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崇鑫+陳玉華+任超
【摘 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傳統(tǒng)的教育體制要進行一定的改革,在新課標的推動之下,初中化學的教學模式也在發(fā)生著變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再只注重應試能力,而是開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題,本文通過分析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來提出一些有效的解決策略,以便初中化學教學能夠更加適應新課標的要求。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問題;解決策略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普及,廣大師生都開始嘗試著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素質,讓學生主動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存在的化學,積累生活常識,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積累經(jīng)驗,為國家建設貢獻出一份力量,但是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將對這些存在的問題加以論述,并提出一些解決辦法。
一、初中化學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教育的短期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科學文化知識,來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但是從長遠的目標來看,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為國家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此目標看來,我國現(xiàn)階段的初中化學教育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首先,教師在化學課堂上處于絕對支配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一些理論知識,而缺乏實踐,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十分吃力,對于這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很難在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這使得教學效率十分低下,而且,學生如果長時間接受純理論的抽象教學,就很難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在生活中面對一些問題的時候,依然手足無措,不會使用科學的手段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就與教育的目的相背離,長此以往,學生必然將會對化學產(chǎn)生厭惡情緒,沒有學習的動力,不懂得的知識就不去學,但是不學習就更加不懂,造成這樣一個惡性循環(huán)。這不僅會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還會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產(chǎn)生諸多困惑。
同時,教學在教學中教學水平有限。一是教學觀落后,雖然當前我們國家一直在提倡新課程的改革,老大娘上學生可以全方位發(fā)展。但是很多教師卻仍習慣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考試為目的開展學習。二是教師的知識能力有限。伴隨課程的不斷發(fā)展,教材也有所創(chuàng)新。一些教師無法快速適應新課程需求,知識更新慢。三是評價方式單一。很多學生的教學評價仍是以考試為主。但對于化學這一種基礎、實驗性都很強的復訓而言,考試并非唯一的評價方式。評價方式還應該包括學習的態(tài)度、實驗操用、問題探究能力等。
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及運用
為了能夠更好的將新課標中的教學理念貫徹和落實,也為了提高教師們的教學效率,本文針對以上提到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例如情景教學法、綜合實踐教學法、合作探究教學法等,通過這些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思維,讓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能夠大幅度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一節(jié)好的課堂需要一個好的導入,就像一首歌需要一個吸引人的前奏4一樣。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設計教案時,可以依據(jù)初中化學的教學總綱,并且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來設置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課程導入,譬如在講解水這一內(nèi)容的時候,可以準備一個魚缸并在里面放入一條金魚,設置一些諸如“魚為什么能在水里呼吸”“水里有什么金魚呼吸需要的物質”等問題,利用這些問題引發(fā)學生們的思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想到水中有氧氣這一結論,這樣就比枯燥的講解水中有氧氣要有趣得多,不僅使學生鍛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還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二)綜合實踐,啟發(fā)思維
化學是一門基于實踐的科目,學生只有肯動手、敢動手,才能真正地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收入囊中,并且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教師要轉變自己的傳統(tǒng)觀念,不能只是一味在課堂上采用滿堂灌的試苠教學,而是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綜合實踐,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可見,綜合實踐教學法在化學教學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究問題并解決問題,來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fā)。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完成一些危險性較小的的實驗,但一些化學物質還是存在著一些危險性,因此教師要在實驗之前給學生詳細交代實驗室里要注意的問題,再講一下實驗中所需的步驟以及目的,再帶領學生進行實驗,學生可以跟著教師的步驟操作。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進行詳細的講解,引導學生觀察實驗中化學物質以及顏色的變化,并提醒學生及時做好筆記,以便于整理知識點。這種綜合實踐教學法能夠很好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為很多化學知識不是靠著純理論的講解就可以被學生所接收的,只有清晰地了解了化學現(xiàn)象,才能夠將其應用到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
(三)合作探究,歸納整合
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要傳授給學生文化知識,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德,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合作探究教學法能夠是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增多,有利于增進學生的情誼,還能夠使學生在交流過程中交換彼此的學習心得,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時,要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分組進行討論,并且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加以指導,答疑解惑,在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討論結果加以展示和分享。這樣可以為以后的化學學習夯實基礎,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結束語
通過分析可以得出,初中化學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學習氛圍不濃厚,學習效率不高等等,但只要將問題的根源找出來并加以解決,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就能夠讓化學與現(xiàn)實相結合。教師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國家輸送新型人才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周瑞沛.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關注什么[J].化學教與學,2011(11).
[2]彭玉榮.高效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12.
[3]邵秀娜.淺論新課程改革中化學實驗的重要性[J].考試(教研),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