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語言哲學視域下的語言陌生化解讀

    2017-03-22 15:31:56彭吉軍
    長春大學學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維特根斯坦陌生化哲學

    彭吉軍

    (貴州財經(jīng)大學 文法學院,貴陽 550025)

    語言哲學視域下的語言陌生化解讀

    彭吉軍

    (貴州財經(jīng)大學 文法學院,貴陽 550025)

    語言陌生化在語言學內(nèi)部通常被解釋為語言創(chuàng)新,認為是一種修辭現(xiàn)象,表達特定的語用訴求。但從語言哲學的角度來看待它,則有著更為深刻、豐富的哲學內(nèi)涵?!罢Z言游戲說”對語言陌生化的解析,有助于語言學家以更宏觀的視野去看待語言中的非常規(guī)現(xiàn)象。

    語言哲學;指稱論;意向論;陌生化;意義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又譯為“反?;保?0世紀初俄國形式主義文藝理論家維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在《作為手法的藝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他指出:“藝術的目的是使你對事物的感覺如同你所見的視象那樣,而不是如同你所認知的那樣;藝術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ocтpaнeниe)手法,是復雜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難度和時延,既然藝術中的領悟過程是以自身為目的的,它就理應延長;藝術是一種體驗事物之創(chuàng)造的方式,而被創(chuàng)造物在藝術中已無足輕重?!盵1]

    語言的陌生化是指在語言使用的過程中,以新穎的表達方式代替常規(guī)表達方式,以突破既定的思維范式,造成語言理解上的新奇感。隨著語言的發(fā)展,尤其是隨著網(wǎng)絡資訊的發(fā)達,語言領域出現(xiàn)了大量陌生化表達。比如“非常X”(“非常男女”等)、“被XX”(“被自殺”等)、“堅硬的稀粥”、“雷人”、“抓狂”、“躺著也中槍”、“屌絲”、“X爹”(“坑爹、干爹”等)、“足球用腳說話”、“水下的藍色悼念”等等。這些陌生化的表達在語言學內(nèi)部通常被解釋為一種求新求奇的語用訴求,是語言與發(fā)展著的現(xiàn)實世界發(fā)生聯(lián)系的必然結(jié)果。但從語言哲學的角度來看,語言陌生化有著更為深刻的哲學基礎和內(nèi)涵,因此有從哲學視角對其加以深入闡釋的必要。

    1 語言陌生化與哲學中的“意義”

    語言陌生化是相對于語言熟知化而言的。陌生化的語言在語言系統(tǒng)中通常能找到熟知化的對應表達式。例如“足球用腳說話”,指的是“足球隊的實力強與不強,不是說出來的,靠的是球員的實力”。那么哪個意義才是我們認為的“真”的意義呢?這就涉及到哲學領域一個基本的問題——是什么賦予了表達式以意義,也就是吉爾伯特·賴爾所說的:“哲學論證……在很大程度上總是企圖解決‘當說某某事時它的含義是什么’這個問題。”[2]指稱論、意向論、觀念論、功用論、行為論、語義論等語言哲學派別,都對這一問題有過關注和探討。而研究最為持久、深入,成果最為豐碩,因而最具代表性,并最終影響了對意義研究的哲學走向的,主要是兩個派別:一是意義的指稱論,二是意義的意向論。

    意義的指稱論,是“關于如何確定語詞意義的一種主張”[3]48,最早可上溯到中國的春秋時代。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首提“名”“實”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盵4]戰(zhàn)國荀況進而在《荀子·正名》篇中提出“名實關系說”:“制名以指實,……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盵5]該觀點對后世影響深遠。在西方,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是指稱論的早期奠基人。他認為,一個事物的概念的內(nèi)涵是由該事物的本質(zhì)屬性規(guī)定的,“當本質(zhì)由所屬的事物分離出來而與有關語詞相結(jié)合時,它就變成這個語詞的意義”[6]。英國哲學家、邏輯學家約翰·密爾的《邏輯體系》一書較早地系統(tǒng)闡述了指稱論。他首先把語詞看作名稱,然后對語句進行獨特的處理,即將它們視為若干單詞組成的名稱。他說:“單詞和語句的意義都是它們所指稱的東西。”[3]48隨后羅素提出了著名的摹狀詞理論。他認為,一個名字是一個簡單的符號,直接指稱一個個體,這個個體就是它的意義,并且憑它本身而有意義;一個摹狀詞由幾個字組成,它們的意義已經(jīng)確定,摹狀詞所有的意義都來源于這些意義[7]。奧地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在早期著作《邏輯哲學論》中也曾主張指稱論。他指出,“語言是我們?yōu)樽约航ㄔ斓年P于事實的圖像”[8]26,“只有命題才有意義;只有在命題的聯(lián)系關系中名稱才有指謂”[8]32,而語言是世界的投影,命題則是事實的投影[8]38。

