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芬
摘 要:當今教育程度逐漸提升,教學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變,小學語文的教學也得到了改革,與傳統(tǒng)的教學相比有了巨大的改變。但是改變不一定會使整個教學向好的方向發(fā)展,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教學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法,幫助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程改革 問題與對策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部分教學內容與實際不符
目前,學校使用的教材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刊物,教材的質量是毋庸置疑的,內容也十分豐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有相應的教學內容,符合孩子成長的軌跡。但是即使是再好的教材也會有相應的紕漏,有些教材的內容并不是積極向上的,有一部分內容是與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不符合的。那些很經典的文章雖然說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但是那些文章的格調過于壓抑,話題也十分的沉重,影響學生健康思想的發(fā)展。除此之外,那些文章所講述的故事都是離我們生活的年代非常的久遠,沒有現(xiàn)實意義,嚴重的話會導致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扭曲,對現(xiàn)實的生活失去信心等不好的影響。小學本應該就是一個快樂無憂且純真美好的過程,不應該讓那些枯燥乏味且格調壓抑的信息圍繞著他們,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對語文的積極性,小學生的生活閱歷以及思想觀念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因此語文教材中這些內容應該較少。[1]
2.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
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仍然保持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然而當前的標準則是注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學生應該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也在這個基礎上做出了相應的改變,大多數(shù)也只是在表面上強調學生自己思考、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但是在本質上還是老師是主體,很多思想并不是學生自己的,而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上,老師將自己的理解傳達給學生?,F(xiàn)在的很多老師只是按照課本來進行傳授知識,他們缺乏自己的思想,學生也只是認為老師講的內容是正確的,導致學生也沒有自己思想。這樣的教育方式怎么會有創(chuàng)新呢?當今教學的標準是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但是如今哪一樣也沒有實現(xiàn),就連教師也開始消極怠工。[2]
3.學生占據(jù)課堂主體地位,教師的地位即將喪失
小學生語文教育新模式的實行,除了存在老師教授知識機械的問題之外,還存在著一些其他的問題。新課程要求學生要自主學習,分組討論,增加學生的互動,但是就是由于這個原因,學生課堂出現(xiàn)了不正常的現(xiàn)象。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弱,在沒有老師監(jiān)督的情況下,便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不會學到任何有用的知識,并且自身的素質也不會得到提高。這樣的語文課將不會有任何的意義。如今的教學模式就是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有不懂的問題就直接提出來,老師會根據(jù)學生問題的集中程度來進行重點的解答。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說是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不是適用于所有的學生。每位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所以說對同一個問題的理解也會不同。老師只講解那些比較集中的問題,這樣的話就會有一些學生跟不上教學的腳步,這樣也會導致教學重點的轉移,浪費了資源和時間。把課堂交給學生,老師不對他們進行一定的輔導,那么老師這個角色就形同虛設了,學生想學就學,想學什么就學什么,這不是為了學生自身的發(fā)展,而是對學生的一種放縱。學生沒有老師的指導就向無頭的蒼蠅,自己找不到方向,提高自己很難實現(xiàn)。
二、相應的對策
1.教學內容要以學生的世界為主
教學內容要以當今生活相關,內容應以積極向上為主,將那些與現(xiàn)實無關,年代久遠,不富有激情的內容刪掉,特別是那些讀了讓人產生壓抑感的內容。對于小學教學的內容應該從基礎抓起,首先是咱們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與生活密切相關,最好還是與孩子們的世界相關,這樣才會引起他們的興趣,語文就在他們身邊,讓他們對語文產生一種親切的感覺,這樣才會在根本上解決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問題。
2.擴大學習的空間,建立一個開放式語文課堂
有人曾經對中國和美國老師對學生教學的差異進行了研究。美國人對于孩子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們接近實際,自己去感觸,自己去體驗,然后自己得出結論。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畫蘋果的問題,美國老師就是給每一個學生發(fā)一個蘋果,讓學生自己去學習,他們可以利用任何的方法,最后研究完之后再開始畫,他們大多一開始畫的不像,經過幾次的失敗之后就可以畫的越來越好。中國老師的教學就是老師在黑板上一邊講解一邊去畫,下面的學生一次就能成功。美國的例子就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模式,中國的例子就是以前的教學模式,這兩個例子表明,要想讓孩子自主的學習,我們就應該將實際生活與孩子們的學習結合起來,教材只是個輔助的工具,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知道學習就是生活,在生活中感悟學習,在學習中感悟生活。只有生活與學習相連,那么才能讓學生懂得學習的意義。[3]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的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學習我們的母語,更是讓學生去更好的接觸生活,知道生活和學習之間的關系。教師作為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應該扛起自己的責任,認真分析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懂得因材施教的辦法,以自己的能力來報效國家,提高我國國民的基本素質。只有國家社會及人民一起努力,那么才能將我國的小學語文教育提到更高的水平。[4]
參考文獻
[1] 高貴忠,任京民.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困惑與轉向[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3(01)
[2] 王敏.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
[3] 張泓平,劉平.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9(36)
[4] 崔殿東.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