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宇+李勇威
摘要:高校輔導員是學生與學校之間的重要紐帶,其身心健康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的效果,而情緒管理直接影響個人身心健康。本文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視角出發(fā),通過對輔導員進行訪談,探討情緒管理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需求來源及應對策略,旨在幫助輔導員提升情緒管理能力。
關鍵詞:輔導員;情緒管理;需求層次理論;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1-0023-02
一、情緒管理的內涵
早在1975年,美國著名社會學家霍克希爾德在其針對企業(yè)案例研究中提出了“情緒工作”的概念。隨后,其在研究中提出“情緒勞動”的概念,并正式提出“情緒管理”一詞,認為情緒管理是在工作中遵循一定的情感規(guī)則?;艨讼柕绿岢龅摹扒榫w管理”與“情緒工作”、“情緒勞動”等概念內涵十分接近,因此后來也常常混用。
隨著心理學、管理學領域的發(fā)展,研究更加細化,對情緒管理的內涵解析也更為細致和多元??品普J為情緒管理的內涵是要認可并接受社會,根據社會的變化做出調整以適應社會現實。學者瑪斯特爾則認為情緒管理是自身發(fā)展的動力,能夠幫助個人成長。心理學家梅耶爾則將情緒管理歸類到情緒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提出情緒管理能力維度。國內學者也在研究中闡釋了情緒管理的內涵。馬向真提出情緒管理的內涵應該通過能力體現,他認為情緒管理能力是心理特征之一,是能夠讓人順利實現情緒和情感活動所需的心理條件。葛榮晉認為情緒管理的內涵包括對個人情緒的認知與調控以及對他人情緒的理解與處理。
根據國內外的研究,結合本文實際,從管理學視角出發(fā)界定情緒管理的內涵:情緒管理是綜合運用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理論知識與實踐方法,對情緒進行認知、分析和調控,以滿足個人需求或實現組織目標的管理過程。
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馬斯洛依據人類價值體系不同級別的需求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盡管該理論始于心理學,但已經被廣泛應用到社會學、教育學、管理學等領域,特別是在管理學領域,需求層次理論更加關注到個人,幫助組織更有效的關注成員的需求,以求達到成員需求滿足和組織目標實現的統(tǒng)一。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需求層次由低到高。人的行為源于需求,需求引發(fā)行動動機。需求是人們采取行動的激勵因素,如果激勵不存在,人們的行動效果就將受到影響。因此,本文透過需求層次理論視角分析高校輔導員工作中情緒管理的來源與必要性,探究應對措施,為輔導員和高校發(fā)展提供借鑒。
三、情緒管理的需求來源
為了更好地分析高校輔導員的現狀以及情緒管理需求,對北京科技大學部分高校輔導員進行訪談并結合工作實際進行分析,發(fā)現高校輔導員在工作中時常出現情緒困擾,情緒管理需求迫切且頻繁。情緒管理的需求主要來源以下幾個方面:
1.安全需求層次。高校輔導員隊伍比較年輕,職稱和待遇整體較低,特別是在北京等一線城市,因物價水平較高,生活壓力較大。訪談中發(fā)現,年輕輔導員普遍感覺到了生活壓力,特別是部分輔導員組建家庭甚至有了下一代之后,生存壓力陡增。
與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相比,高校輔導員工作內容繁雜、工作強度大、持續(xù)時間長。然而在待遇上卻相差無幾,因此實際工作中不免會產生心理失衡與落差,安全需求不能滿足使得高校輔導員產生困擾情緒,影響工作效果。
2.情感需求層次。教育部2006年發(fā)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中提到“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該規(guī)定的發(fā)布對高校輔導員來說是利好消息,一方面幫助高等學校更好地建設輔導員隊伍,另一方面雙軌制晉升制度也為輔導員今后的發(fā)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但是正是由于雙軌制,以及輔導員工作自身需要接受多重部門的管理和指導,造成輔導員歸屬感不強。
高校輔導員除要處理部分行政工作外,還要進行學生事務工作以及突發(fā)情況處理等。為此,絕大部分高校輔導員都采用7*24的全天候待機制度,隨時應對學生、學校等突發(fā)情況,個人生活時間大大壓縮。訪談中了解到,許多輔導員,特別是低年級學生輔導員與家人、親友的相聚時間和頻次都有所降低。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情感需求是通過人際交往來滿足的,包括親情、愛情、友情等,而當前輔導員的工作現狀導致人際交往上存在不足,情感需求滿足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3.尊重需求層次。馬斯洛需求層次中的尊重需求,一方面指人際之間的尊重與理解,另一方面也體現在個人晉升等職業(yè)發(fā)展方面。
正如前文提到,高校輔導員由于工作內容繁多,需要接受來自不同部門的管理,無法專注于單項工作的深入研究與反思,導致在行政管理工作上創(chuàng)新度不足。與此同時,由于行政工作占用時間多,其教學時間少、科研項目少的現象十分普遍,教學、科研能力方面競爭力遠不及專業(yè)教師。因此,在管理和教師崗位上都存在競爭力不足的情況,導致在雙向晉升發(fā)面都受到一定的影響,在此種情況下,高校輔導員易產生焦慮等情緒。