    綜合意義指稱論的諸多論述,其基本觀點可概括為:名稱要憑借指稱或指示外部客觀世界中的事物或事實來獲取意義,一個名稱的意義即是其指稱的對象。換句話說,名稱與對象兩者之間有著嚴整的對應關系,一個名稱指稱與其相聯(lián)系的對象。

    意義的意向論,以介于主體與客體之間的“意向性”特質(zhì)來解釋意義的產(chǎn)生和構(gòu)成。意向論的早期代表人物是德國20世紀現(xiàn)象學學派哲學家胡塞爾。他在《邏輯研究》中強調(diào),意義的產(chǎn)生以意識為基礎,又是意識表述的本質(zhì)和意向內(nèi)容的核心,而意識活動總是指向某個特定的對象,因此,意義也就有了意向性。胡塞爾旗幟鮮明地反對指稱論者主張的語言的意義就是它們所指稱的對象的觀點。他從意識的意向性特征出發(fā),將意義與所指的關系分為四種情況:一是多個不同的表述具有相同的意義和相同的所指;二是多個不同的表述具有不同的意義和相同的所指;三是多個相同的表述具有相同的意義和不同的對象關系;四是多個相同的表述具有不同的意義和不同的所指[9]。胡塞爾的后繼者英國邏輯學家、哲學家格萊斯,在研究會話問題時意識到一個常常被人忽略的問題,即說話人的意向意義并不完全等同于語言形式所表達的意義,有時甚至距離很遠。據(jù)此,他提出了“非自然意義”的概念,并明確指出,非自然意義取決于說話人的意圖而與語言形式無關,因此,要完全理解語詞的意義,不光要理解其形式意義,還要領會其交際意圖[10]。另外一位意義的意向論者賽爾,是美國日常語言學派的代表人物。他主要從心智哲學的層面來探討語言的實質(zhì)。他在《意向論》中指出,意義是心的意向性與語言聯(lián)結(jié)的結(jié)果,心的意向性轉(zhuǎn)移到言語行為中,語言便有了意義。該轉(zhuǎn)移過程是通過傳遞意向態(tài)的滿足條件來實現(xiàn)的[11]。在意義的意向論者中,還有一位特殊的哲學家,即維特根斯坦。他前期堅持意義的指稱論,即“圖像意義論”[8]38,但隨著這種觀點日益陷入種種難以自圓其說的困境,維特根斯坦的觀點在后期發(fā)生轉(zhuǎn)向。他開始使用日常語言分析方法來研究哲學問題,并提出了著名的“語言游戲說”[12]34。維特根斯坦說:“……我們也可以把(2)中(指上文提到的‘一方喊出一些詞,另一方則根據(jù)這些詞而行動’)使用詞的整個過程看作是兒童學習他們的母語的種種游戲中的一種。我將把這些游戲稱之為‘語言游戲’,并且有時將把原始語言說成是語言游戲。給石料命名和跟著某人重復詞的過程也可以叫做語言游戲?!乙矊延烧Z言和行動(指與語言交織在一起的那些行動)所組成的整體叫做‘語言游戲’?!盵12]56他認為,語言游戲除了游戲本身之外還包括游戲規(guī)則,即語用規(guī)則,而規(guī)則又構(gòu)成了游戲本身。也就是說,只有掌握了某種語言的語用規(guī)則才能學會這種語言。維特根斯坦為了深入闡明“語言游戲說”,又提出了“家族相似性”[12]127的概念。這一概念使我們明確,雖然種種游戲之間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但“如果你觀察它們,你將看不到什么全體所共同的東西,而只看到相似之處,看到親緣關系,甚至一整套相似之處和親緣關系”[12]124?;诖?,維特根斯坦認識到,相當多的語詞的意義的理解只有在一定的語境中才能得以實現(xiàn),因此,意義不在于它本身指稱了什么,而是取決于它在不同場景的使用。正如王曉升先生所說,探討意義問題其實就是探討字、詞怎樣在語言游戲中使用,而這種使用又必須根植于生活形式之中[13]。

    意義的意向論者打破了傳統(tǒng)哲學非此即彼、非對即錯的二維對立思維模式,以意識的意向性為核心,不僅關注語言的真值條件意義,還更加關注語言發(fā)生的現(xiàn)實場景,關注語言生成的前后時刻人的因素的參與以及人與外部世界的互動關系,充分重視對語言的動態(tài)性、具體性和個性化考察。尤其是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說”和“家族相似性”理論的提出,深刻地影響了語言分析哲學的發(fā)展方向。

