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貴陽市第一中學 賀石楚
高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交互行為研究
貴州省貴陽市第一中學 賀石楚
翻轉課堂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出現有效打破了以教師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新型教學模式更加突出了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而在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下,伴隨著師生交互、生生交互和媒介交互等各種交互行為。那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在翻轉課堂上體現出交互行為的有效性呢?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積極打造翻轉課堂,就需要教師深度發(fā)掘翻轉課堂的內涵,明白交互行為在翻轉課堂中的重要作用。師生交互無論是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下還是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要體現出師生交互的有效性,就需要在高中數學翻轉課堂中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例如在學習幾何的時候,由于這一部分知識與圖形聯系密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數形結合的思想,以期灌輸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意識,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用圖形更直觀明了地找到解題關鍵。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氛圍,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如下所示:
教師:你們知道正方體有什么性質嗎?
學生不假思索,異口同聲地回答:棱長相等。
教師再接再厲,繼續(xù)引導性提問:除了棱長相等,還有哪些性質?
學生陷入沉思,開始思考問題。
在這個時候,教師巧妙導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數學問題:“已知半徑為的球內有一個內接正方體,即正方體的頂點都在球面上。(1)求球的體積;(2)求球的表面積與其內接正方體的全面積之比?!?/p>
學生被數學問題吸引了注意力,又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由于數學問題的綜合性比較強,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顯得尤為吃力。為了高效地解決數學問題,教師與學生進行了交流討論:
教師:在解決這一類數學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先抓住解題的關鍵。對于此題而言,我們要弄明白解題中應用到的數學公式。
學生脫口而出:球的體積公式、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正方體表面積和球表面積公式。
教師:在此基礎上,你能否嘗試解出數學問題呢?
學生對于題目進行分析:“(1)已知球的半徑,根據球的體積公式,求出其體積?!币源祟愅疲鴮τ诘诙€問題,學生對題目進行分析,以期從題目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根據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學生嘗試將其聯系起來,得到s=4π,R=12π,S=6a=24,所以這個球的表面積與其內接正方體的全面積之比為12π∶24=π/2。”
由此可見,在教師營造的翻轉課堂氛圍下,學生的注意力迅速轉移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而教師選對時機導入數學問題,與學生進行交互,并交流探討出數學問題的答案,實則就充分體現出了交互行為的有效性,對提高翻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發(fā)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翻轉課堂中的生生交互主要指的是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素質能力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學生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的有效方式之一。要在翻轉課堂中充分發(fā)揮其重要作用,還需要教師在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前為學生設定學習目標,帶著學習任務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實現學生之間的有效性交互。
現以高中數學中的向量知識為例,學習這一部分知識,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向量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弄清楚向量和自然數的區(qū)別?;谶@一目標,在學生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設置了難度相對較大,綜合性比較強的數學問題,以期通過學生完成數學問題,實現翻轉課堂模式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目標。題目如下: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深入發(fā)掘數學問題,弄清楚數學問題中涉及的解題關鍵信息,如等,為此,學生理清解題思路,如下:
所以,acosB=-1/2。
根據余弦定理,即可得到b2=a2+c2-2accosB,
即 32=a2+22-4acosB。
因為acosB=-1/2,
所以 a2+4+2=9,
這個題目的難度相對而言比較大,在實際解題過程中,學生進行了長時間的交流和討論,提出了各種解題方案,在不斷推翻結論的情況下,找出了正確的解題思路。而在學生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相互交換想法和意見,對所有意見進行整合,實則就是一個有效的交互行為。通過學生最終的解題情況也可以看出,學生之間良好的交互,不僅有利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也有利于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由此可見,在高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是需要根據翻轉課堂的內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由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通過學生之間交互行為的體現,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從而真正實現高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目標。
打造翻轉課堂,不僅要體現出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交互,還需要充分發(fā)揮出媒介交互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因為多媒體等現代化技術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一方面對課程資源進行拓展,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全面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多媒體直觀、形象地將教學內容呈現出來,也有利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再以空間向量知識為例,這一部分內容在考試中通常以綜合題的形式出現,難度比較大,對學生解題能力的要求比較高。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順利解題,在日常學習中,教師就需要強化對學生的訓練。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利用多媒體導入相關數學問題,以期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解決數學問題,達到強化學生基礎知識的重要目的。習題如下:
學生對題目進行分析,弄清楚題目給出條件信息之間的聯系,從而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在這個數學題中,學生最終得出的解題思路如下:
所以O為BC邊上中點。
又因為O為△ABC的外接圓圓心,
所以△ABC為直角三角形,AB⊥AC,
學生聯系所學知識對題目進行分析,結合題目中給出的已知條件,就可以得出正確的答案。而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媒介發(fā)揮的作用是拓展課程資源。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導入數學問題,拓展課程資源,并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剖析,充分體現出多媒體的特性,對數學問題進行有條理地分析之后,促使學生抓住了解題的關鍵信息,再由學生自主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自然而然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解決數學問題。
由此可見,媒介交互在翻轉課堂中是無形的,但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對知識形成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時也使得學生對探究數學形成了更加濃厚的興趣,這對于實現高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目標發(fā)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打造翻轉課堂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通過翻轉課堂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所以,對翻轉課堂內涵進行深層次發(fā)掘,努力打造出高中數學翻轉課堂是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