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麗
【摘 要】初中是生物知識學習的重要基礎階段,所以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能力極為必要,靈活應用參與式教學法成為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生物知識的關鍵所在。參與式教學法中涵蓋了多種教學模式,為學生在知識汲取與學習方面搭建了一座堅固的橋梁,是現(xiàn)階段初中生物教學中難以替代的主流教學方式,因此本文就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展開探究,并總結出參與式教學法的優(yōu)勢與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重點運用方向。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初中;生物;運用
近年來,我國在教育方面不斷推行學生全面發(fā)展教育機制,并根據(jù)實際需要對各學科做出一定程度的修改。新課改對生物教學提出了更為嚴峻的要求,尤其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做好初中生物知識學習極為必要,在此背景下,運用參與式教學法便成為從多方面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主要教學方式。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參與式教學的重要性
第一點,順應新課標改革的需求。我國新課標改革中要求每個學科之間要相互融合,不再是傳統(tǒng)的各個學科單獨學習的局面,而這樣對教師而言是一大挑戰(zhàn),因為這樣很大程度上,使教學活動變得更加艱難,這就需要教師拋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因而參與式教學方法勢在必行。第二點,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當代社會需要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束縛學生的思想,這也是為什么諾貝爾物理以及化學獎沒有中國人的原因,因而在新課標的改革中我們拋開了傳統(tǒng)的方法,選擇參與式教學,讓學生參與其中,學會創(chuàng)新。第三點,順應學生的學習需求。生物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是十分廣泛的,學好生物知識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我們的自然了解我們自身,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索生物的奧
秘,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參與式教學法的使用要遵守的基本原則
1.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為教學核心,學生僅能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而參與式教學法則更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qū)﹄y以理解的部分提出疑問,以此提高學習學習的主動性。參與式教學主要以學生為教學核心,教師在參與式教學中僅扮演引導者的角色,指引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前行,進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
2.參與式教學要兼顧全體學生,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自古以來,作為教師都喜歡優(yōu)秀的學生,而且教師的主觀意識太強,她們可以選擇對自己喜歡的學生多點關注,對自己不喜歡的學生少點關心。而新課標改革則要求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消除主觀意識,學會兼顧全體學生,幫助他們?nèi)矫娴陌l(fā)展。
3.合理運用啟發(fā)性、循序漸進性進行教學,促進參與式教學效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要學會啟發(fā)學生更好地學習,就像在寫作過程中設置懸念,勾起讀者的好奇心,讀者會帶著好奇心繼續(xù)閱讀,教學中也是一樣的,教師要學會丟給學生思考的問題,不會過難也不會過于簡單,恰好勾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解決問題,這樣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要端正態(tài)度,不會因為學生不同的見解而訓斥學生,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參與式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的方法與手段
1.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參與氛圍
創(chuàng)設情境主要利用情境教學法的基本優(yōu)勢,將其有效的融入到參與式教學中來,進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接觸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法需要貼近實際生活,以此拉近學習與生活間的距離,從而讓學生不再對學習抱有一種厭煩心理,而是能夠更為主動的去研究或理解學習與生活間的關系,在此環(huán)境下,學生必然對學習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此時教師可在該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氛圍營造的真實性,以促進學生改變對傳統(tǒng)知識學習的理解與看法。例如,在進行“綠色植物”教學時,為了能夠快速將學生帶入植物環(huán)境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有關綠色植物的照片、短片或電影片段等,在提高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將學生快速代入生動的情境中,并要求學生在觀看多媒體材料的同時帶著幾個問題進行思考?!八拇缶G色植物的共同點和不通電在哪里?”而學生在帶著問題觀看資料時,能夠通過問題的重點性與約束性,讓學生下意識地觀察自己所要回答的問題的相關內(nèi)容,并在觀看后通過討論得出答案。由此可見,通過情景代入,使學生在充分融入到學習氛圍中,在提高對內(nèi)容的興趣的同時能夠主動思考,在提高自身生物知識及自主學習意識的同時也起到降低教師壓力的作用,使課堂氛圍變得生動輕松。
2.根據(jù)學習目標,開展討論性學習
討論性學習即是采用以一帶一的方式,通過學生間的溝通與交流,來帶動更多的學習參與到學習中來。采用該方法一方面能夠使學生間建立更好的競爭關系,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的基本交際能力,對于學生后期的學習與發(fā)展均具有重要意義。討論性學習可采用小組模式進行,利用小組間的對比與教師評價,來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繼而促使學生能夠有較為明確的學習方向與目標。
3.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生物課程對學生動手能力要求較高,同時也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與理化知識基礎,所以在提高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方面,可利用社會實踐活動的優(yōu)勢,來為學生創(chuàng)造推動其全方面發(fā)展的機遇。在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過程中,要注意確?;顒禹椖啃枰F(xiàn)有教學知識的需要,使其能夠切實的在學生生物知識的學習中發(fā)揮作用,避免社會實踐活動過于松散,要讓學生能夠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有所提升,以此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參與式教學法與以往傳統(tǒng)教學有著本質(zhì)上的差異,參與式教學法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并不是強制性拉動學生去接觸學習,而是通過學習環(huán)境與氛圍不斷的感染學生,使其主動的認知到學習的重要性,逐漸的通過學習的方式,來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中體驗知識所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唐宏蔚.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興趣[J].新課程(中學).2016(12)
[2]章京京.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6(2).
[3]盛仁偉.探討初中生物教學中參與式教學法的有效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5):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