmer 是農(nóng)民,農(nóng)民種地在農(nóng)村;Driver driver 是司機,司機開車笛笛笛; Doctor doctor 是醫(yī)生,醫(yī)生治病又救人;Teacher teacher 是老師,老師對我們親又親。還可以編成口訣,表述一些基本單詞和詞句。如:1.來是come ,去是go ,二人見面How are you ?2.我是I,你是you ,兩人分手說good—bye .3. father 是爸,mother 是媽,go home 是回家。4.Stand up 是起立, Sit down是坐下, have a cup of tea 喝杯茶。5. Sister 是姐妹,brother 是兄弟。我還把比較難理解記憶的內(nèi)容編成易于被學生接受的游戲,在游戲玩樂中給學生傳授知識,既把理解課文的難度降到最低,又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diào)動到最高程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并不復雜:一方面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信賴。教師熱愛學生,主要是受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觀點、職業(yè)道德和事業(yè)心的支配,富有理智特征。而學生的尊師,則是對教師愛生的回報,往往根據(jù)個人的主觀判斷和情緒體驗來決定,更富有情緒色彩。因為尊敬和信賴,學生更多地表現(xiàn)出主動參與的熱情。因此教師和藹的態(tài)度、親切有神的目光、真誠的信任和鼓勵,是學生樂學的動力。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學生?!?/p>
作為教師,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喜歡。喜歡上你的課,喜歡你所教的這門學科,甚至喜歡你本人的聲音、笑容等等。這就要求教師平時多接觸學生,多關心、了解學生,抓住學生點滴進步適時給予獎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如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多使用good,great,wonderful,You are great/clever等贊揚性語言恭賀學生;用It doesnt matter . Im not sure ...等鼓勵性語言安慰學生。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要讓學生信服,認為教師是公正無私的。只有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做學生的朋友。教師幽默風趣的舉止,笑容可掬的教態(tài)是活躍課堂氣氛的一劑興奮劑。師生關系和諧融洽了,教師就有了親和力,師生間便有了某種默契,教師也就能夠讓學生信賴,并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從而不知不覺就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小學英語的有效性教學,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施有效教學是達成小學英語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途徑。我們要通過有趣、有用、有效的教學活動來達成教學目標,有效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安鳳歧,梁承鋒.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