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婧,巨興達
(1.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長春130117;2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長春130024)
高校教改項目與教學成果培育研究
徐 婧1,巨興達2
(1.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長春130117;2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長春130024)
以教改項目為載體,以教學問題為導向,實施研究,獲得標志性成果是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式。高校教改項目與教學成果的培育促進了人才培養(yǎng)質量觀的構建,為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指明方向。本文厘清了在深化教學改革視閾下培育高水平教改項目與教學成果的意義、措施和保障機制,指出用心培育、精心鑄就高質量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是教學改革的永恒主題和不懈動力,更是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有力支撐和堅實保證。
教學改革;教改項目;教學成果;人才培養(yǎng)質量觀;“雙一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中指出:“深化教學改革,全面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嚴格教學管理,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對引領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奠定了理論基礎,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fā)的?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和2016年2月教育部印發(fā)的?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針對大學以及學科建設明確提出了“雙一流”建設的任務要求,這是加快推進高校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重要保障。高等教育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而教學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1]。
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模式是以教改項目為載體,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探索、研究和分析,在解決問題中不斷提高、深化和創(chuàng)新,使高水平、高質量、高級別的教學成果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推動、促進和強化教學改革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也是教育的本質所在。只有深化教學改革,以改革引領建設,才能全面推動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
培育高水平、高質量、高級別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的目標和任務是,依托學校的辦學優(yōu)勢和特色,在教學改革方面爭取高層次的教改項目,獲得高級別的教學成果獎勵,創(chuàng)造高水平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以此構建科學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觀,以人為本,有效指導人才培養(yǎng),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并得到高質量的社會評價。培育教改項目與教學成果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改項目是教學改革的平臺。教改項目是實踐性很強的科學研究,必須指導教學改革的實踐,在不斷解決教學改革中存在的矛盾及問題時,對積累的實踐經驗進行凝練、總結;必須提出解決教學改革中存在的矛盾及問題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并且確保此方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踐性。教改項目是以教改立項的方式搭建教師不斷開展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平臺,這一平臺對匯集教學改革資源、凝聚團隊精神、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水平、激發(fā)教師投身教學改革、造就高素質人才、增強學校的整體辦學實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教學成果的實現(xiàn)是激勵和鼓舞教師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動力。教學成果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產生的,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示范性活動的結晶,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向性活動的特殊的勞動成果。教師既是教學改革的實施者、研究者,又是教學成果的創(chuàng)造者、實踐者。教師只有積極參與教學研究、潛心挖掘教改成果,才能在教學改革道路上不斷成長,成為一流大學的生力軍和未來一流師資隊伍的主體力量。培育、推廣、應用教學成果,進行各級教學成果獎的評選,充分肯定教師的勞動成果,能夠調動和促進廣大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學輔助人員做好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使教學改革整體水平不斷提高[2]。
第三,教改項目與教學成果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繼續(xù)發(fā)展的資源和條件。鼓勵和支持教師以問題為引領,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充分關注教學實踐的細節(jié)與過程,傾情投入教學研究,可以使教學研究成為每位教師的日常工作內容,成為每位教師的職業(yè)追求和奮斗目標,成為學校實現(xiàn)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的動力和源泉。
