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嗣群 張新婷
摘 要 隨著我國大學英語改革的不斷深入,本文以慕課為基點,以南方科技大學為例,采用多種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使用在理工類的非英語專業(yè)的答疑英語課中,是我校大學英語慕課化的一次嘗試。
關鍵詞 慕課 大學英語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經(jīng)建成了屬于自己高校的私有云信息平臺。2016年2月前南方科技大學大一大二的公共英語課使用的是《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和聽說教程,該課本有其配套的在線使用教學平臺,南方科技大學早在建校之初九率先引進了SAKAI平臺,利用學校SAKAI網(wǎng)絡互動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在下課后可以直接獲取課題教學的相關資料,任課教師準備的其他補充的閱讀材料,英語學習網(wǎng)站,每周的作業(yè)要求,通過這兩個平臺,任課教師可以時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在線監(jiān)控,學生也可以使用這2個平臺直接與任課教師直接在線互動交流,這種多渠道的多樣化多線上線下融合事教學,能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訓練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大多數(shù)文章已經(jīng)對什么是慕課,慕課的發(fā)展歷史,慕課的主要平臺,以及特點優(yōu)勢都進入了深入的分析。本文不再贅述,本文著重研究慕課在理工類大學里在飛英語專業(yè)的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教學模式的進一步改良
南方科技大學在2016年2月前每個英語班級人數(shù)為35人左右,引進慕課的教學方式后,我們鼓勵教師使用大班教學與小組討論的兩者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全班學生分組,逐一參與討論,由任課教師對課堂內容進行引入,老師在一個小組對教學內容進行教授的時候,其他組的學生觀看TED 視頻或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以此類推,將大班教學小組化,充分的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也培養(yǎng)了學生資助學習的特點。
2 Jigsaw方式在閱讀中的應用
為了在悠閑的英語課堂閱讀時間里完成全部的課文學習,并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項目組教師在非英語專業(yè)的大一英語課中廣泛的使用Jigsaw方法來組織課題閱讀。在教學中使用“jigsaw”閱讀方法時,第一步是按照班級的實際人數(shù),將班級分成4-5個閱讀小組,對課文進行快速和整體的閱讀,隨后讓學生再進一步組成“專家討論組”再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所分配文章的深度閱讀和分析還有討論,之后,再讓學生回到各自的閱讀小組,每一位小組成員作為文章一部分的閱讀者以專家對身份給大家解析怎樣理解該部分的課文以及相關的語言知識點。這樣的教學方法能讓每一位同學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高度的參與課堂教學,自己發(fā)現(xiàn)并積極的解決閱讀中所遇到的問題。作為課題的任課教師,也有更多的機會去每個小組聆聽每一個同學的分析和他們的問題,學生對這個閱讀教學模式的反饋非常積極。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任課教師們都感到這一模式下的教學過程翹掉學生主動去理解而非被被動的去理解所教授的知識點,能有效提高學生到閱讀,思辨以及表達能力。
總之,在傳統(tǒng)的閱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運動多種不同的授課方式,并與MOOC課程資源相結果,要求學生在課外提前將MOOC的視頻和閱讀材料完成,在有限的課堂中主要進行成果展示,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小組報告。這樣的多渠道的融合式教學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的多樣性,最大限度的滿足了不同學生要求,并增強了學生的參與和自我學習能力。隨著我校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項目也會產(chǎn)生越來越多的教學成果,從而帶來顯著的社會影響力。
3結語
綜上所述,所有教學模式的提出和教學方法的改良 都是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起來的,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以及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實施,是對教師實施層面的考慮。但是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上討論,課后總結,熟悉這樣的全過程是對學生層面的考慮。這些都是圍繞激發(fā)學生有效的學習而專門設計的,所以這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
一般情況下,學生在上課前, 需要利用慕課資源,根據(jù)任課教師提前給出的要求進行課前預習。 預習的目標是讓學生必須自己在家掌握慕課資源中60% 以上的知識,學生在預習時,可以有不會的知識,但是在課前一定要標記下來,已被在上課的時候向任課教師提問?;蛘咭髮W生對慕課資源進行總結,這樣可以開展學生批判性的思維能力,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自我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懷有問題在上課,這樣上課的目的性就更強一些,就更有針對性一些。
當學生來到課堂上學習的時候,以小組討論的形式 學生得以在學生之間進行討論,或者以問答對形式,讓學生得以在師生之間討論,討論時主要是針對課前預習的難點,而老師的角色更多的是一個課堂的組織者,而不是教書人,教師可以在學生的討論中適當?shù)木S持課堂討論的秩序和控制學生課堂討論的大致走向,并在合適的時候給予學生適當?shù)狞c評和指導。而在課后,學生們根據(jù)自己在課堂上討論的體會,繪制一張圖表,作為作業(yè)上交給任課教師。
通過這種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模式,才能真正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基金項目:本論文屬于2015年廣東省高校教育技術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建構理工類大學MOOC英語課程創(chuàng)新模式——南科大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下的探索”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省級青年項目,項目編號為Y01051823。
參考文獻
[1] 于歆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