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霞
(深圳市保安中學)
摘 要:“希望”對于人來說是一味強心劑,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學生更是如此。而教育,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看到希望。有效地引導學生,關鍵是要走出教育中的誤區(qū)。針對學生學習、品德、心理、生活以及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問題和困難,采用最合適的解決方法,或激勵,或贊賞,或分析原因或?qū)ふ彝黄?,或?chuàng)造環(huán)境,或提供條件。只有方法得當,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讓他們看到繼續(xù)學習下去的希望。
關鍵詞:教育;希望;引導;有“趣”
“合抱之木起于毫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焙⒆邮欠衲艹砷L為一個身心健康,于國于家于社會有所貢獻的人,源于他們的點滴努力,也源于老師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看到希望,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閃光點,對于他們的一生又是何其重要。教育,是讓每一個學生都看到希望。下面,我們要探討的是如何才能讓學生滿懷希望地學習。
一、正確有效的引導
A班的許同學是出了名的讓老師頭疼的問題學生。他幾乎厭惡所有的科目和老師,更讓人痛心的是他妄自菲薄、自我否認,對學習失去了興趣,看不到希望。我的英語課上他更是埋頭打瞌睡,偶爾抬頭看看黑板。于是,我抓住每一次他抬頭的機會,用眼神表示對他的關注,甚至向他提問。意外的是,他有幾次回答都很準確。這讓我驚喜不已!原來這個孩子還是有些基礎的??!于是,我心中暗暗盤算著下一步對策。
英語晨讀,通常我會找平時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孩子到講臺上給全班報讀要聽寫的單詞。我的要求是,該同學必須把單詞聽寫做到完美,語音發(fā)音準確且聲音洪亮。我萬萬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平素對一切學習相關事務都不屑一顧的許同學竟然對這項工作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熱情。哈!“老師,你為什么不讓我上臺?”他瞪大眼睛盯著我,眼睛里有一種急切的光芒?!拔乙蚕胂笏麄円粯由吓_報單詞聽寫。”這真是一個天大的意外!這可是一個十七、八歲狂妄不羈的傲嬌少年?。∫淮紊吓_的機會,一次引領全班的契機對于他其實是這么重要!我?guī)缀跏窃谝凰查g就已經(jīng)在內(nèi)心決定要給他這個機會。可是怎么給?
我瞅準一次閑聊的機會(像他這樣的孩子大多不喜歡正襟危坐的談話),我不經(jīng)意地鼓勵他,只要他連續(xù)三次單詞聽寫達到90分或以上,他就可以上臺給全班報聽單詞了。真的?我對他目光堅定地點頭允諾。
沒想到這孩子真的拼了。原來他及格線以下的單詞聽寫竟然奇跡般地上了80分,繼而85分、90分……當他湊齊三次90分時,我毅然兌現(xiàn)承諾,讓他站到了講臺上,面對全班發(fā)出了單詞聽寫的指令。他驕傲地站在講臺上,一米八五的身高,熠熠生輝的眼神,標準的英語發(fā)音,自信的表情……從那以后,許同學對英語學習熱情漸濃,課堂上他開始主動舉手發(fā)言!天道酬勤,他的英語成績開始穩(wěn)步上升,繼而也帶動了他其他學科的學習熱情。
二、先有“趣”后有“望”
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好的學習狀態(tài),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通過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yǎng)。
一次閱讀課上,遇到一個單詞bride(新娘),隨即在黑板上寫下其相對的另一個單詞bridegroom(新郎)。然后,我問學生:“怎么記清楚哪個是新娘哪個是新郎呢?”學生一臉困惑,心想這倆單詞還真容易記混。我笑著告訴他們:“當然有房子的是新郎嘍。”全班同學笑得前仰后合。(因為新郎bridegroom中room的含義之一是房間。)這還沒完,我接著說:“不過,有時新娘也會后悔,何以見得呢?因為最好的男人bestman都成伴郎了?!睂W生們聽后又是哄堂大笑,同時也在笑聲中記住了這些容易混淆的單詞。簡單而又實用的“小伎倆”讓學生看到了學好英語的希望!
小幽默、小笑話、小故事作為語言教學的輔助手段,同樣要服從教學活動的需要,也就是說教學幽默的“劑量”要適當。語言教學離不開幽默,但其目的并不是要引得學生開心大笑就行,而是要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以新異的刺激,培養(yǎng)其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
綜上所述,教育是讓學生看到希望。作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從思想上樹立起這一意識,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把握與引導。其次是從教育、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進和修正,要想讓學生在學習上看到希望,就得先讓學生喜歡上學習,而學生喜歡學習、喜歡某一學科的前提一定是先喜歡上他們的老師,或者喜歡上他們老師的授課方式。當然,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大家風格迥異,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是,如何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與熱情,讓他們看到希望。而這是值得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深刻思考,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事情,也是“教育”的全部意義與靈魂。
參考文獻:
[1]劉秀英.適時、適度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J].少年兒童研究,2011(23).
[2]高寶立.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學習周恩來關于教師問題的論述[J].高等教育研究,1994(2).
編輯 司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