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莉莉+黃國琳+錢磊
【摘 要】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著語文教學質量及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班級共讀可以增加閱讀文本的內涵與擴大外延,更有利于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提高小學語文班級共讀的實效性,文章結合教學實踐與探索認為:應注重精心設計共讀教學內容、營造輕松愉悅的共讀氛圍、讀向寫的方向慢慢滲透、實現小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與做好閱讀教學評價工作。
【關鍵詞】班級共讀;小學語文;實踐;思考
前言
班級共讀就是以班級為單位,在語文課堂上開展的閱讀活動。它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課外閱讀,而是由老師指定(或師生共同確定)一本書,利用課內外的時間共同閱讀,然后在班上進行討論、交流。學生通過閱讀共同的材料,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讀書活動,然后進行交流、評價的過程,也就是當錢大家都比較熟悉的班級讀書會。在班級共讀的課堂上,小學生的閱讀材料不再是一篇篇的課文,而是整本的書籍和作品。因此,班級共讀包括了選書──閱讀──討論──展示,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實踐證明,引導小學生進行班級共讀教學,不僅可以使小學生慢慢愛上讀書、養(yǎng)成閱讀習慣,同時還可以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一、精心設計共讀教學內容
可供小學生共讀的內容很多,為實現增效減負,最好能與所學教材相關聯,例如語文教師要通過查閱與教材匹配的教學參考用書等資料,對教材有一個整體的了解,然后再去研究每一篇課文,做到對課文有一定深入的感悟,并能了解小學生對課文的領悟水平,逐漸引導小學生進行深刻解讀文本,同時還要注意連貫課文的前后銜接。教師對教材內容也要進行認真篩選,進行語言訓練,不要低估小學生在理解課文方面的認知能力,當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水平達到了目標后,要注意結合課文語言進行分析。然后再進一步拓展延伸,科學合理的開展課外閱讀延伸,首先需要避免閱讀教學上的盲目性,語文教師需要對小學生閱讀掌握能力能力充分了解,根據小學生閱讀特點進行文本延伸,而不是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比較難思考的閱讀問題。也可劃定范圍,讓小學生自選課外閱讀資料,事實證明,此舉不僅能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還僅能夠擴大視野與養(yǎng)成熱愛讀書的良好習慣。
二、營造輕松愉悅的共讀氛圍
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應用優(yōu)美語言去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用積極情感去感化小學生的心靈。遇到優(yōu)美的文章,教師要引領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融入自己的感情,逐漸將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傳遞給小學生。同時,教師在講課時,要根據課文內容,利用教學工具,營造對應的教學情境。輕松和諧的閱讀教學環(huán)境可以使得小學生能夠在一個相對自由的環(huán)境下學習教學內容,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營造這種輕松的閱讀環(huán)境可以減少小學生的在學習時候緊張的情形,更容易激起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欲,促進小學生更加積極的去探索閱讀方法。同時,在活躍的閱讀教學氛圍中,小學生的個性也得到了發(fā)展與鍛煉,對他們人格的健全與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均有益處。
三、讀向寫的方向慢慢滲透
閱讀與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不可割裂開來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實踐中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恰能成為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全面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理想工具。教師根據教學內容來為學生選擇題材豐富、內容生動的閱讀材料,協助小學生在閱讀中摸索閱讀技巧,提高理解能力,循序以漸進,進而小學生能夠自主選擇適宜的讀物,學會用閱讀來豐實頭腦,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積累寫作素材,一個概括精煉的詞語、一個結構整齊的句式、一段清麗唯美的描寫,都可以觸發(fā)內心的寫作激情,啟發(fā)一篇佳作的誕生。小學生在模仿作品寫法、體會作者情感的過程中,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在不斷嘗試中總結出自我表達情感的方式,其寫作能力必然得以提高。
四、實現小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為發(fā)揮出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要實現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應做到教師主導作用與小學生主體地位的辯證統一。實踐證明,師生互動非常重要。特別是要加深師生之間的閱讀教學重難點方面的討論,因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把握,不能只由教師說了算,小學生作為語文閱讀學習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切身體會到學習的難點部分,因此筆者認為,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發(fā)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小組交流等方式,促使小學生之間就語文閱讀體會和重難點內容進行交流,然后教師再與小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重難點知識討論,這樣不僅使教師能夠清晰地了解到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中會遇到哪些不容易理解的知識,同時也可以加深小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五、注重閱讀教學評價
教師的評價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更富有激情,評價具有激勵、導向、診斷和矯正的功能,正確合理的閱讀評價,可以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展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著教學的引導和評價角色,如何通過評價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尤為重要。因此,這時需要發(fā)揮起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開展生生評價、小組互評、全班互評等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這樣,人人都獲得了展現自我和評價交流的機會,整體的學習主動性也就調動起來了。另外,特別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多用關愛和鼓勵的話語為學生打氣,用肯定的眼神、贊美的語言、信賴的動作讓小學生樹立起閱讀信心。通過激勵性的評價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效率。同時,語文教師還可以指導小學生對閱讀效果進行評論,可從輕重讀詞、節(jié)奏快慢、語氣舒緩、情感表達上對閱讀者進行評論。小學生評價后可以進行集體討論,集體討論后再鼓勵小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展示。
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對于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育教學,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愛思考的習慣,科學閱讀方法的合理指導,生活化閱讀有效開展,以及優(yōu)質閱讀評價,從而真正的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月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7
[2]楊海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把握[J].求知導刊,2012,5
[3]謝志美.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研究[J].科教文匯,2014,12
(本文系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小學語文教學中班級共讀策略與方法研究(課題編號:JCJYC1602153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