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夢
摘要:羅伯特·弗羅斯特曾四次榮獲普利策獎,是20世紀最受喜愛的美國詩人之一。他的創(chuàng)作受到了愛默生超驗主義的影響,作品多關注自然,借景抒情,真實而深刻地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的精神世界。
關鍵詞:超驗主義;自然;弗羅斯特
童年時代的弗羅斯特便開始接受愛默生超驗主義的影響,母親喜歡愛默生的詩作,當時社會上也流行讀愛默生,他便是在這種文化信仰環(huán)境中成長的。弗羅斯特的一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新英格蘭的農場中度過的,在里德農場中,他沉浸于自然,與自然親密接觸,這對他以后的創(chuàng)作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從弗羅斯特的詩歌中,我們可以輕易地發(fā)現(xiàn)他對自然萬物的熱愛,找到他曾與之相處過的新英格蘭風光。
弗羅斯特繼承了愛默生的“自然是精神象征物”思想,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理論融入到詩歌中去。自然萬物是弗洛斯特的創(chuàng)作之源,他選取各種自然風光與人類的心理呼應,將自然變?yōu)樗赜械睦砟??!皹洹边@一意象多次出現(xiàn)在弗羅斯特的作品中。著名詩作《雪夜林邊停留》中的“樹林”是可愛幽深的,此處“樹林”是安眠憩息之地象征?!稐鳂洹分械摹皹洹币馕吨难永m(xù),探索母親在死前為女兒取的名字的深層含義,飽含了母親的愛意與祝愿。就算母親已經去世,精神上她還是存在的。樹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它的生長軌跡跟人類很是相似。秋日泛黃飄零落地時,在弗洛斯特眼里成了生命的凋亡,引發(fā)詩人的萬千感慨。他也發(fā)現(xiàn)樹葉的凋落并不代表生命真正意義上的消失,生命是無限循環(huán)的。樹葉在秋天凋落之后,經過冬日的風雪,春日之時會再度綠意盎然。在弗羅斯特的詩歌中,“樹”是神圣的存在,這種超越現(xiàn)實的意象正與愛默生的超驗主義詩學思想相契合。
愛默生認為,宇宙是由自然界和精神組成的,自然界是精神的象征,而精神是超越一切的。人只有從塵世的喧囂中脫身出來與有形的自然獨對時,才能看到或聽到無形的自然,即感受到作為神意的自然在有形的自然上的顯現(xiàn)。弗羅斯特的詩歌正如他的一生,樸實無華,根植于新英格蘭樸實的鄉(xiāng)村文化。作為整個詩歌歷史上重要的自然詩人,弗羅斯特對自然進行了精心的感性描述。生活中司空見慣的自然景象經過筆墨的雕琢,再次以視覺形式展現(xiàn)給讀者,此時的自然已不再僅僅作為物象存在,而是成為了普遍的理念,升華為精神。愛默生說:“事物轉化為詩歌正像它們轉變?yōu)楦呒壍挠袡C形式一樣。每一種事物之上都存在著自己的精靈或靈魂,如同事物的形式被眼睛反映出來一樣,事物的靈魂則被詩歌反映出來。”
弗羅斯特的詩學思想中,自然是存在于人類之上的,是神秘而偉大的。在弗羅斯特的很多自然詩歌中,他都是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對自然進行探索。《致冬日里遇見的一只飛蛾》中,弗羅斯特選取了一只意欲起飛卻又無力振翅的飛蛾作為主體。此詩表達了他對飛蛾這一渺小生命體的同情,他平等地對待自然中的各種生命體,懷著對自然的虔誠敬畏之心展現(xiàn)了自己對飛蛾的擔憂之心。
“自然”在弗羅斯特的詩學思想中有兩層含義,一方面人們在自然中苦苦探尋,守望上帝;另一方面上帝從自然中漸漸消逝,人們無跡可尋。想要找到“上帝的花園”,必須要發(fā)現(xiàn)人類與上帝的聯(lián)通之路,而這條路正存在于自然中。弗洛斯特在《上帝的花園》中指出,這條“筆直狹窄的小路”是需要頓悟的,人類只有通過對自然的感悟才能找到路的蹤跡。我們在自然中徘徊,守望者上帝,企圖可以看透上帝的神圣旨意。上帝是自然的所有者,所以自然也是神圣的,自然界的萬物在不同多方面反映出上帝的旨意。然而,人類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掌握了各種能力,開始與自然發(fā)生各種沖突??萍嫉倪M步,欲望的膨脹,種種因素使人類不再堅持如一地追隨著上帝,對自然進行了殘忍的殺戮,弗羅斯特在詩中也通過不同的意象展示了人類與自然的日漸陰暗的關系。人類不顧后果的惡行把自己置于尷尬之地,使通往“上帝的花園”之路不見蹤跡,上帝漸漸從自然中消失,上帝的神圣旨意也難以揣摩。
弗羅斯特的詩歌普遍以輕快地語調開篇,著重筆墨展示鄉(xiāng)村風俗和自然風光,結尾蘊含深意,通篇以精巧的格律和隱喻手法隱藏人生哲理。這類詩歌中抒情詩居多,體現(xiàn)出弗羅斯特詩歌創(chuàng)作的獨特性,揭示詩意之下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羅伯特·弗羅斯特.羅伯特·弗羅斯特詩集 [M].曹明倫,譯.沈陽: 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2]孫梅琳.對羅伯特·弗羅斯特自然詩作的新認識 [J].外國語,1996(01).
[3]蔣顯文,羅伯特 · 弗洛斯特的創(chuàng)作思想及其詩歌特點 [J].外語學刊,1995,(03).
[4]John F.Lynen.The Pastoral Art of Robert Frost [M].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0.
[5]W.David Shaw.The Poetics of Pragmatism:Robert Frost and William James [J].The New England Quarterly,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