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宇杰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數(shù)字媒體與藝術設計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在中外動畫片中的運用
段宇杰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數(shù)字媒體與藝術設計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隨著動畫電影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國外各種3D,IMAX動畫大片層出不窮,使得中國的年輕人越來越偏愛美式影視題材、美式文化,卻對自己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視若罔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美國動畫電影工作室開始把目標轉向中國文化,誕生了一大批表現(xiàn)中國文化的動畫電影,獲得了全球票房的巨大成功。為何在中國表現(xiàn)中國文化的動畫電影不受年輕人重視而美國來做中國文化卻屢獲得成功,文章試著分析中外動畫電影在利用中國文化元素時設計和風格上的區(qū)別。認為國產動畫電影應從創(chuàng)作思維,人物風格以及故事趣味性上進行反省和提高,做出屬于中國人自己的高水平作品。
動畫電影;中國文化;電影藝術
“我們?yōu)槭裁催x擇動畫這門藝術?從我的觀點來看,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童心,無論老少,都可以從每部動畫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盵1]如今,全球動畫影片十分豐富,而這些影片確越來越多取材于中國元素。在好萊塢的屏幕上,也出現(xiàn)過很多中國元素的動漫人物?;咎m曾被Disney拍成動畫系列電影,多次出現(xiàn)在美國的電影院中,甚至成為了美國人心目中的巾幗英雄。作為中國國寶之一的大熊貓也數(shù)次被搬上了好萊塢的大熒幕,成為飛檐走壁,讓全世界的孩子乃至大人都為之著迷的功夫熊貓。然而《功夫熊貓》《花木蘭》只是眾多中國元素中的兩個典型代表,一系列具有中國元素的動漫作品正在全球范圍內走紅。
在這之前,許多中國人認為歐美的動畫電影很酷,如超人,蜘蛛俠等,而中國的動畫電影不好看的原因在于中國文化不象歐美超人、蜘蛛俠那樣酷,所以近年來國產動畫一直在模仿歐美文化。但是現(xiàn)在美國動畫開始取材中國元素,卻依然做得很出色。據(jù)統(tǒng)計,全球動畫收入在2012年就已達到1 420億美元,主要市場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法國,英國和德國,“但是在中國,這樣一個全球最大的動畫生產國,在2010年創(chuàng)造了470.8億元(約合77.5億美元)的動畫收入?!盵2]為什么中國的動畫電影還是落后于西方國家,西方動畫電影與東方動畫電影設計風格的區(qū)別在哪里?或許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真正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思維首先是創(chuàng)造。通過這種思考方式,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碰到障礙時能從不同維度、不同層面、不同結構上去尋求解決方案,而不會被傳統(tǒng)方法所限制。在使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衍生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人們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徑中嘗試新的創(chuàng)作方法。寬廣性、深遠性、特殊性、批駁性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特點。既形象又抽象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成為了動畫創(chuàng)作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先生說過:“人之可貴在于能創(chuàng)造性地思維?!痹趧赢嬜髌返臉嬎歼^程中,光有先進的技術是不夠的,還需要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動畫片的靈魂。由此可見,這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動畫制作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成為了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藝術手法
