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摘要:如今的高等教育已經成為了我國知識經濟發(fā)展重要的部分之一,這也促使了國家對其的財政投入不斷增加,重視程度不斷更加強烈。本文根據(jù)高等教育在財務管理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說明,同時提出了相關的解決對策供相關人員進行參考。
關鍵詞:高等教育;財政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1-000-01
我國的高等教育財政管理中,對預算的審批和編制是決定著其管理成效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我國目前雖然在對財政管理中存在著對資金的預算、支出、權利開放以及相關法規(guī)政策不足等問題,其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對財政的管理。我國可以積極的向國外的成功案例進行經驗的吸取,將其精華融入到我國的財政管理中,從而能促進高等教育中財政管理的改革發(fā)展。
一、高等教育財務管理的模式
高等教育在對財務進行編制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審批,才會從一定程度上對財務進行評估。這兩種方面正好將其中的高等教育資金的管理進行了反映,其中一個方面是對事前進行了安排,另一個則是對事后進行了監(jiān)督。如今在國際上對高等教育的編制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要相關的政府部門來對預算進行協(xié)商,同時和大學共同進行資金的分配,達到對預算的制定;二是相關的政府把資金投入到高等教育中,將大學的經費進行投入來計算,而這種計算的過程中所花的經費等都與該校的教育水平相關聯(lián);第三種就是相關部門將產出的量和數(shù)據(jù)來進行一定的分析,再進行預算的推理。這三種方式都對高等教育的編制起到了很有效地推進作用。而其中第一種經常被發(fā)展中的國家所應用,但是這種方式來進行教育編制會使其不具有一定的明確性,尤其是在教育資金特別緊張地時候,導致了效率降低。同時其方式所制定出來的編制預算也不能很好的將其教育的成本進行計算,這就導致了編制具有盲目性。第二種方式雖然能很好的進行編制,但是其不足也是其編制不具有一定的明確性,并且其計算的公示也沒有全面的完善。而第三種方式正好彌補了前兩種方式的不足,其具有非常穩(wěn)定的工作質量,但是這種方法只有少數(shù)的發(fā)達國家在使用。
二、高等教育財政管理在我國的問題
(一)高等教育的權利不同
我國在進行高等教育的財政管理上,其主管部門由相關財政部門來進行實施。其中沒有將財政管理的內容進行一定的分配,也沒有明確將其中職責進行劃分。我國盡管將其預算編制制度進行了一定的改進,能讓財政部門單獨進行教育事業(yè)的預算,但是其完整度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部門在對高等教育的預算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不能有很好的能力進行管理。相關教育的權利都是由教育部來主管,而財政方面的權利則由財政部門來主管,這種現(xiàn)象對于管理權的不同意造成很大的影響。這種權力管理方式會使預算數(shù)量增大,同時還會讓其預算缺乏一定的準確性和預算性,導致高等教育的經費分配不平均,會造成相應的權利管理不能切實發(fā)揮實效。
(二)高等教育財務編制的科學性不足
現(xiàn)在我國教育財政的管理中,沒有將相關的法規(guī)進行配套實施,從而導致了其管理預算沒有得到落實。盡管相關部門對其進行了一定的法規(guī)的制定,但是其規(guī)定沒有得到一定的實施,導致了相關的教育也沒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guī)進行管理預算,對于這種問題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同時包含的原因也有很多。從主觀上的角度來說,相關的法規(guī)政策黑不能得到全面的配套,這是對高等教育成本管理上的根本阻礙。然而這種問題也是說明了需要不斷地進行堅持,才能更好的進行管理。
(三)相關財政管理缺乏完整性和監(jiān)督評價體系
我國目前在對高等教育的財政管理中,通常是由相關的人代會與政府部門在進行措施。這種現(xiàn)象會造成其評價的結果不具有客觀性,同時還會造成一定的專業(yè)性的不足,這也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我督促的行為。導致了高校教育的積極性沒有得到激發(fā),反而還會發(fā)生一定的暗箱操作和尋租的行為,因此,需要針對高等教育財政管理來進行專門的管理機構來管理。
三、財政管理的對策
(一)將高等教育中的部門職責進行界定
在對我國的高等教育進行財政管理過程中設計到的部門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了財政部、教育部等有關的機構部門。在對財政進行管理編制的過程中,財政部是決定其效果的原因之一,財政部有著主導的作用,其將高等教育在財政方面的目標進行了一定的處理,同時滿足了政策和財政的目標。它將全國財政教育中的目標與預算的申請進行了提出,還制定了相關的申請原則,從而讓更多的管理部門能有好的依據(jù)進行實施,這些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財政管理的方式。而其中需要注意要讓相關財政部、教育部、人社部等相關部門進行互相配合共同來對財政管理中的決策進行提出,從而提高決策的科學合理性,加大教育資金的發(fā)展利用空間。
(二)將預算編制方法進行改革
在對預算進行編制過程中,不僅需要按照學生的情況來進行實施,還需要根據(jù)其他相關的指標共同進行投入,比如可以根據(jù)學生在獲得學位的平均時間、畢業(yè)生在學習考試過程中的表現(xiàn)、教師的聲譽等,都可以為學生提供相當高的激勵效果。而績效考核指標的運用則要發(fā)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對財務進行編制過程中,要采用科學全面的方式對其進行促進影響,同時還需要做到對相關領導政府等也要造成一定影響。將預算進行合理的控制,并且要讓其預算具有公平、合理、穩(wěn)定、透明的標準,從而能讓院校的決策能有更好的運行。
(三)建立專業(yè)監(jiān)評機構,加大財政預算的監(jiān)督
對高等教育財政管理在對高校進行綜合的評估中,需要有相關的監(jiān)評機構,同時該機構需要有相關財政的支持。監(jiān)評機構由于是一種評估的機構,其不具有相關的撥款權限,就需要有教育部的幫助。而在該機構中,獨立的目的就在于能夠超脫位置,和其管理的程度沒有關系。只有采用這種方式,才能保證其具有一定的公正和客觀,從而能得到合理的公平性,也是只有這種公平才能的得到高校之間的競爭,提高獎賞,加大懲治,能加大對高校之間的約束,從而提高質量。
參考文獻:
[1]趙永輝.我國高等教育支出責任與財力保障的匹配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
[2]賈東榮.分類管理機制下的民辦高等教育財政資助[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24):28-35.
[3]布魯斯·約翰斯通.高等教育財政與管理:世界改革現(xiàn)狀報告[J].高等教育研究,1999(6):5-11.
[4]黃麗.基于績效評價的高等教育財政撥款問題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