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義縣鐵路小學 司 娜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yǎng)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庇纱丝梢?,朗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項基本功,是閱讀教學中
進行語言訓練的一條重要途徑。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崩首x能力的訓練是一項長期的主要任務。為了打好基礎(chǔ),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得從一年級抓起。如何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呢?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激發(fā)學習的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兒童有了濃厚的興趣,便會對朗讀產(chǎn)生強烈的需要,積極地投入到朗讀之中。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就是以直觀為主,對形象的東西他們會更感興趣,更容易接受。直觀的形式包括實物、圖畫、幻燈直觀,動作、表情直觀等。在低年級教學中,教師要用直觀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的事物。如教學《鳥島》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集“聲、光、影、像”與一體的優(yōu)勢,以“讀”為主軸,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力。我播放與課文二、三自然段相吻合的錄像;讓學生的眼睛、耳朵、大腦等多種器官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把鳥島鮮明逼真的立體形象和悅耳動聽的鳥叫聲有機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對鳥島有身臨其境之感,引發(fā)直接興趣,達到“課伊始,情亦生”的境界,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愿讀的情境。
根據(jù)教材特點與學生實際,可采用多種方式的朗讀,如采用齊讀、個別讀、輕聲讀、表演讀、賽讀、輪讀、接讀、分角色朗讀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對話較多的課文就采用分角色朗讀法,如《誰的本領(lǐng)大》《猴子種果樹》;語句優(yōu)美的課文宜采用范讀指導法,如《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動作表情描寫生動細致的課文宜采用表演朗讀法,如《狐假虎威》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又可起到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作用。
卡耐基曾說:“使一個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眱和绕湎矚g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和贊美,哪怕是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足以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如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朗讀方式,不同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讀書的欲望,使學生樂讀。
針對低年級學生在朗讀中有發(fā)音不準、唱讀、漏讀、填讀和讀破語句等現(xiàn)象,在閱讀教學中,首先,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其次,要找出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或者學生在朗讀時容易漏字、加字或讀破的詞、詞組和句子,先指導他們讀準、讀順這些詞、詞組和句子。然后再過渡到朗讀段和篇。第三,要教給學生朗讀的技能和技巧,指導學生掌握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等句子的不同讀法,掌握好朗讀中句子的停頓、聲音的輕重緩急高低升降。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
學習新課文的時候,我采用更多的是范讀引領(lǐng)法,經(jīng)常組織學生聽朗讀,包括老師的范讀和錄音帶,讓他們在聽的過程中,形成一個基本的朗讀“模式”,迅速捕捉到朗讀的基調(diào)和語氣。特別是教師富有技巧的聲情并茂的范讀,能把學生帶入課文描述的情境中,能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讓他們在聽中學會如何把握朗讀的語氣、語調(diào)、語速,把握朗讀的停頓、重音、兒化,從而促進對語言的感受力。在閱讀課教學中,往往根據(jù)課文的不同風格來處理感情朗讀的技巧。如讀《歡樂的潑水節(jié)》告訴學生要讀出節(jié)日的快樂與熱鬧的心情。讀《月亮灣》則要讀出贊美、熱愛的語氣。讀《問銀河》要帶著疑問、好奇的語氣來讀。如果學生讀得不夠理想時,我會范讀給他們聽,讓他們邊聽邊想,并要評價老師,使他們找到質(zhì)的飛躍。
語感的形成主要靠理解,靠在實踐中積累。沒有足夠的語言積累是不可能形成語感的。因此,強調(diào)在朗讀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把課文的語言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是理解能力的訓練,也是寫作訓練,是讀寫結(jié)合的一種較好的形式。低年級教材安排了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的訓練。在訓練用自己的話復述一篇課文前,應就復述一句話的意思進行訓練,使學生認識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語句表達。打好了復述句子的基礎(chǔ),可就復述一段話訓練,然后才進入復述篇的訓練。
低年級是朗讀教學的起步階段。只有打好基礎(chǔ),才能讓語文課堂真正變成一個書聲瑯瑯的課堂,才能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朗讀的樂趣,并在朗讀中獲得語言積累和深層次的感悟,最終實現(xiàn)學習語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