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操
摘 要:文章探討了討論式教學法的重要性,并以作者在大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為基礎,從討論題目的選擇、討論方式及規(guī)則的確定、提供資料、教師引導等幾個方面闡述了討論式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討論式教學法;大學課堂教學;重要性;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討論式教學法的重要性
1.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傳統(tǒng)的講授法可用來講解各種不同的觀點,但討論式教學法是間接的,不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在討論中,各種觀點和不同內容是由同組同學很自然地講出來,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多角度的不同觀點的碰撞,容易使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2.有助于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討論式課堂為學生提供了闡述自己觀點的平臺,營造了一種相互交流看法的氛圍,有助于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3.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討論式教學的準備過程中,教師會給學生一些資料并會引導學生自己去查閱相關文獻和資料,使其通過分析判斷從而形成自己的觀點;討論過程中學生又需要認真傾聽小組中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在相互討論中合作交流、學習溝通,這些都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4.有助于學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通過民主的、有批判性的討論,學生學會了認真傾聽本組中每個人的發(fā)言,學會了看見本組中每個人的努力,學會了分享和合作。
二、討論式教學法的準備
1.討論題目的選擇
教師必須精心選擇和設計討論題目,這是教學成功的首要條件。首先,討論題目的廣度、深度;其次,應選擇學生關心、感興趣的討論題目,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共鳴,樂于接受和認可;最后,討論題目要有價值,要針對教學大綱的重點、難點問題討論學習。
2.確定討論方式及規(guī)則
針對不同課程、不同內容,討論式教學的方式也應該靈活多變。總的來說,討論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①分小組討論。這種方式讓每個同學都有發(fā)言的機會,氣氛熱烈,適合于議題多、難度不大的問題;②班級集中討論。這種討論方式圍繞教材的重難點問題,規(guī)模較大,爭論教激烈,某位同學的觀點能引發(fā)其他同學的共同思考。
討論方式定下來后,討論的規(guī)則和流程必須明確具體、便于操作。如筆者在以“自動檢測技術和控制理論技術相比誰更重要”為討論題目時,采用小組討論方式,并明確規(guī)則和流程,如以下四步:①五~六人一組,設組長一人。每人在紙上寫出自己對該提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并列出三條理由;②該組其他三人對列出理由進行評價(循環(huán)直至對其他人全評價完); ③老師介紹引導并提出一些思考問題,大家分組討論并回答;④分組討論并對討論主題形成小組結論,每組推選一人最后作總結陳述。
3.提供資料
要確保每個參與者在討論前充分獲得相關資料。筆者的做法是討論前在學生群里共享相關資料,并且在課前每組分發(fā)兩份紙質檔相關資料,讓大家相互傳閱以便進行后期討論式教學。
三、討論式教學法的引導
課堂上,在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層次思考討論的問題,為討論持續(xù)提供動力。如筆者以“自動檢測技術和控制理論技術相比誰更重要”為討論題目,介紹了自動控制兩個重要的應用領域(運動控制和過程控制)和這兩種控制系統(tǒng)的組成環(huán)節(jié),并把自動化學科的課程分成五個課程班,讓學生以《自動化專業(yè)四年的教學活動安排表》為基礎看看各個課程組由哪些課程組成。通過提問、討論、回答這個問題,筆者自然引出自動化專業(yè)教學體系邏輯,有助于學生把四年學習的課程和自動控制系統(tǒng)組成環(huán)節(jié)有機聯(lián)系起來,加深其對自動化專業(yè)的認識。
在大學課堂教學中探索和實踐討論式教學法,能增加教學互動性,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求異思維和團隊合作意識,能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能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和教學水平。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學生反映良好,體現出很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明莉.大學課堂討論式教學法運用的策略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1(11):176-178.
[2]高紅櫻,張立環(huán).大學討論式教學的論題設計與目標設置[J].黑河學院學報,2012(4):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