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尤為突出,因為心理健康問題引起的家庭悲劇、社會悲劇等不斷攀升。本文旨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的幾種表現(xiàn)進行分類說明、同時探究影響其心理健康的因素,對癥下藥切實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生理、心理、道德等均健康的大學生。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原因分析;對策研究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的表現(xiàn)
1、休學、退學現(xiàn)象突出。近年來,數(shù)據(jù)表明,不少高校大學生因為受到心理問題的干擾,影響其正常的學習、生活,最后不得不選擇休學甚至退學。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輕則表現(xiàn)出反映遲鈍、智力下降,對外界的感知缺乏敏銳度和好奇心,進而影響其與周圍的人際交往,產(chǎn)生自我懷疑,對學習生活產(chǎn)生厭倦情緒,最終導致其無法正常學習、生活,不得不選擇休學或者退學進行治療,從而影響其正常的人生進程。
2、自殺比率逐年遞增。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平均自殺率為十萬分之二十三,每年因自殺死亡人數(shù)為28.7萬。自殺,已從個人心理行為演變成人類發(fā)展的一大威脅。近年,大學生自殺比率呈現(xiàn)迅速攀升的狀態(tài),越來越多的大學校園里的自殺事件見諸報端,“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問題的重災群體!”
下面是大學生自殺統(tǒng)計(不完全統(tǒng)計):
2005年:45人
2010年:58人
2011年:66人
2013年:80人
2015年:92人
一組組驚人的數(shù)字和現(xiàn)象讓我們不禁扼腕和嘆息,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本應享受人生最美的青春時光,為何卻選擇用自殺的方式提前了結自己年輕的生命。
3、刑事案件層出不窮。近幾年來,我國校園刑事案件不斷爆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劉海洋傷熊事件,劉海洋曾先后兩次向北京動物園熊山上的黑熊和棕熊進行投喂、傾倒事先準備好的氫氧化納溶液、流酸溶液,致使三只黑熊和兩只棕熊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最終被學校處以留校察看處分;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生馬加爵殘忍殺害楊開紅、龔博、邵瑞杰和唐學李4名同學的一起血案,輿論嘩然,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大學生刑事犯罪的動機很多,但總體而言,心理健康問題占了很大比重。
4、電信詐騙案導致的死亡事件激增。電信詐騙一直是網(wǎng)絡安全重點打擊的對象,尤其是今年來,網(wǎng)絡媒體曝光的因為電信詐騙而導致一些大學生、準大學生們倉皇辭世。2016年8月,準大學生徐玉玉被他人以發(fā)放助學金為由被詐騙9900元,與其父一起到公安機關報案回家途中心臟驟停,經(jīng)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在今年大學新生入學之際,大學新生遭遇電信詐騙并非孤例,類似的事件不勝枚舉。有的被騙大學生實際上被騙取的金額并不多,但是內心不能承受,最終自殺或者猝死。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xiàn)不同,其原因也具有多樣性、復雜性,既有家庭、學校、社會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也受到個體心理差異等內在因素的干擾。
1、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性格、脾氣、價值取向等。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使家庭氛圍和諧愉悅,家人相處輕松,孩子也能夠較好地融入社會,正確對待自身的學習、生活、工作。如果父母彼此相處關系緊張,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簡單粗暴或者過分溺愛子女,則會導致孩子孤獨、偏執(zhí)、排外,缺乏安全感,在承受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方面存在明顯不足。
2、校園環(huán)境。學校是大學生成長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huán)境,學校的教學重點、校園環(huán)境、校風、學風等對大學生影響重大。許多大學生從中學生到大學生身份的轉變,面臨生活習慣、學習方式、社交環(huán)境發(fā)生一系列改變,由原先的“三點一線”變成完全的獨立自主,難免心中會出現(xiàn)無所適從的感覺;由原先的專注學習、提高成績考大學這一個固定而明確的目標,到進入大學似乎突然失去了人生目標,變得“忙、盲、?!?。
3、社會因素。我國當前形勢不斷變化,欣欣向榮發(fā)展的同時,社會負面因素也在不斷增加。大學生思想比較活躍、充滿活力、精力旺盛,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大學生難免會彷徨無依,出現(xiàn)一系列心理問題,矯正不及時就會釀成人生悲劇。
4、心理素質。個體心理素質的差異是導致一些大學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根本原因。面對同一事件,心理素質不同的人表現(xiàn)和反應也是大大不同。以樂觀者和悲觀者為例,樂觀的人,早上醒來,他會覺得世界太美好了,又讓他看見新的一天了。悲觀的人,會苦惱又得面對這無奈,殘酷的現(xiàn)實了。個體對生活、人際關系、情感情緒等的認知出現(xiàn)問題必然會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滋生。
三、針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研究
針對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xiàn)及原因,我們可以從學校、家庭、自身三個方面探究對策。
1、加強學校教育干預。當學生從高中升入大學,學習生活的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心理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這個時候學校教育的干預顯得尤為重要。從學校層面而言,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入學教育相結合。在大多數(shù)高校都會針對入校新生開展入學教育,其中就包括心理輔導,幫助大學生更好適應大學生活,面對來自學業(yè)、人際、愛情等各方面的問題能有較好的應對能力。同時,學校應當營造良好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校園綠化、打造良好校風、學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2、營造良好家庭環(huán)境。孩子健康成長需要融洽協(xié)調的家庭環(huán)境來保障。父母要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在教育子女方面注重方式方法。目前,因為計劃生育政策的緣故,我國獨生子女家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許多大學生都是家里的珍寶,集全家寵愛于一身,難免會溺愛、嬌慣。這就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獨斷、專橫、自我的那個不良心理。家庭要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積極的心態(tài)應對來自外界的各種干擾。
3、提升個人心理素質。內因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根本原因,只有提升大學生個人心理素質,才能從根源上緩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在培養(yǎng)青年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上,要注重引導和鼓勵。引導大學校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增強與外界的聯(lián)系溝通,同時鼓勵他們培育健康積極向上的興趣愛好。加強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咨詢體系,內外結合,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我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教育部先后頒布《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等文件。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立足現(xiàn)狀、正視問題、分析成因,內外結合,探索一條學校、家庭、個人三者相結合的對策,形成大學生心理良好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胡 敏.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M]. 上海: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 2005.
[2] 徐炳謙. 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與途徑探析[J]. 中國成人教育, 2007.
[3] 張 桐, 鐘 華. 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探微[J]. 教育前沿, 2009(5).
[4] 唐柏林. 關于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J]. 四川師范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5).
【作者簡介】
陳成(1992—),女,四川廣安人,南充市順慶區(qū)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