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鵬
摘 要:根據(jù)農(nóng)村初中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的特點,農(nóng)村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教學重在考慮學生是否得到有效的發(fā)展。而且,高效課堂追求有效率、有效益、有效益,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注意這幾點,并以此開展教學,從而使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高效課堂;體育教學;農(nóng)村初中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7-01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7.111
農(nóng)村初中體育本土化高效課堂與其他學科類的高效課堂有本質的區(qū)別,主要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為主。實施教學的場地是在操場上,大多數(shù)在不斷運動變化中進行。影響教學的因素有學生年齡、性別、體質與活動能力的個體差異、器材、場地安全、天氣、周邊環(huán)境、溫度等。
體育高效課堂教學的核心是教和學的有效性,重視學生在40分鐘的體育教學活動后的變化、發(fā)展、知識的內化。學生的身心變化、發(fā)展、知識的內化是教學有效性的指標之一。體育新課程教學有沒有效益,是指學生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后,在身心健康、運動參與、運動技能、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方面的發(fā)展情況。包括體育健康知識內化、技能發(fā)展情況、基本能力等三維目標達成情況。
農(nóng)村初中的高效課堂追求有效教學:一是有效率,即花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效果。二是有效益,指教學活動的收益、教學活動價值的實現(xiàn),即教學目標與特定的社會和個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程度的評價。三是有效應,即通過教學在學生在三維目標方面能產(chǎn)生高效應,也就是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在教師的協(xié)助下自主完成了學習的任務,獲得預期的進步和發(fā)展,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一、確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地位是實施三效課堂的出發(fā)點
確立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作為主體,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為了實現(xiàn)和促進自己的發(fā)展,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是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觀察、操作訓練、指導實踐方法,調整學生的實踐活動。教師應利用各種有效手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思維。教師應該給每個學生關注、理解、愛和希望,激勵他們在課堂上根據(jù)課堂的內容來展示自己,通過參與競爭、體育游戲、小組競賽等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自主參與體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鼓勵學生敢于挑戰(zhàn)自我,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改變固有的學習方式。
二、利用有效的教學資源是三效課堂的基本點
開發(fā)利用有效的教學資源,開展課堂教學,要符合學生生活實際,與學生身體條件相適應,在不超越學生身心發(fā)展階段,又不低于現(xiàn)有最低水平的情況下,要考慮到教學的廣度和深度,整合教學資源,讓每節(jié)課都有新的教學情景,學生的身心健康、運動技能從中得到發(fā)展。合理有效的開發(fā)體育器材,要注意制作的體育器材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要符合學校的運動場地和一些運動項目特點,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有效的利用多媒體開展有效課堂教學,例如,向學生們介紹前滾翻的技術動作時,把傳統(tǒng)的示范、講解制作成微課,通過多媒體播放,達到優(yōu)化教學的目的。
三、了解學生學情是三效課堂的立足點
了解學情,才能以學定教,體育教學中,學情是實施有效課堂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教師在不了解學情的情況下,讓學生通過跑步熱身,結果一位學生因重感冒而暈倒,這樣的課堂顯然無法實現(xiàn)有效性。首先,教師要了解特異體質的學生,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體育運動狀況。其次,教師要了解本節(jié)課教學計劃中的要求與學生的體能狀況、性別、年齡、年級、動作掌握情況差距。再次,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難度與學習后的信息反饋。最后,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調整學生的心理、生理等指標,動作的難易程度。還要了解學生參加體育教學后的健康情況、心理承受能力。
四、有效的管理課堂是三效課堂的落腳點
教師要積極的管理好課堂,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也可以被看做是教師對學生,及學生學習管理的一個過程。教師管理課堂是一門藝術,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那么在管理上教師應該從學生紀律、思想、學習行為進行管理。學生的學習行為管理直接體現(xiàn)在學生上課的組織紀律性和課堂精神面貌。
應該制定系統(tǒng)的教育教學計劃,讓學生明確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協(xié)助學生根據(jù)各自的情況,制訂出個體的學習目標。在教學過程的中,體育課基本上由準備部分、熱身部分、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放松部分六個部分組成。準備部分主要是教師檢查體育設施,詢問學生的身體狀況;熱身部分主要是學生自主的進行跑、跳、活動關節(jié)、促進血液循環(huán);開始部分首先是排隊整隊,檢查服裝,安排見習。雖然這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但它非常重要,如何從開始進入學習狀態(tài),合理安排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反映一個體育教師課堂教學的水平。體育課上有活動任務、糾正錯誤、中間休息等環(huán)節(jié),實踐證明只要教師提前備好課,要注意時間管理,那么,體育課就會有條不紊地進行。
五、思考
體育高效課堂的前提是學生的有效學習,學生有效學習的必要條件是學生必須有一定的學習自主性。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服務,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是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和學習興趣激發(fā)。學法指導是指體育教師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科學的途徑,采取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傳授、滲透、指導、訓練,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并進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根據(jù)體育學科內容與特點,針對學生的年齡差異、心理特征、學習能力、學習速度、學習基礎、思維特點、學習環(huán)境和條件進行多樣化、個性化的指導。
體育高效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基本點是學生通過體育實踐活動,身體健康、運動技能得到了有效的發(fā)展。沒有了學生體育實踐活動,課程所有目標的達成就無從談起。運動技術學習和提升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能發(fā)展的主要內容和手段。學習運動技術的過程既是體育課程的目標之一,是學習領域中核心和主體部分,也是實現(xiàn)其他學習目標的主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