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中圖分類號】 G63.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6)36-00-01
【案例背景】
課堂教學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對課堂進行精心預設。而實際的課堂是師生、生生不斷交往互動的場所,作為一名農(nóng)村中學的物理教師,由于實驗器材的匱乏,在實際實驗教學中就時常遇到一些“意外”,這些“意外”一方面給我的的實驗教學帶來了的挑戰(zhàn),另一方面也成為課堂中鮮活的教學資源,給我的實驗教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案例描述】
記得那是一天上午第三節(jié)課,我拎著滿滿一盒子實驗儀器匆匆從實驗室趕向教室,還沒進班,就聽到里面一片鼓掌聲和歡呼聲。
“做實驗,哈哈……”“看,那是什么?
“大家安靜,在開始上課前我先強調(diào)幾點,首先,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正式進入第十六章電磁場的學習了,這一章內(nèi)容相對比較抽象,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為了便于大家理解老師特意準備了很多實驗?!敝v到這里,班上頓時又是一片掌聲?!暗诙保依^續(xù)說道,請大家一定要愛護實驗器材,如果有同學不按實驗規(guī)則,隨便破壞實驗器材是需要照價賠償?shù)?。”說完,我就正式教學。帶領大家認識磁體以及通過實驗研究磁體的一些性質(zhì)及特點。在教學進行到一半時,我就讓課代表將磁體,大頭針等實驗器材分發(fā)到各個小組,讓學生自己按照課本要求進行探究。班上頓時熱鬧了起來。
“請大家按照課本要求進行實驗!”我又提高分貝在班上強調(diào)了一遍。
突然“啪”的一聲,班上頓時靜了下來,所有的眼神頓時盯著一個人——小李同學!
“怎么回事?”我第一時間質(zhì)問道。
“老師,我不是故意的。”看著地上裂為兩段的條形磁體,小李委屈的說道。
“沒用了!”“要賠錢啰!”“剛好裂成兩半,一半一個磁極!”下面的同學開始討論了起來。
當時的我十分生氣,最擔心的事還是發(fā)生了。正準備好好訓斥小李一頓時,我忽然想到如果我當眾訓斥了小李,對小李的傷害會有多大?以后他還會用心去實驗嗎?如果學生因為怕?lián)p壞器材而不敢去用心實驗,辛苦準備的實驗還有什么作用?”想到這里我就接著大家的議論聲反問了一句:“這個條形磁鐵還有用嗎?”
“肯定沒用了?!毙『_定的說道。作為學習委員的他思維一向比較敏捷。
“為什么呢?”我繼續(xù)反問道。
“我們剛剛學過,一個磁鐵應該有兩個磁極,現(xiàn)在這個條形磁鐵裂為兩半,一半紅一半藍,每一半只有一個磁極,所以肯定沒有用了,除非用膠水把兩半連接起來,才能重新成為一個磁鐵?!毙『粺o得意的說道。
“我也同意”“肯定沒用了”……下面聲援小胡的不在少數(shù)。
“真是這樣的嗎?剛好老師這里還有幾塊斷裂的磁體,那就讓我們用實驗來說明問題吧”我順勢引導。
頓時,下面又開始忙活起來。不一會兒,剛才在下面一直聲援小胡的班長小王突然站起來說道:“老師,斷裂的一半還是有兩個磁極,你看。”說著,舉起手中的半塊磁體,只見兩端各掛了長長一串大頭針。其他小組見狀,也都紛紛拿起手中的半塊磁體試驗起來。
“原來沒有壞??!”“現(xiàn)在是一塊磁體變成兩塊了啊!”下面又開始議論起來。
見狀,我順勢開玩笑的說道:“看樣子小李非但沒有破壞我們的磁體,還給我們多創(chuàng)造出一個磁體??!不過我們現(xiàn)在的磁體是剛好夠用,同學們可別再創(chuàng)造出那么多新小磁體了。”這時小李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只見下面笑成一片……
【案例反思】
1.重視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睂W生對課本中的理論學習缺乏主觀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而物理實驗提升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所以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實驗更容易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直到現(xiàn)在,當我拎著實驗器材走進教室,學生為實驗而鼓掌興奮的場景依然讓我難以忘卻。
2.以人為本,從細微處關注學生的發(fā)展。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氛圍,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fā)揮作用?!薄耙匀藶楸尽本褪蔷唧w體現(xiàn)。實驗過程中,專心于實驗探究的小李一時疏忽不小心損壞了一塊條形磁鐵,本能地想道歉。這個時候,他已經(jīng)認識到問題,還有些擔心。如果我對他嚴厲訓斥一頓,殺雞駭猴,也能讓大家在今后的實驗過程中更為注重實驗紀律和實驗器材的保護。不過,對于小李學生來說,不僅傷害其自尊,同時也挫傷了其實驗的積極性,不利于他的成長與發(fā)展。我當時順勢引導,用讓學生出乎意料的方法處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意外”得到巧妙處理,既保護了小李的自尊心,又額外的達成了下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3.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題,提高教學效率
小李的意外事件,雖然打破了我的預設,但卻帶給我額外的驚喜,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熱情,更讓我順勢達成了超出預定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學中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問題顯得極為重要。
因此,只有將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進行有機融合,即彈性“預設”,善待“生成”。讓課堂教學因預設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有活力,課堂才能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