無論是劇場版動畫片,還是實驗性的短片動畫,雖然他們的表達方式有所不同,形式也多種多樣,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開啟了一個幻想世界的大門,豐富的想象力可以在動畫創(chuàng)作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從動畫片劇本創(chuàng)作角度來看,在這些動畫片的幻想世界里,往往帶有強烈的作者原創(chuàng)色彩,這里不存在現(xiàn)實世界的種種規(guī)則與邏輯,影片中的角色也塑造得非常具有奇幻色彩,甚至具有某些超能力。動畫這種藝術創(chuàng)作方式既呈現(xiàn)出一般文藝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形式的思維,又有它的特殊性所在。動畫制作者的一個基本能力就是培養(yǎng)動畫的創(chuàng)新思想習慣。做出既源于生活,又充滿想象力、藝術夸張和幽默感的動畫作品。
大多數(shù)國產動畫片藝術手法存在著不足:過分依賴美術創(chuàng)作,而刻畫人物的性格、人物形象太過簡單,缺少了動畫片的動作性和流暢性,與使用多樣化拍攝手段制作的外國動畫相比國產動畫更像是在銀幕上呈現(xiàn)出了一幅幅靜幀,動畫中的藝術理念不能很好地向觀眾傳達,不能滿足其主觀、直觀的觀賞需要,缺乏運用元素夸張、角色滿足設計、角色與故事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一旦看過日本、美國、英國、韓國的動畫人物,喜歡程度會大減?,F(xiàn)階段的人物形象無法達到國際動畫水準。中國的《秦時明月》人物性格、人物形象都以達到世界水準,但中國就這一個,連百分之一都不能代表。大多數(shù)都是像《晶碼戰(zhàn)士》《彈珠傳說》等粗制濫造的國產動畫。
(二)作品風格
“想象一下熊貓:一個笨重的生物,一個不起眼的,不事張揚的野獸。一般被視為是溫順,咀嚼竹子,簡直就是一個活的毛絨玩具,這似乎不太可能在一個史詩般的功夫片里成為動作明星,當然,除非在美國的動畫工作室筆下,使這個瘋狂的點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3]現(xiàn)時的國際動畫創(chuàng)作思維方法,很多都利用中國這個元素,從更多的情節(jié)、場景、人物等方面讓西方觀眾發(fā)現(xiàn)中國文化元素。
好萊塢的屏幕上《功夫熊貓》的中國元素很具有代表性?!豆Ψ蛐茇垺分兄鹘前毜膸煾涤每曜咏讨鹘俏涔η榫?,既融入了功夫元素又不失幽默,讓西方觀眾深刻了解了中國文化。作為中國國寶的大熊貓被搬上好萊塢大熒幕,成為飛檐走壁,讓全世界的孩子乃至大人都為之著迷的阿寶?!豆Ψ蛐茇垺分皇潜姸嘀袊刂械牡湫痛?,一系列中國元素的動漫作品正在全球范圍內走紅。《花木蘭》取材于中國民間故事;《寶葫蘆的秘密》改編自中國當代童話作品;冒險喜劇卡通劇《成龍歷險記》則以著名華人功夫影星成龍為原型。美國投拍的這些動畫電影以及卡通連續(xù)劇都取得巨大的商業(yè)成功。
而國產動畫電影出現(xiàn)中國元素則認為是理所應當?shù)?,并不考慮觀眾是否認識中國,即使有“用筷子吃飯”的鏡頭也只是一帶而過,在細節(jié)上缺乏考慮,該幽默的時候不幽默。失去了“中國風格”的意義。
相對比中西方的文化,外國動漫制作方在選題層面上和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略有區(qū)別。就拿《花木蘭》來說,中國拍的花木蘭突出一個“孝”字、替父從軍;而美國則用好萊塢的方式把花木蘭包裝成了一個“超人”一般的存在,弱化“孝”的觀念。而《功夫熊貓》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將中國的“道”融入全片,貫穿始終,這是該片能被眾多中國觀眾所接受的一個深層次的緣由。
“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深刻影響了周邊各國,如韓國、越南、日本等國家。動畫業(yè)極為發(fā)達的日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國的影響,日本動畫創(chuàng)作者在運用中國文化元素時也不是一味照搬,而是大膽對其進行改動,使之符合動畫劇情的需要。”[4]80年代的日本經典動漫《龍珠》就是以齊天大圣孫悟空為原型進行改編的,而《中華小當家》完全把故事背景都搬到了中國,講述了天下無雙的中華美食。
值得深思的一個事實,在這些動畫形象的發(fā)源地——中國,卻鮮有高口碑的動畫電影問世,盡管也有《喜羊羊》系列、《熊來了》系列電影的票房大賣,然而,卻未曾在國際上獲得認可。
動畫片《寶蓮燈》在中國算是口碑很不錯的作品,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也取得了很多人的肯定,但是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人物設計也多是模仿美國迪斯尼式的人物風格,連其中小猴子的造型也是美國動畫的一貫作風。一味地被外來動畫所影響,所限制,反而忘記了本身出色、輝煌的特點,放棄了很多本該很好的運用到動畫中的中國特有的元素,導致了國產動畫現(xiàn)在的這種畸形狀態(tài)。
