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斯曼古力·依明
摘要:我國的民族工作是黨和國家必須高度重視的工作,它是推動民族團結、實現民族共同繁榮的關鍵。當前世界形勢、國家情況以及黨內情況都發(fā)生著時刻的變化,建設一批高水平高素質的領導隊伍和骨干隊伍是當前形勢下的重要任務。在黨骨干人才當中,民族干部是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應當響應黨的要求,極力促進民族干部的素質培養(yǎng)工作,尤其是對于某些經濟發(fā)展較為落后的地區(qū)來說,由于當地民族干部普遍素質較為低下,提高他們的能力和水平顯得更為重要。
關鍵詞:民族干部 能力素質 提升
縱觀世界形勢,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由于某些國家或地區(qū)民族問題和紛爭此起彼伏,造成社會動蕩,民不聊生。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培養(yǎng)出一支質量過硬的,政治上可靠的民族干部隊伍,以至于在關鍵時刻造成分裂。然而同時代的我國的民族問題處理得非常好,表現出一幅國內經濟發(fā)展穩(wěn)定增長,百姓安居樂業(yè),欣欣向榮的良好景象,與前述的國家和地區(qū)形成了比較鮮明的對比。我國的民族問題處理得如此妥當,得益于黨堅持了正確的關于民族問題解決的政策、方針和路線,始終堅持維護廣大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最關鍵的是我們擁有一支能夠忠實地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所以,培養(yǎng)出具備強大素質和政治能力過硬的可靠的民族干部隊伍是當前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的普遍存在問題
當前國內少數民族干部人數接近291.5萬,他們在各個領域為發(fā)展我國少數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我們黨密切聯系各民族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但是,也應該看到,目前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還不能完全適應民族地區(q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我們應當對這種現象進行認真的思考分析和研究。
首先,政治敏感度還有待提高。在當前的市場經濟大環(huán)境下,某些民族地區(qū)由于經濟上的落后,可能會在某些時候被迫處在政治上的被動狀態(tài),使得自身與東部區(qū)域的差距被拉大;隨著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接觸頻率增加,產生沖突、矛盾的幾率也在上升;社會轉型時期紛繁復雜的矛盾可能折射到民族關系之中;來自國內與國外的敵對勢力想方設法對國內民族問題進行攪局,試圖挑撥和激化矛盾;面對如此復雜的新情況、新問題,一些少數民族干部認識不足,盲目樂觀,不能審時度勢,趨利避害,而應當站在戰(zhàn)略的角度上看,及時妥善地處理好這些問題,確保民族地區(qū)的經濟、社會和百姓生活都保持正常和穩(wěn)定。
其次,小富即安的思想還根深蒂固,這種思想應當被淘汰。當前不少民族地區(qū)有著如下鮮明的地區(qū)特點:第一,人口基數龐大,民族成分多;第二,民族自治地區(qū)幅員遼闊,所涉面積大;第三,多數地區(qū)的經濟條件差;第四,多數分布在邊疆以及偏遠的地方。由于種種歷史和自然等原因,少數民族干部的工作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條件相對較差,因此自然經濟思想濃厚,商品經濟觀念淡薄,故步自封,不能適應現在經濟的飛速發(fā)展。
再次,沒有樹立起正確的工作意識和作風。長期以來,許多民族地區(qū)都享受傾斜照顧政策,以至于使一些少數民族干部因此產生“等、靠、要”的思想,消極觀望,不求進取。在作風方面,不少干部熱衷于搞面子工程,許多工作僅僅流于形式,沒有務實的意識和精神。
最后,在政策的運用上過于死板。一些少數民族干部思想理論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高,雖然知道學習的重要,但常常認為學習過于無聊。對于許多學習任務,都抱有得過且過、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這樣,就不能全面領會掌握中央的方針、政策,缺乏駕馭理論水平、能力,更不用說靈活運用。
二、提升民族干部能力和素質的策略
民族干部的優(yōu)秀程度,關系到黨的民族工作的開展狀況和質量,也與民族發(fā)展的良好狀況息息相關,因此各少數民族干部應當遵循黨在相關方面所確立的嚴格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水平。具體而言:
首先,應當注重思想道德方面的提升,塑造正確的觀念。這個問題不僅在當下顯得非常緊迫,而且也是將來的重要問題。因此,作為干部的我們就應當謹記習總書記最近講話里的學習精神,加強理想信念學習教育,加強思想政治修養(yǎng),提高精神境界,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只有這樣,才能在各種復雜的斗爭面前保持清醒頭腦。
其次,要樹立起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意識。目前少數民族地區(qū)仍有450多萬人的溫飽問題沒有解決,民族地區(qū)的財政基本上是“吃飯財政”,自我平衡能力差。因此,作為少數民族干部要有緊迫感、危機感,要強化服務意識、責任意識、群體意識,以更大的熱情,更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將當地的生產和開發(fā)搞活搞好,真正為百姓辦好事、謀福利。
再次,培養(yǎng)起敢于創(chuàng)新和探索的冒險精神。民族干部是民族地區(qū)土生土長的“自己人”,熟悉當地文化和和風俗習慣,同少數民族群眾有著深厚的感情,有帶領少數民族群眾改變落后面貌、趕上先進民族發(fā)展水平的強烈愿望。具備了這樣良好的條件,面對較為艱苦、甚至惡劣的環(huán)境,我們就要勤于吃苦,甘于吃虧,樂于奉獻。在此基礎上,要大力提倡開拓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chuàng)新能力要著眼于解決民族地區(qū)建設和發(fā)展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敢于打破思維定勢,培養(yǎng)獨立自己的精神,要善于思考問題、發(fā)現問題,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工作。
接著,應在“德、才、學、識”四個方面來提高干部的素質水平。德,是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即必須做到品德高尚,道德修養(yǎng)過硬,有較強的團隊意識和紀律意識;才,是能力素質德重要方面,要求我們全面提高判斷能力、說服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識別人才能力、自我調節(jié)能力和思想表達能力;學,即基本理論知識、業(yè)務知識、管理知識方面的修養(yǎng);識,是能力素質的集中表現,必須在認知、膽識、意識方面加強修養(yǎng)。新世紀的少數民族干部,就是要做到理論知識厚實,知識面寬、思路開闊、能夠把握時代脈搏,在少數民族群眾中樹立威信。
最后,構建各民族干部間團結合作的風范。在具體工作中,各族干部都要互相信任,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團結合作,牢固樹立“誰也離不開誰”的思想。
結束語
當下,我們要造就一支政治強、業(yè)務精、作風正、紀律嚴的高素質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推動少數民族素質的提高,推動民族地區(qū)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