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萌萌
【摘要】生活既是高中化學知識的來源,又是化學知識實踐運用的重要基地,目前的高中化學是與生活相隔離的,注重傳授忽視運用,注重講授忽視學生學習,使知識的學習機械化。本文在分析生活化教學內(nèi)涵的基礎上,探究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運用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 生活化教學 策略探析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145-02
生活化教學是指采用生活化的情景、案例等進行課堂教學,其目的在于將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融入進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事物中,使學生感受到學科的實用性,并幫助學生更有效的理解和記憶。目前,生活化教學法已經(jīng)被廣泛運用于高中化學教學中,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更多的問題。因此,教師需要對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方法進行研究與討論,完善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方法?;诖耍疚脑诖酸槍Ω咧谢瘜W生活化教學方法進行初探,以期能夠為有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zhì)量,并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在的高中教師當中還存在著很大一部分的人對學科知識過分的強調(diào),尤其體現(xiàn)在對其完整性及嚴密性的重視上,而和化學聯(lián)系的生活問題也只是在不得不提的情況下教師才會將其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這樣與生活相脫節(jié)的化學教學必然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及作用產(chǎn)生懷疑,也沒有辦法激發(fā)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現(xiàn)在絕大部分的高中化學教師仍舊是以講為主的教學方式,這點在老教師當中是最為明顯的,但是實際上化學教學要與實驗器材、生活場景等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才能發(fā)揮效果,再加上課本當中所要求的大部分實驗都是教師動手進行的,學生壓根就沒有動手的機會。這種教學方式對新課改所要求的課堂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是不相匹配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都是遵循著教師的設計開展學習的,學習過程是被動的,這與新課改的要求和理念是相悖的。
二、高中化學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學生在學校的學習階段正是人生成長的黃金時期,此時對周圍事物充滿著好奇心,以及探索精神。化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常見的有我們的化妝護膚品,家中的洗浴用品,廚房的鹽油醋,農(nóng)用的肥料等。就化學這門學科體系的結(jié)構(gòu)而言,就可以從多方面進行探討研究,由此,順便普及一些生活中隨時可能遇見的化學反應常識,方便在遇到類似問題時可以輕松應對。這樣一來,學生可以較為輕松地掌握知識,在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下不斷培養(yǎng)出強烈的學習興趣。
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高中化學的教授要想具有生活化的特色與狀態(tài),首先要求講解者熟悉生活中存在的化學現(xiàn)象和相關訊息,自覺從生活當中去選擇素材,要對生活當中的素材做到有效的把握。高中化學進行生活化教學,要模擬具有現(xiàn)實生活氣息的學習背景,要留心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回歸平時的生活習慣和狀態(tài)的同時,去關注所學的高中化學內(nèi)容,在本真的生活與生硬的化學知識之間搭建橋梁、建立聯(lián)系,把高中化學方面的技巧和理論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其探索科學的能力。
三、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1.多樣化引入生活中的相關資源
化學是從生活中抽象出來的,高中階段的很多化學知識都能夠在生活中找到原形,教師要通過充分分析教材內(nèi)容、分析學生,從生活中篩選出能夠促進學生全面思考化學問題。例如,在《化學能與熱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從中國的能源結(jié)構(gòu)出發(fā),了解中國化石燃料和水電能源消耗的結(jié)構(gòu)圖,了解到中國的主要能源消耗是煤,石油、天然氣也占據(jù)著一定的成分,學生根據(jù)嘗試都知道這些燃料燃燒都會產(chǎn)生熱量,但這些熱量從何而來,激發(fā)學生思考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在此基礎上,教師集合本國能源浪費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一個化學反應吸收熱量還是放出熱量是由什么決定的,學生經(jīng)過不斷的實驗了解到,取決于反應物的總能量和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接下來,教師順著學生的思維開始探索化學能與熱能相互轉(zhuǎn)化的過程,并進而思考化學能在生活中是如何應用的,怎樣提高燃料的利用率,降低污染。這個問題是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每一個學生都接觸或者思考過,教師將這個問題作為一個研究主題與整節(jié)課的內(nèi)容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學習。
2.營造真實化的教學情境
新課程背景下,反對教師中心的講授制教學法,要求將思考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話語權(quán)和交流權(quán),而引導學生思考的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問題情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問題情境都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不良的問題情境有時甚至會遭到學生的反感,從主觀上放棄了對新內(nèi)容的學習。那么,什么樣的教學情境是有效的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情境的真實性,是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真正會遇到的問題。例如,在《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入生活中的一個案例,臺灣一個女孩突然無緣無故的七孔流血暴斃,經(jīng)過驗尸界定女孩因砒霜中毒而死,砒霜從何而來?經(jīng)教授研究發(fā)現(xiàn),女孩不是源于他殺,也不是源于自殺,不是源于砒霜這種毒品,而是源于“它”殺。女孩在死亡前吃了大量的蝦,同時服用了vc,是這兩種物質(zhì)導致了死亡。這個情景是真實的情景,學生在生活中也聽到過很多案例,因為食物相克而出現(xiàn)的問題,這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了新知識的學習。
3.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
高中化學的學習不僅包括知識的接受和吸收過程,而且包括知識的鞏固過程,鞏固方式?jīng)Q定著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傳統(tǒng)的教學中采用的是試題的鞏固方式,教師結(jié)合內(nèi)容給學生試題練習,學生在機械的訓練中完成知識的鞏固,這樣的方式使得很多學生的知識學習是機械的,但是當遇到真實性的問題,學生仍然不能夠解決。生活教育提出,生活既是化學知識的來源,也是化學知識最終實踐和運用的基地,在教學中需要通過靈活性任務的組織,增加學生接觸生活的機會。
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可以聯(lián)系到化學,而化學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正好集合了這一特點,將身邊的生活資源與所學的化學知識結(jié)合起來,在生活中理解和掌握了化學知識,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了把化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的能力。對于教師就需要把高中化學教學與生活充分結(jié)合起來,把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應用化學知識的意識貫穿于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在生活化的學習氛圍中更好的學習化學知識,應用化學知識。
參考文獻:
[1]胡立佳.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下旬刊),2014(8):32 .
[2]彭華兵.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23):75-76.
[3]吳霞.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探究與實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18):167-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