“中國元素”越來越受到全球電影動畫的關注,是因為幾千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近在全球刮起了一陣“中國風”,也與其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息息相關。這在一個層面上也肯定了中國五千年文化對世界的影響。相反,我們在看到中國元素被國外企業(yè)積極“利用”的時候,我們正在做些什么,這是我們所有人不得不思考的一個生存問題。
動畫通過各種不同造型、不同藝術形式的角色在場景中的表現(xiàn)為手段,運用夸張、變形的手法表現(xiàn)人們在生活中的期望,是一種具有高度藝術性的電影形式。而動畫角色作為動畫的演員們需要在造型,在敘事、情感表現(xiàn)、藝術美感及整體風格的形成等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一)設計形式
角色特點是一個電影中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我國動畫的主要對象是兒童,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又缺乏藝術兒童觀念。傳統(tǒng)文化里兒童是以成人的形象出現(xiàn),呈現(xiàn)的是父父子子,子以父為綱的思想觀念。到了國產動畫藝術里,以成人為本位的兒童觀一直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其發(fā)展。從國外成功的動畫角色和近幾年國產動畫片中的動畫角色設計對比看,國產動畫創(chuàng)作思維弊病跟國產動畫藝術生存的本土文化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在以娛樂消費為主的后現(xiàn)代,觀眾的藝術口味隨時代發(fā)展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國產動畫迫切需要的轉變動畫消費受眾觀念和創(chuàng)作觀念。
國產動畫從成人心理出發(fā)設置“教育成分”,教育兒童的想法過重,對于娛樂性和培養(yǎng)孩子的天性沒有足夠的關注。其實,孩子的世界是一個感性世界,一部動畫給予他們的心靈的啟示,需要長大后他們理性成熟才可獲得,所以他們喜歡老鼠和貓,喜歡小熊維尼,喜歡虹貓和藍兔。孩子看動畫片是想獲得即時的簡單的快樂,他們的觀賞感覺是一種來自內心的直覺閃念,絕大多數(shù)時候并不會理性地思考成人想當然地指派給動畫片的深層意義。
而在皮克斯,迪士尼的動畫電影中的角色都有鮮明的特點,“從最初一開始起,這些角色就像真實存在的一樣,現(xiàn)在的任務就是將它們變得更逗趣?!盵5]如“Toy Story”,人物有大有小,有胖有瘦,性格脾氣風格迥然不同,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中國的動畫電影人物角色都大致相同。如國產動畫劇集“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一批人物角色,風格都差不多,不仔細看的觀眾看完以后會記不得誰是誰。缺乏鮮明的對比,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制作過程
目前我國動畫角色的塑造和制作相對西方有所不足,在影片的畫面上表現(xiàn)粗放、不夠精致,收視率低下,很多動畫片賠本賺吆喝。我國少年兒童覺得外國動畫好看吸引眼球,往往首先提到對動畫觀眾充滿吸引力的動畫畫面?!叭纭锻婢呖倓訂T》,都是重新以3D的形式制作。這些3D版是通過迪士尼擁有的專利技術“Disney Digital 3-D”重制而成的立體電影,代表當今電腦動畫最先進的水平?!盵6]在手工繪畫制作時期,早期的國產動畫取得過輝煌的發(fā)展,超越過國外動畫片。中國的動畫從業(yè)者大多都是從做美術轉行來的,國產動畫有著強烈的美術觀念,因此被稱為“美術片”,在中國早期的動畫上有著較高美術水準。比如《哪吒鬧?!贰秾O悟空》以及《鐵扇公主》《葫蘆娃》等一批優(yōu)秀動畫片。可見,存在差別的一個重要原因還在于做事的態(tài)度。美國西點軍校有一句名言就是:“態(tài)度決定一切?!睕]有什么事情做不好,關鍵是你的態(tài)度問題,事情還沒有開始做的時候,你就認為它不可能成功,那它當然也不會成功,或者你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認真,那么事情也不會有好的結果。沒錯,一切歸結為態(tài)度,你對事情付出了多少,你對事情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對任何事情過于浮躁就很難取得好的效果。動畫片制作也是這樣。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人這么多的細節(jié)來表現(xiàn)中國文化,可是我們自己近年來制作的國產動畫電影卻粗制濫造,不惜降低動畫本身的質量,從而利用商業(yè)手段想方設法賺取利潤,實在是讓人感到惋惜!