    2 語言哲學視角下的語言陌生化

    語言陌生化是語言使用的產(chǎn)物,在陌生化的形式產(chǎn)生之前通常都有與之對應的舊形式。從純粹語言學角度來研究語言陌生化的學者,基本上都有一個共識,即陌生化的形式是對語言常規(guī)的突破。

    比如“非常X”結(jié)構(gòu)(“非常男女、非常愛情”等),張誼生先生將其視為修辭現(xiàn)象,并指出,為了達到標新立異的時尚化修辭意圖,人們會有意識地調(diào)動已有的語言要素,使之發(fā)生一定的結(jié)構(gòu)關系,形成各種既超出常規(guī)又符合情理的結(jié)構(gòu)體[14]。

    “被XX”結(jié)構(gòu)(“被自殺、被就業(yè)、被離婚、被精神病”等),我們認為,具有[+矛盾性]語義特征,該特征是現(xiàn)實世界對語言的隱喻,體現(xiàn)的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主觀化[15]。何洪峰先生認為是語言創(chuàng)新,是弱勢角色與強勢角色的社會矛盾在語言中的投射。這種結(jié)構(gòu)對社會語境的依賴性強,不易凝固成語言層面的結(jié)構(gòu),可能只是一種臨時語用現(xiàn)象[16]。

    “堅硬的稀粥”是王蒙一篇短篇小說的題名。譚學純先生指出,“堅硬”與“稀粥”在語法上無法配價,“堅硬的稀粥”的語義發(fā)生了修辭化轉(zhuǎn)移,在違背語法配價的同時,在修辭配價上獲得了合法性[17]。

    彭曉考察了大量港臺詞和網(wǎng)絡用語,發(fā)現(xiàn)這些語詞都是通過陌生化的途徑產(chǎn)生的,而且通過陌生化的手段改變了慣性思維的自動化、機械化和程式化定向,使說話人和聽話人感受語言和事物的新奇與豐富,以實現(xiàn)審美的語用訴求[18]。

    將語言陌生化現(xiàn)象解釋為對語言常規(guī)的突破,從語言發(fā)生、發(fā)展的角度看,合乎語言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在語言學內(nèi)部也站得住腳。但從語言哲學的角度看,語言陌生化現(xiàn)象有著更為深刻的哲學內(nèi)涵。

    如上所述,在陌生化的語言形式之前,有著與之對應的舊形式。那么問題隨之而來:究竟哪個語言形式的意義才是我們認為的“真”的意義呢?意義指稱論者顯然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即使勉強作出解釋,語言學家也不會認同,因為舊有形式并不是意義與指稱的一一對應和“鏡子式映射”,比如“鬼神”、“天堂”、“地獄”等概念都有意義,但無法找到與之對應的現(xiàn)實對象。意向論者則能很好地回答這一問題,而且這樣的回答能有效地修正語言學家對語言陌生化現(xiàn)象的狹隘性、片面性解釋。

    意向論者強調(diào)人的主觀意向性在語言表達過程中的參與性,同時充分考慮主體與客體兩個方面對語言生成的“刺激”作用,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說”則以其全面、客觀而富有說服力的特點占據(jù)了意向論語言分析哲學的制高點。維特根斯坦首先批判了某些形而上學哲學家們的錯誤:他們一方面試圖言說那些不可言說的東西,另一方面將語言與它的使用分離開來,指望找到語詞概念的普遍定義,進而通過它來接近存在于這個普遍定義背后的實在對象[12]27。他以此為基礎,提出了“語言游戲說”。該學說一個最具革命性的觀點是,語言游戲形式多樣,變化不拘,同一語詞能夠出現(xiàn)在不同的語言游戲之中,因此,它們處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就會具有不同的意義。不同的語言游戲沒有共同的本質(zhì),有的只是“家族相似性”。這就好比打撲克牌,A局里的黑桃K與B局里的黑桃K,含義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意義只能由它所在的那個牌局來決定,而由A、B兩個牌局決定下來的黑桃K的意義之間“有許多共同的特征丟失了,也有一些其他的特征卻出現(xiàn)了”[12]35。也就是說,語言學家們分出的新舊兩個形式的意義都是“真”的意義,它們分別對應于賦予其意義的“語言游戲”,兩者處于同等地位,不存在誰新誰舊、誰對誰錯的問題,非要說它們有什么區(qū)別的話,那就是兩者之間具有“家族相似性”。維特根斯坦的學說是對傳統(tǒng)哲學本質(zhì)主義的重重一擊,它擊碎了幻想依靠事物的本質(zhì)規(guī)定性來一勞永逸地固定事物的意義,并以此作為界定事物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形而上學哲學觀。

