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結實
(徐州市賈汪區(qū)大泉辦事處鹿樓小學,江蘇徐州 221000)
首先合作小組需要進行結構合理的組建,并對小組內所有成員的態(tài)度進行有效的引導,讓他們積極的融入到小組合作中去,這是小組合作學習得以順利開展的基本前提。組建合作小組,不但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具體個性特點與愛好,還需要注意遵從“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優(yōu)勢互補”的基本原則,才可以從根本上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有序展開。如小組合作學習通常都以4~6位同學為一個小組最為合適,在學習過程中,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發(fā)揮自身的特殊個性作用,達到取長補短,量才而用的顯著效果。此外對于組員之間的具體分工也需要明確。比如說,成績比較優(yōu)異的學生可以出任組長這個職務,剩下的組員則可以按照自身長處擔任相應的角色:善于表達的學生當代表發(fā)言人,擅長電腦操作的學生當網絡資料收集人等。小組之間的成員在歷經一段時間的合作后,還可采取“輪換制”進行角色互換,保證每一名組員都可在不同的角色中得到學習與鍛煉的機會,從最大程度上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進行有效調動。
課堂問題的合理設計除了要求任課老師必須要根據教學目標的需求,還應當建立在難易度適宜的基礎上,這樣一來才可以充分點燃學生課堂合作學習的高昂興致。問題設計除了要注意難易度適中,還需要融入一定的挑戰(zhàn)性與開放性,因為問題所得的結果未必只能是唯一的,小學生正處于智力啟蒙與開發(fā)階段,僅憑個人力量通常不能對問題進行全面性的了解與解答,只有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共同的交流探討,才可覓得解決之道。
以《與電腦見面》這一課的課程教學為例,由于這課時小學生首次與信息技術課進行接觸,對于電腦的起源與發(fā)明等相關知識肯定是不甚了解的,因此,建議教師在課堂中進行授課時,可以為學生科普一下關于計算機研發(fā)的小故事,并按照教材提供的圖片與實物相結合,讓學生在小組間交流討論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促使學生對電腦的了解能加深一步。而對于“硬件與軟件”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可以按照教材圖示,可以指導學生在小組間展開“猜一猜”的小活動,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問題設計 “同學們知道圖中所示哪些是電腦的輸入設備?哪些部分是輸出設備?存儲器與處理器又在哪個位置?同學們在你的小組里對你的猜想進行討論”。此外老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課堂中已講授的軟件知識在電腦桌面上找找自己知道的軟件,一則是鞏固扎實學生所學的新知識,二則是提供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經過一番交流后,總結最優(yōu)結果,小組派出代表發(fā)言,教師根據各小組的發(fā)言進行相應的補充、更正與強調。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不斷地交流與討論,產生各種認知上的碰撞,在辯論探究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完善與升華。同時小組之間共同動手實踐,可以進行取長補短的學習,對于知識掌握不到位的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就會把不扎實的知識鞏固起來。
一般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不大,對于自身的自管自控能力相對比較弱,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對小組間的合作學習進行一些宏觀的必要調控與管理,預防發(fā)生課堂秩序混亂的現象。這一過程就要求任科教師應當注重角色的合理轉換,切勿形式主義占上風。鑒于此類情況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課堂組織進行的監(jiān)控與管理要到位,實行課堂的全程巡視,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監(jiān)督與指導,對于課堂時長也需要進行合理控制,確保小組合作學習井然有序的進行,最后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總體情況必須給予中肯的評價,加強組員之間的深度合作。
以《管理計算機資源》一課為例,任科教師可以下發(fā)學生一個計算機考試成績的文件夾,讓學生在已有的文件夾上,小組間展開合作與思考,討論一下怎樣把這些文件進行分類整理?同時指導學生通過小組間合作,對課本上關于復制、粘貼操作進行自學,完成老師布置的分類存放任務。操作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完成速度最快的那個小組到講臺上實行示范操作。在講授“移動文件”這一環(huán)節(jié)課程時,還是以計算機成績文件夾為例,為學生布置相關的任務步驟,通過小組合作去達成。需要注意的是移動文件中的三種方法是此環(huán)節(jié)課程的重點與難點,有些小學生會混淆移動與復制這兩個概念,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導,并對此操作要點進行強調,鞏固學生對于這兩個概念的認知。對于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個別開小差、消極參與現象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及時的指出并加以正確的引導,使學生擺正心態(tài)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課程最后,小組還是需要進行分組匯報與演示,對于表現優(yōu)秀的小組,教師應當給予嘉獎與評價。此外對于所有小組合作學習總體情況也應當給予中肯的評價總結。
綜上所得,小組合作學習是時下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它可以把組員的智慧集中與一體,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自身的不足給予及時的發(fā)現,進行取長補短。小組合作學習通過頻繁的交流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的交際能力,此外,對于學生的觀察力、創(chuàng)新力、探索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鍛煉。鑒于小學信息技術是結合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一門課程,較之別的學科,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在這個學科的體現尤為明顯,所以,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具體教學目標與改進單一教學模式的重要途徑。
[1]顧峰.“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小組合作學習[J].教育,2015(10):23.
[2]何振泰.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J].新課程(小學),2015(4):28.
[3]李冰.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小組合作學習生生參與的有效性[J].科教導刊,201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