第四,教改項目與教學成果是促進青年教師鍛煉成長的途徑和方向。青年教師應是教學改革的積極參與者、教學成果的精心培育者,青年教師只有積極參與教學研究、潛心挖掘教改成果,才能在教學改革的道路上不斷成長,成為一流大學的生力軍和未來一流師資隊伍的主體力量。
由此可見,培育高水平教改項目研究與教學成果,有助于確立學校深化教學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研究能力,有助于優(yōu)秀青年教師的脫穎而出。一段時間以來,依托教改項目形成的諸多優(yōu)秀教學成果,孕育了一系列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通識教育理念,為高校教學改革提供了指導思想,其中有關專業(yè)設置、選修制、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實踐成果,構成了高校教學改革的基礎,催生了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體系的更新和完善,使高校教學改革在保證與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和輸送社會人才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3]。大力培育高水平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充分發(fā)揮教改項目與教學成果的輻射與示范作用,對提高學校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提升科學研究水平、提高為社會和經濟建設服務水平并實現(xiàn)“雙一流”大學建設戰(zhàn)略,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2.1 教改項目立項過程的培育指導
高校是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陣地,能否為社會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人才是衡量學校辦學質量、辦學水平、辦學能力的重要指標。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不斷促進內涵式發(fā)展已經成高校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教改項目主要研究的就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評價體系等相關問題,目的是改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提升教學質量。教改研究針對教學實踐,強調實際應用,重視研究范式,提高學術品位。優(yōu)秀項目普遍具有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價值,蘊含著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教改項目的實施與完成蘊含著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內容,對人才培養(yǎng)質量觀的構建具有示范、引領的作用。教改項目要經過以下三個步驟才能完成。
(1)項目申報。項目申報包括:課題選擇、論證、研究方案設計。在國家級、省部級等重大項目申報時,學校應提前有組織地進行準備,經過廣泛發(fā)動、申報輔導、強化論證、專家點評和預審工作,保證課題的整體研究質量,要進行積極扶持、重點突破,要打破平均主義,嚴格審核,對申報的課題實施遴選制。遴選制度應和教改課題的規(guī)范化管理制度結合起來,并在管理層面加強對課題的質量監(jiān)控,政策上對某些有優(yōu)勢、有特色的重點學科進行傾斜,確保申報項目達到質量和技術要求[4]。獲得立項的教改項目的選題,要以現(xiàn)代教育思想為指導,與教學密切相關,具備實用價值,課題的提出要樹立精品意識,有文獻意識,做到立意新、起點高、有突破,也就是要滿足需要性、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這三條原則,應避免出現(xiàn)交叉立項、低水平、低層次重復立項的現(xiàn)象,申報人和評審人應明確課題立項要求[5]。高校對教改項目申報的重視程度,是爭取高層次教改項目立項的重要基礎。
(2)項目立項與研究。在項目立項并進入研究過程中,主管部門要做好服務和監(jiān)督工作,進行引導、支持和檢查,并對項目階段性成果評出項目等級,對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的項目給予獎勵,而對不能提供階段性教學成果的項目和進展不明顯的項目提供指導意見,促進教改項目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使項目研究成果有價值、可操作、能推廣。只有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教學規(guī)律,總結教學經驗才能確保研究目標更加明確,研究方法更加科學,研究重點更加突出,預期成果切實可行。教改項目的研究階段是培育高水平教改項目與教學成果的重要過程。
(3)項目結題。在項目結題過程中,要確定評審專家組人員,根據(jù)不同級別的項目評審和鑒定的具體要求,進行項目的評審驗收和成果鑒定,要重視項目的按時完成率和成果精品率,切實提高完成質量,注重項目成果的原創(chuàng)性和創(chuàng)新性,使之真正成為高水平的標志性成果。
完成教改項目研究后,研究成果應經過兩年以上的教學實踐檢驗,如果確實證明了該成果能反映教學規(guī)律,并具有獨創(chuàng)性、新穎性、實用性,能夠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產生明顯的效果,就完成了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的培育過程。高水平的標志性成果是教學改革發(fā)展水平的標簽,是高校辦學水平、辦學特色和社會知名度的重要體現(xiàn)。高質量的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要用心培育、精心鑄就,使其在培育中成長,在成長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鑄就。
2.2 高水平教改項目團隊的構建
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依靠教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我國高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手段。精心構建高水平的項目團隊是建設一流師資隊伍的重要途徑,也是培育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的重要價值所在。
