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為民
摘 要: 政治學科對一個知識點通常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步驟,來完成學生對該知識的學知——明理——導行的學習任務。問題探究,是啟發(fā)式教學的一種完善和升華,其關鍵是讓學生有“疑”。有“疑”,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學生有“疑”,才會激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一探究竟的欲望。 “問題探究”在小組教學中的應用的基本教學模式為:導入(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自學(自主探究)—展示(解決問題)—合作(小組互學深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探究(測查達成目標效果)。
關鍵詞:初中政治;問題探究;小組教學
G633.2
政治學科的一個知識點,通常具有三要素,即是什么(含義)、為什么(意義)、怎么做(歸義),它的完成需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三步來解決。 “問題探究” 在小組教學中的應用,就是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或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探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達成課堂教學目標,掌握新知識一種教學方式,它是“小組合作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和“討論式學習”的綜合。
一、“問題探究” 在小組教學中應用的依據(jù)
中國古代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思想,古今中外教育家也早就有“學起于思,思源于疑”?,F(xiàn)代教育提出的“魚、漁、欲、譽”,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激發(fā)欲望,激發(fā)欲望就要正確評價(譽)”?!皢栴}探究” 在小組教學中的應用的著眼點是引導學生在獲得新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問題探究”的背景下,我們采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分組,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群”和相對成熟的“朋友圈”,這為“問題探究”,奠定了制度和組織上的基礎。利用“一群人的學習,兵教兵的模式”,學生對問題的探究,充滿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戰(zhàn)勝欲。當一個人的“問題”變成一群人的“探究”時,當前政治教學中的某些問題就有可能得到很好地解決。
二、“問題探究” 在小組教學中應用的主要特點
(一)個體自學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起點和主線
“問題探究” 在小組教學應用,“問題”是課堂教學的主線,始于問題的發(fā)現(xiàn),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借助于教師、教材提供的相關資料信息,圍繞“問題”展開分析、探究,終于問題的解決?!靶〗M”是“問題探究”的載體,“問題”是課堂教學的靈魂。
(二)群體合作解決的問題,是目標和歸宿
“小組合作學習”的“提問、講解、評價”,是教師最常用的三種教學行為?!皢栴}探究” 在小組教學的應用,學生的知識來自于主動的構建、探究,來自于小組合作互助的體驗、感悟,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
三、“問題探究” 在小組教學應用的操作程序
(一)導入(創(chuàng)設問題)
“問題探究” 在小組教學中的應用的第一步就是創(chuàng)設問題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作為學生的“向導”、“領路人”,根據(jù)教學內容有意識地設置一些問題情境,提出一些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讓學生懷著強烈的探求欲望,進入后面主干教學內容和流程的學習。
(二)自學(自主學習)
學生帶著創(chuàng)設的問題,獨立自學課本,從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獨立學習,學會在課本上圈圈畫畫,做上“記號”。這個階段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花多長時間,自學什么內容,怎么自學,解決什么問題,必須達到什么要求等等。教師則通過巡視,質疑問難、個別詢問、提問、檢查自學效果等形式進行調查,最大限度地發(fā)現(xiàn)學生自學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這一階段的“學生自學”決不是放任自流,要特別強調“教師指導”。
(三)合作(分析問題)
學生分組互動,分析問題,提出假設,猜想,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問題探究” 在小組教學應用的核心內容就是要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教師則引導學生根據(jù)創(chuàng)設的問題和“自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合作、交流、研討,并生成新的問題,再“探究”。小組成員人人參與,圍繞目標充分討論,交流互助,增加目標的達成度。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幫助歸納總結。
在此階段,小組成員之間要有明確分工,落實具體任務,每個人擔任不同的角色。在一定的時間內互換角色,使得每個人在不同角色、位置上得到鍛煉與提高,全組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合作探究時,教師要提出明確的合作探究要求,一人發(fā)言,其他人傾聽,然后質疑,補充,組內發(fā)言聲音適中,以本組同學能夠聽清為標準,不影響其他小組,發(fā)言簡明扼要。教師督促一定要認真,千萬不能走過場。有的學生可能沒有討論習慣,或者不善于討論,或自覺性不高,但教師不能放任,可及時表揚討論速度快、效果好的小組,可給后進組說幾句悄悄話,幫助其端正研討態(tài)度。
(四)展示(解決問題)
展示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完成任務,感受成功或失敗的體驗,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與展示的積極性,暴露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或認知缺陷。在此階段,教師運用評價、點撥(講解)是指導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
(五)探究(測查達成目標效果)
測查探究,是對課堂教學的診斷與效果反饋。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化知識為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目的,這是課堂教學的升華階段。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總結本堂課所學習的內容,并在學生基本掌握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將已有的知識進行拓展、重組和升華,也可以進行課堂訓練。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為“問題探究”提供了有效載體,是實施問題探究的有效途徑。簡單問題通過自學即可解決,重點問題通過討論(小組)得到解決,難點問題通過教師點撥來解決?!皢栴}探究” 在小組教學應用的一般過程,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在程序上作適當?shù)恼{整,作為一個教學活動單元,可以用于一節(jié)課的大循環(huán),也可以作為一堂課中某個問題教學的小循環(huán)或幾個問題的微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