    以此為基礎,我們可以斷定,語言陌生化現(xiàn)象中語詞的新舊形式及其意義只是語言學研究者們頭腦中的概念,因為根據(jù)維特根斯坦的觀點,語詞的意義是由語言使用賦予的。這些被賦予意義的不同形式具有同等的地位,我們只能說,這個形式是這個語言游戲賦予的意義,那個形式是那個語言游戲賦予的意義,它們并不存在新舊或地位上的主次之分。比如“躺著也中槍”這個陌生化表達:

    時下,一些政府官員都在納悶,群眾咋就不相信政府?網(wǎng)民咋就不信任干部?不管做或沒做,無論做對或做錯,即使與政府毫無瓜葛,但躺著也中槍,挨上莫須有的罵名,簡直比竇娥還冤。(人民網(wǎng),2012-09-09)

    “躺著也中槍”意為“語言攻擊時傷及無辜,表達當事人無可奈何的自嘲心態(tài)”。如果說“躺著也中槍”和它的解釋是兩個不同的語言形式的話,它們的意義也是不相同的,前者新鮮、奇特,后者普通、平淡。這種意義之間的差別并不就是語言形式之間新舊差別的反映,實際上體現(xiàn)的是前后兩個語言游戲之間具體的“游戲”情景的差別。

    另外,語言學家對語言陌生化的研究,過于注重說話人的主觀意向性而忽視說話現(xiàn)場的客觀場景以及外部世界對語言意義生成的刺激作用。我們以“屌絲”為例。“屌絲”一詞的產(chǎn)生與當前中國的社會現(xiàn)實有關。絕大多數(shù)來自農(nóng)村的年輕人在城市艱難謀生,壓力巨大而又難以改變窘迫的現(xiàn)狀。這些人逐漸陷入失望和自卑,喪失理想甚至尊嚴,得過且過,自我作踐,自稱“屌絲”,后來又用于他稱[19]。觀察該詞的產(chǎn)生過程,能夠清晰地看到語言外部世界對產(chǎn)生“屌絲”所起的不可或缺的環(huán)境性作用,但語言學家們在解析陌生化的語言表達方式時,往往只從說話者的主觀意圖出發(fā),而對促使語言生成的外部世界的作用熟視無睹。“干爹”“拼爹”“坑爹”等這些“X爹”類流行語被創(chuàng)造出來,盡管與當下社會必要的道德、法律規(guī)范缺失、潛規(guī)則盛行有關,其語義泛化與流行折射出的是民眾對不合理社會現(xiàn)實的嘲諷批判等主觀情緒,當然也和認知隱喻相關[20]。“各種”也可作類似理解[21]。這一點從他們對語言陌生化所作的諸如新聞學動因、傳播學動因、社會心理學動因、模仿心理、求新求異心理、求高求雅心理等等的動機分析可見一斑。

    由此可見,意向論尤其是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說”對語言陌生化現(xiàn)象的解釋,至少指出了語言學家觀察語言陌生化現(xiàn)象時的兩個誤區(qū)。一是將陌生化的語言形式看成是其常規(guī)形式的創(chuàng)新。這種觀點放在語言哲學的框架中來審視,就是被本質(zhì)主義束縛太深,強行劃分語法與修辭的界限,試圖找出一個普遍的語法規(guī)則來硬性界定哪些語言形式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如果將語言使用作為賦予語言形式以意義的唯一途徑的話,其實不必如此繁瑣而糾纏不休。二是過分強調(diào)說話者的主觀意圖,而忽視說話時外部世界的客觀刺激作用,這大概是對意義的指稱論矯枉過正的結(jié)果。如果不考慮客觀世界的因素,我們的主觀意向性是從哪里來的呢?畢竟物質(zhì)是第一性的,物質(zhì)決定意識。

    3 結(jié)語

    語言陌生化是一種語言事實,語言學家將其視為一種臨時的修辭現(xiàn)象,是對語言常規(guī)的突破,但這種解釋僅限于語言學內(nèi)部。在語言分析哲學體系中,意義的指稱論者對這種現(xiàn)象無從解釋,因為這種語言形式的意義不跟任何一種實在對象相對應。而在意向論尤其是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說”看來,這不過是一種正常的語言表達形式,其意義也是一種正常的意義,跟與它相關的另一種形式之間不存在新舊之別和主次之分,因為它們分別對應于不同的“語言游戲”,因此這兩種形式表達的都是我們認為的“真”的意義,如果實在有什么不同的話,那也只是兩者之間存在“家族相似性”。用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說”來解析語言陌生化現(xiàn)象,有助于認清語言學家在解讀語言陌生化現(xiàn)象時存在的兩個誤區(qū),一是將陌生化的語言形式看成是其常規(guī)形式的創(chuàng)新,二是過于強調(diào)說話者的意向性而忽略說話時外部世界的刺激作用?!耙饬x的意向論”觀點對語言陌生化的解析可以幫助語言學家以更開闊的視野去看待語言中的非常規(guī)現(xiàn)象。

    [1] 維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M].方珊,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9:6.