(1)教改項目團隊建設。學校對已經形成的、正在組建的、有發(fā)展?jié)撃艿捻椖繄F隊應做到有部署、有規(guī)劃、有措施。明確團隊帶頭人應具備的自身條件、崗位職責、業(yè)績考核、相關待遇;在人力、財力、物力方面予以扶持,為團隊帶頭人搭建學術平臺。要重視發(fā)揮團隊帶頭人的作用,對團隊帶頭人要有明確的教改任務,要求團隊帶頭人承擔高水平的教改課題,獲得高水平的教改立項,產出高質量的教學成果。同時,團隊核心成員要引領項目組中的其他成員開展改革實踐,項目還需要一支學術視野廣、教學水平高、創(chuàng)新能力強、有扎實學識的師資隊伍負責教學方案的組織和落實,有精干的管理人員負責項目實施過程中各項數(shù)據(jù)、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團隊成員能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完成。要強化團隊意識,加強團隊協(xié)作,以高水平教改項目帶動團隊建設,有效整合組建團隊,發(fā)揮優(yōu)勢和能量,從高水平教改立項抓起,立足于獲得標志性教改成果。
(2)培養(yǎng)教學名師和領軍人才。教師是教改項目的承擔者、教學成果的創(chuàng)造者。教改項目為學校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造就教學名師和領軍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展示舞臺。重視發(fā)揮教學名師和領軍人才的作用,鼓勵教師積極爭取承擔高質量的教改項目,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成果,在完成項目中鍛煉成長,逐漸成為教學名師和領軍人才。學校要形成有利于教師創(chuàng)新發(fā)展、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性循環(huán),堅持培養(yǎng)和引進相結合的原則,促進教學名師和領軍人才的建設。
(3)培養(yǎng)和造就青年骨干教師。學校可設立“青年教師教學培育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和獎勵青年教師承擔高水平教研項目、發(fā)表高層次教研論文、獲得高級別教學成果;也可用于青年教師參加進修、培訓、學術交流,出席高水平學術會議的支持經費,以利于青年教師開闊視野,展示才華,積累經驗。對已經脫穎而出的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給予重點扶持,強化青年骨干教師教改意識、教研素養(yǎng),在年度考核中規(guī)定青年骨干教師相應的課時數(shù)量、不同層次的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要求。青年骨干教師參與的不僅是對于當前的改革,而且對于改革成果的繼承和發(fā)展具有深遠意義。要大力鼓勵和提倡基層領導、老教師有意識地發(fā)現(xiàn)青年教師中的優(yōu)秀人才并著力培養(yǎng),發(fā)揮老教師傳幫帶的傳承作用,為他們的迅速成長創(chuàng)造寬松環(huán)境和各種有利條件,對于有貢獻的老教師給予表彰與獎勵。
2.3 創(chuàng)建重點教學實踐基地
重點教學實踐基地是高質量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共享、示范與引領的平臺,是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實踐、展示、孵化的基地,具有受益面大、影響面寬的作用。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是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優(yōu)秀的教學實踐基地能夠成為本科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科技創(chuàng)新和成果展示、孵化的沃土,有利于提高對實踐教學能力的認識,有利于培養(yǎng)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并成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必要保障。在重點教學實踐基地平臺上,加強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聯(lián)系、融合和創(chuàng)新,不斷深化教學改革,促進教改項目與教學成果出現(xiàn)新突破、新作為。
2.4 建立健全教學類獎勵制度
教學類獎勵主要包括高質量的教學獎(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高層次的教改項目獎、高水平的教學理論成果獎(教育教學論文、專著、教材、研究報告等)、高級別的教學成果獎勵(由政府頒發(fā))等。教學類獎勵制度是高校教育制度、教學組織和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政策引領和示范作用,是對教學實踐活動結果的評價和總結,是對教學實踐活動主體所取得的積極成果的肯定和褒獎,直接推動著教學觀念更新、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改革深化和教學質量提高,是尊重教師勞動成果、體現(xiàn)教學價值、實現(xiàn)培育高質量、高水平教改項目與教學成果的投入質量的表述和產出價值的檢驗,是深化教學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發(fā)展,教學類獎勵制度需要不斷修訂內容、加強力度、激勵引導,這一可持續(xù)性的調整完善過程,就是教改項目與教學成果培育成長的過程,更是產出高質量、高層次、高水平教改項目與成果的激勵過程。
2.5 列入“十三五”教學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
學校在制定?“十三五”教學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時,首先要集中優(yōu)勢教學研究力量,不斷拓寬選題范圍,組織高起點教改項目立項論證,對于國際前沿領域和國家經濟建設及社會發(fā)展相關學科亟需的重大教學研究項目,由于涉及范圍較廣、實施難度較大,方案制定與實施、調查研究以及效果驗證等工作任務較重,教師應該發(fā)揮群體的力量,積極采取課題組的方式,整合教學團隊,集思廣益,協(xié)作攻關。在全國乃至國際范圍內選聘教學名師和帶頭人或合作伙伴,以積極有效的手段和堅定進取的措施培育和推出高水平、標志性教學成果。圍繞團隊帶頭人,對能夠取得高水平、高質量、高級別的教改項目和教改成果的工作進行頂層設計、整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其次是設立“高水平教學成果培育資助項目”。根據(jù)學校的發(fā)展實際,在全校遴選一定數(shù)量的項目,確定項目的培育期限、重點培育支持和投入。第三,要緊緊依托學校與國內外一流高校建立的合作關系,拓寬對外交流的渠道,加強與國內外高校、學術機構、基金會的實質性合作與交流,爭取承擔國際性研究課題,一方面能夠得到充足的研究基金,另一方面還能樹立學校的良好品牌和形象,擴大學校的影響力。