(三)視覺語言
在動畫片里用語言表現(xiàn)動畫角色,近年來,在這方面我國動畫取得較大進展。在《喜羊羊與灰太狼》《秦時明月》里,鏡頭語言多樣對于展現(xiàn)角色動作和刻畫角色形象,都給人不同的欣賞視角。由于我國大多數(shù)是美術出身的人來做動畫片,從和外國動畫語言的運用比較看,整體上對影視語言的使用上不成熟,影片語言相對貧乏。在動畫角色的性格塑造方面,影片視覺語言單調,細節(jié)鏡頭不多,角色面目表情表現(xiàn)呆板,缺少具有沖擊力的鏡頭語言。國產動畫往往,平鋪直敘的用文字或語言灌輸給孩子。而美國和日本動畫則通過高超視覺語言,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自己理解、領悟動畫片中的道理。從種種方面來說,國產動畫的不成功和中國的教育有較大的關系,現(xiàn)在,我們看的很多的動畫都是美國制作的,中國的動畫雖然有在國外出名的,但是僅有幾部而已!如美國和日本的動畫片,《黑貓警長》《灌籃高手》《火影忍者》《數(shù)碼寶貝》《鐵臂阿童木》《聰明的一休》《名偵探柯南》《海賊王》《千與千尋》等等都在國內外引起轟動。他們的制作者十分注重視覺語言的運用,特別在細微之處,整個影片制作追求細節(jié),用視覺語言塑造人物、情節(jié)編織,甚至是配音配樂來體現(xiàn)語言,通過熟練和細致的視覺語言運用,畫面極其精致,在情節(jié)編制上做到跌宕起伏、精彩紛呈,使人物和場景逼真到讓人覺得貼近現(xiàn)實。這些確實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和借鑒。
(四)時尚元素
時尚元素是流行元素概述,代表各個領域的新潮動向,如潮流話題、流行音樂、新潮服裝等等。與國外動畫相比,國產動畫角色缺少時尚元素。時尚元素的嵌入是對觀眾接受心理的把脈,美國動畫角色創(chuàng)意思維無論是在藝術元素集聚還是思維的反常規(guī)上,都是在打動畫觀眾心理牌。近幾年,國產動畫在民族動畫傳統(tǒng)繼承上和對國外借鑒上作出巨大努力,但在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思維上表現(xiàn)出較低的水平。我國很多動畫片角色設計和塑造不免老套,使人一看感到似曾相識。如何面向時代發(fā)展后觀眾變化了的審美趣味,這是需要動畫創(chuàng)作者好好研究的問題。
拿我國動畫片《中國熊貓》和《功夫熊貓》相比,《中國熊貓》從角色設計上看,角色塑造扁平,形象呆板;從故事塑造角色個性看,故事簡短和簡易,性格缺少變化?!豆Ψ蛐茇垺分鹘窃O計充滿喜劇色彩,角色塑造在熱鬧曲折的故事中展現(xiàn)了角色的性格轉變過程?!豆Ψ蛐茇垺方o我們的啟迪是:國產動畫需要研究動畫受眾的審美變遷,再結合市場需求,為造型注入時尚美感,或許離創(chuàng)作出真正有中國特色。
2012年,在英國舉辦了一屆布萊德福德動漫展,這是一個展出Bradford College學生優(yōu)秀動漫作品的展覽,包括二維動畫,三維動畫,粘土動畫,還有各種論壇和lectures等等。其中由Hisko Hulsing導演的動畫作品《Junkyard》,它制作精良,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流暢的動作,還有宏大的世界觀,這些元素使它成為了一部非常棒的作品。另外還有由Emma De Swaef和Marc James Roels導演的《Oh Willy》,Reinis Petersons導演的《Ursus》也都非常精彩。觀眾通過觀賞這些動畫作品開闊了眼界,激發(fā)了靈感,同時也提高了相關動畫從業(yè)人員對動畫制作的標準。主辦方還舉辦了ParaNorman講座,ParaNorman是一部2012年出品的美國3D定格喜劇動畫電影,由美國萊卡(Laika)電影工作室制作。他們使用粘土動畫的方法作出了3D動畫的效果,有流暢的動作,漂亮的場景,逼真的特效,和可怕的僵尸。在這個講座里講述了這部影片的制作過程,比如動作,表情,場景,特效等等,這將成為一部觀眾非常期待的動畫電影。
我國動畫片的傳統(tǒng)思維模式跟不上時代發(fā)展。創(chuàng)作構思融合了太多中國傳統(tǒng)民族風情,不顧及市場、時代進步和年輕觀眾喜好。和國外豐富多樣的動漫創(chuàng)意相比,中國的動畫制作者在動畫創(chuàng)作構思中還是有一定的保守性。如在國內許多動畫中出現(xiàn)的孫悟空的角色形象千篇一律,但是日本動漫中的孫悟空角色定位與刻畫卻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美國好萊塢化的包裝下使得花木蘭這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的形象得到了改變;藍貓和功夫熊貓都是會功夫的角色,但是藍貓卻更像一個成年人,“童趣”不足,相反功夫熊貓卻深受孩子喜愛。
“制作好的動畫片要學會運用形象思維、漫畫思維、抽象思維、靈感思維、假定性思維。而我們很多動畫角色設計與塑造上的思維意識的相對落后?!盵7]東西方的思維差別是東西方兩種文化積淀和孕育的結果。西方人思想活躍,邏輯思維嚴密,但東方文化傳統(tǒng)心理很厚重,思維傳統(tǒng)守舊。但動畫藝術是一門獨特的藝術,我國相關動畫從業(yè)者應提高我們的創(chuàng)作水準,向觀眾展示動畫這門藝術的獨特魅力。
“最近幾年,隨著中國的文化創(chuàng)意環(huán)境的日益開放,動畫產業(yè)也蒸蒸日上,在中國制作的動畫和網(wǎng)游外包項目也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歡迎。西方國家構思動畫的創(chuàng)意和情節(jié),再有中國的動畫外包公司將其轉變?yōu)閯赢嬰娪啊!盵8]其中的價格優(yōu)勢非常明顯。在杭州,政府同樣大力扶持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建設了“海創(chuàng)園”“孵化基地”等創(chuàng)業(yè)平臺通過免稅等利好措施,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企業(yè)和團隊,這對新興的動畫企業(yè)是非常有幫助的。如此長期以往下去,相信中國的動畫企業(yè)一定會越來越好,有朝一日能做出屬于我們自己的優(yōu)秀動畫電影作品。
