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芬
我是一名農(nóng)村小學教師,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已有三十余載。農(nóng)村小學生由于各種環(huán)境條件的局限,見少識寡,非常害怕寫作文。教師一布置作文,他(她)們就愁眉苦臉。寫作時,不是空洞無物的三言兩語,就是千篇一律的照抄照搬,或是沒有層次的流水賬。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個:一是學生見識太少,生活面窄狹,教師的命題作文又往往有較多的要求,或者是命題的范圍離開了學生生活的實際,使學生“難為無米之炊”,因而學生就生搬硬套地應付了事;二是教師對學生選材、組材、描述等作文基本功訓練不夠,方法指導還有欠缺,使學生無以模仿;三是教師沒有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沒有及時結合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寫作情趣。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達到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目標,在教學中,我是從六個方面來抓的。
一、經(jīng)常讀書逐步增長見識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早已為我們闡明了讀書和寫作的關系。農(nóng)村小學生知識面窄,加之生活中的經(jīng)歷見識還很少,這是農(nóng)村小學生作文無話可說,內(nèi)容空洞貧乏的主要根源。針對這一狀況,除認真抓好課堂教學及課后寫作訓練外,還要鼓勵學生積極看《小學生作文》《小學生周刊》和《中國少年報》等報紙雜志,或者積極向親友借書閱讀學習;學生通過閱讀活動不斷增長見識,積累知識。與此同時,教師有計劃地安排一些課外閱讀輔導,通過檢查學生的好詞佳句摘抄本,順便給予學生一些寫作指導,提出下周(或下月)的新要求,有的放矢地指導閱讀,主要是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遣詞造句、說完整流暢句子的能力。
二、經(jīng)?;顒硬粩喾e累寫作素材教會學生選擇,吸收素材
農(nóng)村小學生畏懼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感到?jīng)]有東西可寫、沒話可說。針對這一問題,一方面在寫作訓練前有目的地指導學生深入生活實際,注意觀察生活中人或事的有趣情節(jié),把它及時記錄下來,經(jīng)常這樣積累片斷材料,才能做到在寫作時“有米下鍋”、胸中有物。另一方面,教師結合訓練重點,組織開展一些有目的的活動,如參觀、游覽、野炊、勞動比賽、講故事會、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育活動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既滿足了學生的身心需求,又為學生的習作訓練提供了真實素材。而且重要的是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使學生有了真情實感,在作文中就可能反映出他們真切的童趣,使學生的寫作有了自己的素材,從而打下牢靠的基礎。
三、經(jīng)常練筆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為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要經(jīng)常鼓勵學生練筆,要求學生平時堅持口頭發(fā)言交流(即多說話)、多寫話、多做片斷練習(如日記、見聞、讀書筆記等)。這類訓練,由于花時少,即興之作,篇幅短小,沒有壓力感,學生既容易駕馭,又不覺得難寫(或說),就往往樂意做。教師要堅持經(jīng)常抽查學生的寫作練習本,即時提出相關意見或建議,強化學生的寫作意識,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激情,使學生的這類片段練習能夠持之以恒,以小見大,集零成整,不斷提高。同時,開辟作文課第二課堂,辦作文墻報,開展競賽評選活動,激勵學生自我交流學習、自我提高,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水平。
四、經(jīng)常指導鍛煉學生的寫作方法和技巧
鍛煉學生的寫作方法和技巧,目的是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主要途徑就是抓寫作過程的常規(guī)訓練及指導。教師把作文教學同語文課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注意以課文的寫作形式為范例,狠抓“讀寫例文”的訓練。堅持分類訓練,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就好像畫畫有模特兒,練書法的有了字帖一樣,寫作起來就不會感到無從下筆了。此外,在教學中,還應注意經(jīng)常指導學生掌握好寫作過程中各主要環(huán)節(jié)的寫作技巧訓練。如命題作文,教師引導學生,在有了作文題目后,首先應教給學生從審題到選材到謀篇,到用語等寫作常規(guī)環(huán)節(jié)上認真構思,在頭腦中先形成初步印象后,再動筆寫;其次,當初稿寫成后,再按上述環(huán)節(jié)仔細閱讀修改,當你自己覺得文章的重點已明確、結構基本合理、層次基本清楚、無錯別字時,才能最終定稿成文,認真謄抄,交給老師批閱。教師依據(jù)學生作文中的具體情況,結合平時對學生的指導要求,一一找出學生作文中還存在的差距或不足,以便學生及時地有針對性地鍛煉自己的作文基本功,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五、經(jīng)常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學生寫作成就感
根據(jù)學生對作文普遍存在一種畏懼感的心理特點,教師要采取“多鼓勵少指責、多表揚少批評”的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只要學生的作文比前次稍有進步或可取之處,教師就及時給予評講鼓勵,讓每一個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體驗成功的感受,獲得寫作的自豪感,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寫作欲望,培養(yǎng)自覺選題練筆的習慣。教師在表揚學生的好作文時,不是只念片斷或佳句,而是全文宣讀后,指出文章好在哪里,讓其他學生學習、借鑒。對于作文學困生的文章,更是沙里淘金,只要有一字、一詞、一句、一段寫得好,教師充分肯定,給予較高鼓勵,以增強這位學生的寫作信心。對于有新意的習作,一是上本班墻報交流學習,二是教師指導向校內(nèi)外刊物投稿。如果學生的習作得以公開發(fā)表,學生受到的鼓舞會更強烈,其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作用也會更大。
六、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教師在布置作文時,必須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情感。如,要求寫動物方面的作文,可引導學生親自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并作好記錄;寫活動方面的作文,可與學生一起做游戲、打籃球等。學生親身實踐,再結合學生自己生活實際,才有東西可寫。
總之,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采用各種方法,創(chuàng)設各種有利于寫作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從而寫出能體現(xiàn)他們自己真實水平的作文。
參考文獻:
[1]鄧麗華.淺談提高農(nóng)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J].新課程(上),2014(11).
[2]閆薇.提高農(nóng)村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中),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