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州市教育研究室 林彩紅
淺談如何激發(fā)小學中年段學生習作的興趣
文/高州市教育研究室 林彩紅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們都有這樣的感觸:三年級的語文這科難教,難在教寫作文;學生們也有這樣的感觸:從三年級開始,我就害怕寫作文了!面對這樣的教學怪端,我認為必須從教師的課堂教學開始轉(zhuǎn)變,從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開始,以下是我在教學中所走過的 “路”。
在低年級學生的心里,有才學又活潑的教師是他們的 “偶像”,教師們的一舉一動,學生們都會在不自覺中去模仿。所以,教師們在寫作上的范寫可以為學生們引路,從而誘發(fā)學生們的寫作欲望。
記得有一次,為了慶祝校慶,按要求以班為單位,每班選出一個文娛節(jié)目。為了讓孩子們都能參與到節(jié)目中,這一次,我安排了 “集體舞”,經(jīng)過每個孩子的努力,我們班的集體舞獲得了全校第一名。在孩子們十分快樂的心情中,我說: “孩子們,你們是最棒的!你們成功了,老師向你們祝賀!讓我們用掌聲為自己的成功喝彩吧!”從學生們持久不停的掌聲、合不攏嘴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們是多么的高興,于是我接著說: “是呀,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是你們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你們也想知道老師現(xiàn)在在想什么嗎?” “想!”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我接著說: “下課后,我回辦公室里得把我此刻的心情趕快記下來,現(xiàn)在說給你們聽聽吧,題目是:我為孩子們而喝彩?!比缓?,我把這次孩子們在排練時的小故事及我的感想,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形成了一篇小作文。其實,我的用意是:以老師的 “下水文”,去誘發(fā)學生們的寫作欲望;以老師的 “下水文”,讓學生們有這樣的動機:我也想像老師那樣,把我的心情寫出來。這樣,學生們不但在輕松的氛圍中擺脫了 “我要寫作文”,也能在教師的感染下變成了 “我也想寫作文”。
成功是人人所企盼的,渴望成功、獲得成功和體驗成功的快樂,是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最佳途徑之一。
1.書面形式的鼓勵評價
很多教師在批改學生的的作文時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評價,如 “語句欠通順、過程欠具體、層次不清、主題不明、語句欠精彩”等等,這樣含糊的評價久而久之會使學生變得麻木,更甚之會對作文產(chǎn)生恐懼。所以,我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鼓勵性的評價比較多。如對于程度較好的文章,我會這樣進行評價:“這段的景色描寫得太美了!”“老師為你的文章而喝彩!” “你筆下的××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 “這個詞用得好!” “這樣的開頭令人耳目一新!” “老師等待欣賞你下一次的習作!”又如對于程度較差的文章,我這樣評價:“文章的開頭寫得不錯,如果把××這部分的內(nèi)容再寫詳細些就更好了!” “如果你再仔細些觀察,老師認為你會把這部分寫得更精彩!”
2.口頭形式的鼓勵評價
口頭形式的鼓勵評價一般是在集體講評作文時進行的。如講評作文時,可大力表揚寫得好或有進步的學生,即使寫得不好的學生,也應該指出他們作文中的點滴進步,以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然后選擇一兩篇作為范文在班上講評,在指出優(yōu)點之后再指出具體不足之處。這樣,學生就容易接受。
常言道: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睂W生作文無素材,寫起作文時就不知道該寫些什么,其實這就等于愚婦無米,炊就更難了。怎樣才能讓學生有豐富的作文素材、有話可寫呢?這就得深入到實踐中去。如在教學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百花園 (二)中的 “筆下生輝”的習作前,我先讓學生們觀察家里養(yǎng)了什么小動物,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的事?然后把習作的內(nèi)容在實踐中呈現(xiàn)。這樣,學生們自然就有話可寫了。
為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習作比賽活動。如開展課前讀報活動,讓學生到講臺宣讀自己的優(yōu)秀習作,或是宣讀從作文選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斷等等,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表現(xiàn)的機會。為了表現(xiàn)自己,在課外時間他們就會趣味盎然地尋找或?qū)懗鲎约簼M意的習作。又如進行習作的評比張貼,文章勝出者便可張貼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報上,并頒發(fā)班級 “小作家”證書。再如進行 “故事會的比賽”,由作者把自己編寫的故事在班中進行演講等等。通過各種各樣的比賽,讓學生們迸發(fā)寫作的欲望。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