4.自我實現需求層次。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自我實現層次是更高層次的需求,要滿足前四個層次需求之后才能得以實現。自我實現主要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挖掘并發(fā)揮個人潛力等等。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中提出,高校輔導員應以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目標的職業(yè)理想,做到愛國守法、敬業(yè)愛生、育人為本、終身學習、為人師表。實現輔導員的職業(yè)理想必須要輔導員能夠以身作則,如果存在情緒上的困擾,或者情緒管理不善,一方面會影響工作效果,另一方面對學生教育也會樹立不好的榜樣。
訪談的輔導員中普遍反應,個人潛力發(fā)掘上在工作初始階段更為有效,然而,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工作重復性大,且工作量持續(xù)不減,工作熱情、能力的提高、潛力的發(fā)掘都變得十分有限。這對輔導員隊伍的發(fā)展以及對學生的教育教學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能力提升、潛力發(fā)掘的自我實現需求也是高校輔導員情緒管理的需求來源之一。
四、對策建議
1.提升輔導員待遇,減輕輔導員生存壓力。提升輔導員的薪資水平和福利待遇,特別是在重點領域給予支持,幫助輔導員減緩生活壓力。著力解決輔導員工作中的后顧之憂,使高校輔導員更好地關注于工作,減輕壓力和焦慮感,提升工作的效率。通過后勤保障措施幫助克服困擾情緒,實現情緒管理。
2.成立行業(yè)協(xié)會,建立學習型組織。借鑒行業(yè)協(xié)會等制度(上海復旦大學等高校已成立),成立高校輔導員協(xié)會,為輔導員的培訓、權益、心理問題、生涯規(guī)劃等提供支持,著力打造專業(yè)化的輔導員隊伍,減輕困擾情緒的產生。在校內或校際間搭建學習團體,互相交流工作經驗并增進人際交往,提升高校輔導員的歸屬感和情感需求滿意度。通過群體或組織管理來達到情緒管理的目的。
3.培養(yǎng)專業(yè)技能,提供良好發(fā)展空間。鼓勵高校輔導員在教學或者管理領域內進行專業(yè)化發(fā)展,提升個人競爭力,提供良好的發(fā)展空間,激勵他們積極工作并注重工作中技能的培養(yǎng)與專業(yè)化。提供培訓,成立工作小組(如北京科技大學設立的U涯工作室等),根據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和個人生涯規(guī)劃,鼓勵在某些領域深入開展工作與研究,向專業(yè)化領域發(fā)展,提升個人競爭力。合理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是滿足個人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的激勵因素,利于克服職業(yè)倦怠感等負面情緒,幫助輔導員更好地進行情緒分析與管理。
4.注重能力開發(fā),強化情緒管理能力。情緒管理的需求最終要落在個人身上,因此提升情緒管理能力是最終化解困擾情緒的重要途徑。高校輔導員應提升個人能力,積極參與相關培訓(如心理咨詢培訓、人力資源管理培訓等),提升心理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知識,學會進行情緒分析及調節(jié)方法(例如情緒ABC理論、正念、自我安慰法等)。
參考文獻:
[1]焦麗敏.論教師的情緒管理[D].長沙:湖南大學,2008.
[2]馬向真,王章瑩.論情緒管理的概念界定[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7):58-61.
Emotional Management of College Counsel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mand Hierarchy Theory
LIU Bang-yu,LI Yong-w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College counselors is an important link between students and schools,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irectly affects the effect of teaching, and emotional management directly 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individu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counselors, to explore the source of demand for emotion management in the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imed at instructors to help enhance the emo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
Key words: counselors;emotional management;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