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僑梅
小學英語教學主要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使學生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把心理學中的“移情”“共情”運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中,筆者結(jié)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和多次聽評課案例,探討如何以“移情”“共情”為切入點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
移情是指直觀與情感直接結(jié)合從而使知覺表象與情感相融合的過程,是人的意識活動的結(jié)果,是主體把自己的感受、情感和思想注入對象使之染上主觀色彩的結(jié)果。共情(empathy)一詞,中文有多種譯法,如“神入”“同感”“共感”“投情”“同理心”“感情移入”等。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種能設(shè)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移情效應(yīng)和共情效應(yīng)可以提高效率。
一、詞匯教學,以形移情,促成共情
偉大革命導(dǎo)師列寧曾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倍~匯是組成語言的最基本的材料,沒有詞匯也就無所謂句子,更無所謂語言。英語教學離不開詞匯教學,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掌握一定量的詞匯是學好英語的基礎(chǔ),詞匯學習貫穿于語言學習的全過程,不掌握一定量的詞匯,閱讀、聽說、書寫都無法順利進行。而小學生大多活潑、好動,有意注意的持續(xù)時間往往很短??菰锏膯卧~教學很容易削弱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甚至于使他們產(chǎn)生畏難情緒。因此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盡可能采用有趣的方法引領(lǐng)孩子們以“情”促學,可以提高效率。
例如:教授NSE B5 M6 U1《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一課,在整體輸入語篇內(nèi)容的同時引導(dǎo)學生隨境學單詞,在情境中把單詞的音、形、義形象、有效地結(jié)合。本課重點詞組“control the ball/catch the ball”的學習是一個瓶頸,教師根據(jù)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特點,利用移情效應(yīng),使用生動、形象的PPT把“control”中的兩個“o”字母分別變成籃球和足球,再把球旁邊的字母分別變成手和腳,暗示籃球是用手打,足球是用腳踢,幫助學生理解詞義,然后用籃球賽視頻與足球賽視頻中的控球片段引導(dǎo)學生結(jié)合“音、形、義”的方法學會這一詞組。而學習“catch the ball”時,教師先引導(dǎo)學習突破“catch”的學習?!癱at--ch”,變成一只貓和一只老鼠----“A cat can catch a mouse.”,這利用了學生熟悉的“貓捉老鼠”故事,引導(dǎo)他們很快突破了這一詞組的學習??梢哉f,這樣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移情、共情效應(yīng)下快樂地學會了知識。
二、句型教學,以歌移情,促成共情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句型(sentence pattern)也稱句子結(jié)構(gòu)(sentence structure),是根據(jù)句子的結(jié)構(gòu)意義和結(jié)構(gòu)特點從大量的句子中概括出來的典型句式,是語言結(jié)構(gòu)的模式。句型具有代表性和常用性,是語言知識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學生如能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常用句型,就能為其表達思想、傳遞信息和進行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歌曲最容易讓他們產(chǎn)生知識上的移情,然后達到情緒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例子一:新標準英語(三起)Book 5 Module 3 Unit 1 “We visited lots of places.”這一課,筆者抓住 “weekend”這一話題,在和學生們唱完歌曲“Where did you go?”之后,輕松愉悅地聊起這一話題,教師提問:“Where did you go at the weekend? What did you do?”學生基于生活經(jīng)驗,說了不少句子: I watched TV.I went to the park. I played with my friends. I went to the zoo. I saw monkeys. I went to grandmas house. I helped her......教師接著提問“Do you like the weekend?”,再以“why?”追問。這樣,成功激起了學生的表達欲望,通過運用舊知識,為文本的學習做了很充分的鋪墊。
例子二:教授NSE B3 M9 U1 《Are you going to run on sports day?》一課時,以一首歌曲“Are you sleeping?”來導(dǎo)入,營造了快樂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旋律中熟悉舊句型“Are you …?”,為學生學好本課的功能句型“Are you going to run on sports day?”打好基礎(chǔ)。
三、語篇教學,以境移情,促成共情
《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小學英語教學要創(chuàng)建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庇Z言學家Dick Allwright 也曾說過:“如果語言教師能組織一些活動來吸引學生把注意力放在意義上,使用所學的外語,通過交流來解決問題,那么,語言學習就會自然發(fā)生?!币虼?,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設(shè)真實的情境與學生進行交流,以境移情,促成共情,提高效率。
例子一 :《The English club》一課,課開始教師便呈現(xiàn)了一張個人生活照,讓學生說說老師的特點,學生很感興趣,甚至有點激動,在教師的引導(dǎo)下,學生分別說了“young/cute/special/tall/clever/smart/ beautiful…”接著老師讓學生介紹自己,此刻她并不是“放任”孩子,而是關(guān)注著不同水平孩子的需要,給了孩子資源支撐,通過PPT呈現(xiàn)“name/age/lessons/ hobbies…”等keywords的提示,提供情感支持,營造交流情境,成功激活了學生已經(jīng)有的關(guān)于形容詞和介紹自己語言的知識儲備,這樣可以讓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學生自主選擇、提煉信息來運用語言。
例子二:Book 5 Module 7 Unit 1 “He cant see.”這一課,教師在學生掌握了語篇主要知識后,又提出了“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e dogs?”這個問題。該問題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學生必須結(jié)合個人的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以及語篇中所提供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才能順利表達個人的分析結(jié)果。教師組織學生先在組內(nèi)練習交流,然后再在全班匯報交流。在生生間、師生間交流的過程中,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又生成了更多的新觀點。有的說:“Theyre very clever. I love dogs.”,有的說:“Dogs are our friends. We should保護他們.”,有的說“Theyre cute. I hope I can have a 寵物狗。”有的說:“Dogs can help people. Dog is my favorite animal.” 還有的說:“I like dogs very much.They are nice.”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要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fā)點,設(shè)計的活動要恰當?shù)剡\用移情效應(yīng),盡量讓學生在活動的推進中產(chǎn)生共情,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 作者單位:晉江市雁山中心小學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