綜上所述,西方的中國元素電影正在將中國文化發(fā)展到全世界,并且在全球獲得更大的利潤。而中國現(xiàn)在擁有強大的技術團隊,卻以廉價的勞動力為西方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價值。“今天隨著現(xiàn)在科技技術的發(fā)展,更多的時間可以被用來專注于創(chuàng)造?!盵9]國產動畫需要反思自身在情節(jié)角色設計等缺陷,提高效率,還需要回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出屬于自己文化的優(yōu)秀作品。
我們應該用動畫來宣傳中國獨有的價值觀和傳統(tǒng)思想,應該讓國外兒童知道古代中國神話和古希臘神話一樣輝煌燦爛,幾千年前中國的西岐之戰(zhàn)和歐洲特洛亞之戰(zhàn)一樣有著史詩般的震撼力。我們應該積極重視動漫產業(yè),以動漫產業(yè)為載體,用西方讀者熟悉的思維方式和欣賞習慣將我們的文化價值觀傳遞給他們。
發(fā)展良性動畫產業(yè)的好處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形成良好的價值觀,更可以通過動畫影片把我們的價值觀傳達給西方觀眾,不讓我們的文化傳播一直處于被動狀態(tài)。積極將動漫產業(yè)做成一個產業(yè)集成,不僅是在促進國產動漫的發(fā)展,更是在維護兒童的“中國根”。
[1]Jeff Lotman. Animation Art: The Later Years, 1954-1993[M].Atglen, Pa: Schiffer Publishing, 1995:50-55.
[2]Chen Hao. Problems of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EB/OL].[2012-11-30]. http://news.cultural-china.com/20120217131448.html.
[3]Zahed Ramin. Kung Fu Panda Proves His Chops on Nick[J]. Animation Magazine, 2011, 20(3):10-15.
[4]李沁馨,孫儷.計算機三維造型及動畫制作[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80.
[5]Frank Thomas, Ollie Johnston. The Illusion of Life: Disney Animation[M].NewYork: Hyperion, 1995:260-278.
[6]趙爽.中國三維動畫的未來發(fā)展前景[J].動畫基地,2009,30(8):20-50.
[7]張巍.三維動畫的影視后期淺談[J].動畫基地,2009,10(5):13-18.
[8]Jeffrey Hays.Animation in China[EB/OL]. [2013-08-19].http://factsanddetails.com
[9]John Halas. Masters of Animation[M]. London: BBC Books, 1987:90-130.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in Chinese and Foreign Animated Cartoons
DUAN Yu-jie
(SchoolofDigitalMedia&ArtandDesign,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animated movie, various foreign 3D, IMAX animated movies come into being one after another, which makes Chinese young people prefer American movie and television themes, and American culture more than that of their own country. Moreover,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American animated movie studios turn to aim at Chinese culture by producing a large number of animated movies with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which brings them a huge success in the worldwide box-office. Why the animated movies with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produced by China can not draw the Chinese young people’s attention,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can do? The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animated mov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ir design and style in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And it believes that the domesticated anim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from creative thinking, style of the characters and enjoyment of the story so as to produce Chinese own high-level movies.
animated movie;Chinese culture;film art
10.13954/j.cnki.hduss.2017.02.011
2016-03-10
段宇杰(1986-),男,浙江杭州人,助教,影視動畫.
J905
B
1001-9146(2017)02-00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