    [2] 涂紀亮.語言哲學名著選輯:英美部分[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8:171.

    [3] 陳嘉映.語言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4] 老子道德經(jīng)注校釋[M].王弼,注;樓宇烈,校.北京:中華書局,2008:3.

    [5] 張覺.荀子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80.

    [6] 涂紀亮.英美語言哲學概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520.

    [7] 羅素.數(shù)理哲學導論[M].晏成書,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164.

    [8] 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M].郭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

    [9] 埃德蒙德·胡塞爾.邏輯研究:第2卷 [M].倪梁康,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3.

    [10] 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M]∥Cole P,Morgan J.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ume3:Speech Act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43.

    [11] Searle J R. Intentionality,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M]. Cambridge: CUP,1983:292.

    [12]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M].涂紀亮,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13] 王曉升.走出語言的迷宮:后期維特根斯坦哲學概述[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464.

    [14] 張誼生.從“非常X”的陌生化搭配看漢語修辭學的現(xiàn)代取向[J].修辭學習,2008(2):36.

    [15] 付開平,彭吉軍.“被XX”考察[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5):53-56.

    [16] 何洪峰,彭吉軍.論2009年度熱詞“被X”[J].語言文字應用,2010(3):85-88.

    [17] 譚學純.修辭話語建構(gòu)雙重運作:陌生化和熟知化[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5):3-4.

    [18] 彭曉.語言的陌生化與語用訴求的達成[J].社會科學家,2008(12):151.

    [19] 彭吉軍.說“屌絲”[J].語文建設,2013(23):68-69.

    [20] 付開平.“X爹”類流行語的認知解讀[J].湖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6):81-85.

    [21] 彭吉軍,徐帆.說“各種”[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5):59-61.

    責任編輯:柳 克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Unfamiliarity in the View of Linguistic Philosophy

    PENG Jiju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25, China)

    Language unfamiliarity is usually interpreted as a language innovation in linguistics, which is viewed as a rhetorical phenomenon to express specific pragmatic demands. However, from the angle of linguistic philosophy, it has more profound and rich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The interpretation by “l(fā)anguage game theory” is helpful to the linguists to look at the unconventional phenomena in a more macroscopic view.

    linguistic philosophy; referential theory; intention theory; unfamiliarity; meaning

    2016-09-11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5G243)

    彭吉軍(1977-),男,湖北丹江口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語法研究。

    H109.4

    A

    1009-3907(2017)01-0042-04

    猜你喜歡
    維特根斯坦陌生化哲學
    菱的哲學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維特根斯坦式綜合
    哲學評論(2018年1期)2018-09-14 02:34:20
    《塵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譯研究
    西藏研究(2017年5期)2018-01-30 08:39:19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人間奇劇——論易卜生筆下倫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傳奇性·陌生化——電影《白毛女》的受眾研究
    電影新作(2014年1期)2014-02-27 09:07:17
    淺議J.K.羅琳作品的陌生化藝術
    短篇小說(2014年12期)2014-02-27 08:32:57
    維特根斯坦語篇分析方法探析
    外語學刊(2011年3期)2011-01-22 03:42:12
    維特根斯坦的語境觀及其影響
    外語學刊(2011年2期)2011-01-22 03:40:44
    維特根斯坦“語言游戲說”與二語習得
    外語學刊(2011年2期)2011-01-22 03:40:43
    双江| 太和县| 清涧县| 林周县| 常熟市| 日照市| 涟源市| 称多县| 五寨县| 天镇县| 东辽县| 安义县| 镇平县| 西乡县| 泽库县| 赣州市| 乐东| 高唐县| 潮安县| 桐庐县| 轮台县| 西吉县| 泸州市| 偃师市| 青冈县| 张家口市| 莎车县| 新兴县| 通州区| 长宁区| 东丽区| 宜兰县| 道真| 宜阳县| 定日县| 噶尔县| 永宁县| 泾川县| 区。| 信丰县|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