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對于數學,是學生學習活動中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社會各界越來越注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可以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極大的幫助。由于現實中,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比較差,實際應用能力還有待提高。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結合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方案,以此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關鍵詞】 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全面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 G64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6)36-00-01
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應該來源于生活,同時也要回歸到生活中。這就對學生數學實際應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將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學會數學,然后將數學知識應用在生活中,可以極大的促進學生數學乃至綜合素質的提高。對此,下面就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全面分析。
一、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必要性
1.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在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未來社會中,不僅僅是從事科學、技術研發(fā)的人員需要掌握數學理論,同樣的每一個公民都需要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yǎng),例如在成本和利潤、存款和保險、股票和債券等方面,都需要掌握,并靈活的運用數學知識,也就是說經濟社會發(fā)展要求必須具備良好的數學應用能力。
2.數學教育改革大勢所趨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成為各個學科的重要任務,因此,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數學知識,更要讓學生學會如何使用這些數學知識,要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才能更加努力地學習數學。
3.數學學科發(fā)展的需求
數學可以說是所有學科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數學學科發(fā)展至今,無時無刻都存在著數學應用,如線性、非線性、矩陣等,在今后的數學學科發(fā)展中,數學應用將會更加廣泛,因此,只有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注重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更好的促進整個數學學科的發(fā)展。
4.人自身發(fā)展的需求
在當代教育中,提倡以人為本,要注重全面發(fā)展,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過于看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只能抽象的去理解數學,這也造成很多學生感覺數學很難,不愿意學習數學。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可以讓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應用在具體的問題上,這樣就能讓學生感受到日常生活和數學的關聯,讓學生重新認識數學,更好的學習數學,滿足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求。
二、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現狀
1.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看,學生雖然具備一定的數學應用能力,但是并不能滿足具體應用的要求,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還需要得到進一步培養(yǎng)。很多學生對數學的喜愛程度來源于自身的數學興趣。數學本身是一門邏輯性要求比較強的學科,有的學生數學邏輯比較差,難以理解深奧的數學理論,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也就會對其數學能力的發(fā)展造成影響。有的學生學習數學是為了了解數學中的逸聞趣事,并不是為了操作、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這也會使得其數學應用能力受到一定影響。此外,還有的學生認為實際生活與數學并沒有太大的關聯,不愿意學習數學,或者說在生活中不需要應用數學知識,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2.學生難以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學生不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數學注重邏輯推理,學生難以將復雜的邏輯推理和生活聯系在一起,學生會單純的認為生活就是生活,數學就是數學,并沒有嘗試著將兩者聯系起來,導致學生無法及時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也不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學生自我拓展數學知識意愿差
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很多學生僅僅將學習集中在教材中,認為只要學會教材中的數學知識,能完成考試就可以了,不需要學習其他的數學知識,加上部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不高,使得他們沒有主動的探索教材以外的數學知識,這也就造成學生的數學知識面比較狹窄,影響到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4.教師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培養(yǎng)不太重視
在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材與以往的教材相比較,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教師要想做好數學教學工作,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數學教材。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在規(guī)定的課時內,完成相應的教學內容,很多教師會感覺時間緊、任務重,在課堂上,學生需要自主探究、學習,教師需要對各個重難點進行詳細講解,還需要針對學生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這就導致教師無法用更多的時間來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即便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訓練,但是由于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時,缺乏系統(tǒng)性,采用的數學資源也不夠豐富,加上培養(yǎng)方法的不科學,導致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培養(yǎng)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幾點建議
1.全面提升教師素質
教師的綜合素質會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培養(yǎng)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在實際中,必須注重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首先要注重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多數學教師將精力過多的集中在理論教學上,忽視了知識的具體應用,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不重視。對此,要加強對數學教師的培養(yǎng),開闊數學教師的視野,從社會發(fā)展、教學改革、學科發(fā)展、自身發(fā)展等多個角度,引導教數學教師發(fā)現數學應用能力的重要性,樹立良好的數學應用意識,在課堂上充分、全面、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學生數學應用能力,這樣才可以獲得真正的效果。
2.豐富數學應用能力的教學資源
在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教學資源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中,教師以及學校必須注重教學資源的豐富、完善,要利用多樣化、全面、系統(tǒng)的教學資源來開展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培養(yǎng)活動,這樣才可以更加保證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有序性,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此外,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鼓勵學生,多查找閱讀一些與數學史、數學名人相關的故事,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面,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中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使得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狀態(tài)學習數學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尋找一些具有趣味的數學題目,學生在做這些題目時,一方面可以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有利于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拓展。
3.改變傳統(tǒng)以單純追求成績和升學率的教學目標,重視數學文化的滲透
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過于看重學生考試成績和升學率,忽視了學生其他技能的培養(yǎng),導致很多學生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數學知識,學生只能從表面上對數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對于一些復雜的數學問題,學生就難以解決。因此,在新環(huán)境下,教師必須改變以往單純追求成績和升學率的教學目標,要在數學教學中融入文化,讓學生了解數學文化,這樣學生才可以對數學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才能真正的喜歡上數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宜為學生講解一些與數學文化相關的故事,一方面調動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打造一個和諧、自主、互動的教學平臺,這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四、總結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是一個系統(tǒng)的、長期的任務,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自身觀念的更新,不斷豐富教學資源,注重數學文化在課堂教學的滲透,加強數學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全面促進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向榮.五年制高職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6(05):30-31.
[2]陳瑞娟.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J].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2(01):131.
[3]徐潔.運用Matlab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實踐與研究[J].南方農機,2015,46(0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