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康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社會思潮也越來越多樣化,這些層出不窮的社會思潮,對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都帶來了一定的干擾。這對于還未走上社會的高校學生,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就是對多元化社會思潮沖擊下,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策略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社會思潮;高校;思政課教學;對策
隨著我國的不斷改革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社會思潮也朝著多樣化發(fā)展,例如拜權主義、拜金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這些多樣化的思潮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高校也是受到?jīng)_擊的范圍之一。高校學生正在思政的課堂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三觀,這些思潮的沖擊對高校學生自然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高校思政教學要針對這方面進行改革策略探討。
一、社會思潮沖擊下的高校思政課教學進行改革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高校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目前的高校思政課教學,多是采取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思政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傳授,忽視了對學生主體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在社會思潮的沖擊下,不能運用課本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來與之抗衡,這就導致思政教學變得毫無意義。社會的高速發(fā)展,新的意識形態(tài)新的社會潮流在不斷沖擊著現(xiàn)代人們的思想,尤其對于當下的學生來說,他們是國家社會新的動力,正確的價值觀念更值得重視。所以高校的思政課教學要進行改革,思政老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更要進行實際運用展示,提高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運用能力,在社會思潮的沖擊下,能夠做到自主、正確分析,從而選擇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健全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高校思政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思政老師首先就要對自身進行改革,提高思想道德覺悟,在社會思潮的沖擊下能夠有效避免不良思潮的侵蝕,自古以來,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教書育人是老師的職責,一個老師對其學生的影響不僅是學業(yè)上的,更是行為道德上的,只有思政老師做到這些,才能在思政課上對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同時,思政老師的思想道德得到了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健康全面發(fā)展,同時也為這個體系的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了保障。
二、社會思潮沖擊下的高校思政課教學進行改革的策略
(一)對教育理念方面進行改革。傳統(tǒng)的高校思政教學,思政老師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重視程度不夠,只是一味地追求思政知識的傳授,不斷對思政課本中的社會價值和政治功能進行強調,忽視了對學生內心的關切,忽視了社會發(fā)展和實踐,所以社會思潮只要對學生進行不斷沖擊,就很容易俘獲人心。針對這樣的問題,為了避免社會思潮對高校學生進行不良的侵蝕,高校的思政課堂要在教育理念方面進行有效改革,在教學中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體會到高校思政教學中的人文關懷。高校開設思政課堂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對學生的智力進行開發(fā),更要將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具有自己思想,且思想健全完整的人才,相對于智力教育,學校更應該將“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落實,注重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學生的思政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對于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自然也就有所提高,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樹立正確,社會思潮的沖擊再大,也不會對學生影響分毫。
(二)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就目前情況而言,社會思潮對大學生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嚴重的沖擊,高校的思政老師在對學生進行三觀塑造的時候,也離不開對這個話題的分析,如果高校思政老師采取避而不談的方式,會導致學生更加疑惑,也會加深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代溝,讓學生的學習脫離了生活實際。所以思政老師應該將多樣化的社會思潮納入到思政的課堂教學內容中來,和學生進行課堂探討,針對某一個具體的事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發(fā)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同時對社會思潮帶來的不利方面,思政老師也要采用課本知識進行批判,提高學生正確明辨社會思潮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楚社會思潮帶來的影響,學會運用馬克思基本原理知識與之抗衡,更會增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提高思政教學效果,達到高校思政課堂的教學目標。
(三)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思政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能夠明辨社會思潮,學會運用課本內容知識與之抗衡,更要讓學生面對社會思潮的特點學會隨機應對,學會與時俱進,不僅能夠解決當下社會思潮帶來的沖擊和不利侵害,還要對接下來層出不窮的社會思潮能夠做出有效應對。所以,高校的思政老師應該對思政的教學方法進行正確改革,加強對思政的理論分析,運用思政的教學內容,從根基上對錯誤的社會思潮進行駁倒,讓學生心服口服。老師在教學方法上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就會讓學生越來越重視思政的課堂教學,因為有理可循,無論是當今錯誤的社會思潮,還是接下來的出現(xiàn)的社會思潮,學生都能明辨是非,作出最正確的應對措施。
三、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思潮在高校內的鋪展,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高校的思政教育要對此加以重視,運用正確、合理、科學的教育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提高學生明辨社會思潮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在社會思潮的沖擊下學會運用思政所學知識與之抗衡,這對于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曾學龍.“四準”解惑法破解高校思政課教學難點的應用探討——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為例[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6(05):21-22.
[2]葉振斌.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路徑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03-04.
[3]張微.高校思政課教學生態(tài)性研究:主體、困境及優(yōu)化[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6(0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