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越+曹望虹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校園文化建設;策略
一、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用戶友好調查情況
本次問卷調查主要是在圖書館各閱覽室、自習室和學生課堂發(fā)放,完成后直接回收。共發(fā)放調查問卷306份,回收306份,其中有效問卷306份,回收率100%。本次調查的對象有教師、研究生(博士生和碩士生)、本科生,學科涉及學校的臨床醫(yī)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藥理毒理、法學、公共管理等專業(yè),其中男生140人,占46%,女生166人,占54%,男女比例基本趨于均衡,因此,調查樣本具有覆蓋面廣、代表性強的特點,為我們的調查奠定了公平、公正、合理的前提條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調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您對哪種類型的校園文化活動更感興趣
調查結果表明,在圖書館各類校園文化活動中,有67%的學生喜歡參加實踐類活動,63%的學生喜歡參加藝術類活動,57%的學生喜歡參加學術類活動,47%的學生喜歡參加競技類活動,還有0.08%的學生喜歡參加其他類型的活動??梢姰敶髮W生更加注重實踐能力和藝術細胞的培養(yǎng),在發(fā)展日新月異,主張讓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今天,因其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強調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校各項活動中去,從而鍛煉自身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特點,實踐類活動和藝術類活動毋庸置疑的贏得學生的青睞。因此,圖書館應加強相關類型地活動,打造新形式、新戰(zhàn)略、新理念的校園文化生活活動,營造朝氣蓬勃的校園文化生活。
(二)您認為圖書館應該怎樣才能更加有效地宣傳校史展覽館
調查結果顯示,有74%的學生建議修建文化走廊,57%的學生建議組織參觀校史展覽館,究其原因是校史展覽館是學校的文化象征、精神體現,歷史根基,修建文化走廊、組織學生參觀校史展覽館不僅豐富館藏資源、美化環(huán)境還可以讓學生多角度的領略學校風采,更真切的融入校園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說明,對校史展覽館的建設應該從長遠、持久的角度來看待。除此之外, 52%的學生建議播放宣傳視頻,36%的學生建議發(fā)放宣傳資料,36%的學生建議組織知識競賽比賽,從側面體現出讓學生到校史館身臨其境地體會學校的文化內涵比機械地灌輸更具有有效性。
(三)您經常來圖書館看書嗎
在調查來圖書館看書的頻率上,有33%的學生大約每周7次或者每周5~7次到館,有27%的學生大約每周2~4次到館,另有0.08%的學生大約每周少于1次到館。因為調查時間是臨近學生考研、期末考試,因此學生到圖書館學習的頻率很高,另外,醫(yī)學院校的學生課業(yè)負擔比較重,學習時間相對緊張,渴望更高效的學習效率,因此,來圖書館看書、學習的學生相對其他院校較多,這就更加突出了圖書館在學校與學生之間的紐帶作用,也從側面說明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您經常借閱哪類圖書
讀者最喜歡借閱的圖書,以文學類比例最高,占到56%,這部分讀者更加追求精神層面的提升,注重人文素養(yǎng)的熏陶,不僅注重醫(yī)學方面的知識,更渴望通過文學類讀物增加氣質內涵。其次是專業(yè)類,有48%。這部分讀者正處于在學習專業(yè)的核心階段,專業(yè)課在整個學習中占據主導地位,因此希望通過借閱相關專業(yè)的圖書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再次為語言類,占12%,藝術類占11%,而選擇理工類的讀者占0.06%。
(五)您覺得我校圖書館參與建設校園活動應該更加注重哪些方面
參加調查的讀者中,有64%的讀者選擇活動的實用性,說明讀者更加看重活動與自身能力提高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更喜歡通過參加活動,得到實際意義的能力的提升。有41%的讀者選擇活動的創(chuàng)新性,主要原因是當代社會瞬息萬變的特點決定的,讀者要求更富有趣味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這就指導圖書館在參與建設校園活動中要進行新的思考,做到與時俱進,打破固有思維模式,轉變思維方式,提出合理構思,并付諸實踐。除此之外,有40%的學生選擇學生實踐,37%的學生選擇活動的內容與形式,23%、16%和0.3%的學生選擇學術氛圍、活動的宣傳和其他,圖書館也應該多在此方向開展有意義的校園活動。
二、高校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
通過對上述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調查情況的分析,高校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應加強物質文化建設并改善服務文化、制度文化建設。
(一)以環(huán)境、館藏為載體的物質文化建設
環(huán)境文化,營造細微文化氛圍。圖書館環(huán)境是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是構建適應素質教育的前提條件。豐富館藏,營造濃郁的書香校園。館藏資源是圖書館校園文化建設的物質保障,影響著校園文化的整體發(fā)展態(tài)勢和水平,館藏要適應高校學科發(fā)展和專業(yè)調整,參與到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的實踐中去。
(二)圖書館校園文化活動中“以人為本”的服務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
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強化圖書館的教育職能,開拓創(chuàng)新圖書館服務功能,加強制度文化建設,提高圖書館文化活動的層次,提高工作人員的自身修養(yǎng)。
1.加強對圖書館校園文化活動的管理指導,發(fā)揮好活動載體的主導性和主體性作用。
2.擴大對圖書館校園文化活動的宣傳渠道。每年定期舉辦的讀書節(jié)和“相約圖書館”活動的宣傳應加強力度,在組織和策劃活動中有關教師和相關管理員加入到宣傳行列中。
3.創(chuàng)新圖書館校園文化活動的形式,設立常態(tài)化的閱讀推廣方式。
4.提升圖書管理員素質。圖書館校園文化不能游離于圖書館員之外,他們的服務態(tài)度、服務質量決定了讀者對圖書館的利用率和活動開展的實效性。
三、結語
高校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應加強圖書館環(huán)境文化建設,打造標志性的圖書館建筑,深度挖掘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開展讀者服務,豐富圖書館精神文化建設,做好校史文物征集整理、圖書館館史的編纂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指導,組織和參與各種形式的課外文化活動,通過多種途徑提升館員素質,重視圖書館品牌文化建設,從而使高校圖書館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中,履行職責、發(fā)揮作用,成為名副其實的一支主力軍和生力軍?!?/p>
(編輯/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