(1)建立高水平的教學改革項目管理體系。培育高水平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要建立健全完善、高效的管理體系,持續(xù)、穩(wěn)定、協(xié)調的制度體系,以人為本、鼓勵創(chuàng)新、堅持精品導向的政策體系,尊重規(guī)律、獎優(yōu)罰劣、客觀公正的考核評價體系等。一套可行的、科學的教學改革項目管理體系,能夠保障落實教改項目建設,保證教改項目的建設質量,培育優(yōu)秀的教學成果并確保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能夠得到轉化、推廣,強化科學化管理,建立導向平臺,起到協(xié)調、溝通、服務、保障的作用。
(2)開展學校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資源調查研究。培育高水平的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要切實開展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資源調查,對過去的歷史、當前的現(xiàn)狀和未來的發(fā)展有清醒的認識、明確的目標,以利于學校對今后的教學改革探索發(fā)展路徑。制定整體規(guī)劃,實施科學的、可持續(xù)的動態(tài)管理,包括教改各個階段標志性成果,學科優(yōu)勢、專業(yè)集群、教學團隊、團隊帶頭人、教研基礎、教學實踐基地等。對教改項目立項、教研成果情況進行梳理、研究和預測,發(fā)現(xiàn)和培育新的生長點和交叉專業(yè)的接口點,實現(xiàn)學校教學改革資源的有效整合,為廣大教師做好協(xié)調服務,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
(3)營造濃厚的教學改革氛圍。采取有效措施激發(fā)和調動教師對教學研究的興趣和積極性,營造濃厚的教學改革的氛圍,讓“教學一流”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堅實、可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學校每年應至少舉辦一次校級教學活動,如一年一度的教學年會,聘請知名教育專家作學術報告,建立青年教師論壇,進行青年教師教學研究素養(yǎng)的培訓,頒布年度教學成果獎勵等。開展以促進教學創(chuàng)新和專業(yè)交叉為主導、以培養(yǎng)能力為核心、以促進溝通為目的、多種形式的學術講座、學術論壇等學術活動,為教師提高師德修養(yǎng)、教研能力、改進教學方法等提供服務,成為教師學習交流的平臺,展示才華的舞臺。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強國必先強教,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必有一流的教學團隊、一流的教學研究項目和一流的教學研究成果。大力培育高校高水平、高質量、高級別、創(chuàng)新性的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是教學改革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永恒主題和不懈動力,也是當前制定高校發(fā)展規(guī)劃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更是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有力支撐和堅實保證。
[1] 潘世墨.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深化教學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1(5):78-81.
[2] 楊健康,符建湘,黃立宏,等.標志性教學改革成果的培育、應用與輻射[J].中國大學教學,2009(11):60-61+77. [3] 胡建華,陳玉祥,邵波,等.我國高等學校教學改革30年[J].教育研究,2008(10):11-20.
[4] 何小平.高校教研教改項目管理功能論[J].當代教育論壇,2006(23):103-104.
[5] 譚光興.關于提高教改課題研究質量的思考[J].教育學術月刊,2011(8):64-66.
責任編輯:劉 琳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Reform Projects and Teaching Achievements Cultivation in Universities
XU Jing1,JU Xingda2
(1.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China;2.Faculty of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Taking the educational reform projects as the carrier and the teaching problems as the guidance,we carry out a research,obtaining a landmark achievementwhich is an importantway of teaching reform.The educational re-form projects and teaching achievements cultivation have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concept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alents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significance,measures and guaranteemechanis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projects and teaching achievementswith high level in the view of the deepening of teaching reform,pointing out that the design of teaching reform project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achievements are not only the eternal theme and unremitting force,but also the strong support and solid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y and disciplines.
teaching reform;teaching reform project;teaching achievement;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concept;“double first-class”
G642.0
A
1009-3907(2017)06-0093-04
2017-02-21
吉林省教育廳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ZD16042)
徐婧(1988-),女,吉林長春人,助理實驗師,碩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