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偉
(1.武漢大學 國際法研究所; 2.武漢大學 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 湖北 武漢 430072)
仲裁案后南海共同開發(fā):機遇、挑戰(zhàn)及中國的選擇
楊澤偉1,2
(1.武漢大學 國際法研究所; 2.武漢大學 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 湖北 武漢 430072)
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隨著中國與東盟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以及“《南海各方行為準則》框架”草案的達成,南海共同開發(fā)獲得了難得的機遇。同時,南海共同開發(fā)也面臨其他南海聲索國與中國在南海進行共同開發(fā)的政治意愿不強、文化同質(zhì)性不突出以及域外勢力的干擾等挑戰(zhàn)。中菲關系全面改善后,禮樂灘附近海域最有可能成為中菲兩國在南海進行共同開發(fā)的“區(qū)塊”,從而取得南海共同開發(fā)實質(zhì)性的突破。
南海仲裁案;共同開發(fā);南海;禮樂灘
2016年7月,菲律賓單方面發(fā)起的“南海仲裁案”(以下簡稱仲裁案)的裁決結(jié)果正式出爐*See PCA Press Release: “The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v.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vailable at https:∥pca-cpa.org/en/news/pca-press-release-the-south-china-sea-arbitration- the-republic-of-the-philippines-v-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因為仲裁庭在人員組成、管轄權(quán)、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等方面存在明顯的錯誤,所以中國政府堅持不參與、不接受、不承認的立場*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關于應菲律賓共和國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作裁決的聲明》(2016年7月12日),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wǎng)http:∥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1179_674909/t1379490.shtml。。一年多來中國與東盟之間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中菲兩國間的關系全面改善。在這種背景下探討仲裁案后南海共同開發(fā)的機遇、挑戰(zhàn)以及中國的選擇,無疑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南海形勢相對降溫并進入沉穩(wěn)期*歐陽玉靖:《南海仲裁案的應對及啟示》,《邊界與海洋研究》2017年第1期,第9頁。,中國與東盟之間關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參見《第19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紀念峰會聯(lián)合聲明》(2016年9月7日),http:∥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1179_674909/t1395707.shtml。。2016年9月7日,中國與東盟成員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在老撾萬象舉行了“第19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紀念峰會”,并于9月8日發(fā)表了《第19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紀念峰會聯(lián)合聲明——邁向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戰(zhàn)略伙伴關系》 《中國與東盟國家關于在南海適用〈海上意外相遇規(guī)則〉的聯(lián)合聲明》《中國與東盟國家應對海上緊急事態(tài)外交高官熱線平臺指導方針》《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紀念峰會發(fā)表主席聲明》《中國-東盟產(chǎn)能合作聯(lián)合聲明》等文件*以上文件,均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wǎng)站http:∥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1179_674909/t1395707.shtml。。這些文件,一方面“強調(diào)維護南海和平穩(wěn)定的重要性”*新華社:《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紀念峰會發(fā)表主席聲明》(2016-09-08),載環(huán)球網(wǎng),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6-09/9415228.html。;另一方面“重申加強對東亞區(qū)域合作的承諾,愿就建設包容、基于規(guī)則的區(qū)域架構(gòu)繼續(xù)保持對話與協(xié)調(diào)”“進一步促進中國-東盟戰(zhàn)略伙伴關系,以實現(xiàn)互利發(fā)展”*新華社:《第19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紀念峰會聯(lián)合聲明》(2016年9月8日),載人民網(wǎng),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908/c1024-28699188.html。。
2017年8月5日,第50屆東盟外長會議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開幕,會議發(fā)表的公報不但沒有提及南海仲裁案的裁決,而且含蓄地批評了美、日和其他西方國家,強調(diào)除了南海聲索國以外,“其他所有國家”也都應當在有爭議地區(qū)自我克制。此外,會議公報僅僅提到東盟“注意到一些外長(對南中國海填海造陸和軍事化)表達關切”,以作為對越南的讓步和安慰;同時,它也間接地向國際社會表明東盟十國對“對南中國海填海造陸和軍事化問題”,并未達成共識*See “Joint Communique of the 50th ASEAN 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 Manila, Philippines (5 August 2017)”, available at http:∥asean.org/storage/2017/08/Joint-Communique-of-the-50th-AMM_FINAL.pdf.。有鑒于此,一些外國學者和媒體驚呼在南海地區(qū)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中國治下的世界”*理查德·海達里安:《中國是東盟峰會上的“明顯贏家”》,載《南華早報》(香港)網(wǎng)站2017年8月12日,轉(zhuǎn)引自《參考消息》2017年8月14日第14版。。由上可見,中國與東盟關系的改善,為雙方進一步開展合作、包括進行共同開發(fā)的合作創(chuàng)造了條件。
2017年5月,在貴陽召開的中國與東盟國家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14次高官會上,達成了“《南海各方行為準則》框架”草案。這是自2013年啟動磋商以來,《南海各方行為準則》磋商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果。各方積極評價達成“《南海各方行為準則》框架”草案的重要意義,強調(diào)這將為下一步《南海各方行為準則》磋商奠定堅實的基礎。2017年8月,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的第50屆東盟10國外長會及東盟地區(qū)系列峰會上,東盟10國外長一致簽批了“《南海各方行為準則》框架”草案*See “Joint Communique of the 50th ASEAN 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 Manila, Philippines (5 August 2017)”, available at http:∥asean.org/storage/2017/08/Joint-Communique-of-the-50th-AMM_FINAL.pdf.?!啊赌虾8鞣叫袨闇蕜t》框架”草案的達成以及該草案獲東盟10國外長的一致簽批,表明了中國與東盟國家取得了更多共識,無疑有利于推動南海共同開發(fā)的實施。
可燃冰是非常規(guī)天然氣的一種類型,又叫天然氣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簡稱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jié)晶物質(zhì),因其外觀像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可燃冰”(Combustible ice)或者“固體瓦斯”和“氣冰”。據(jù)統(tǒng)計,中國可燃冰儲量為1 000億噸左右,其中800億噸在南海區(qū)域*程春華:《冰火兩重天:可燃冰如何影響世界》,《世界知識》2017年第14期,第51頁。。2013年,中國在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通過鉆探首次獲得了可燃冰樣品。2017年5月,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宣布中國在南海成功試采了可燃冰,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xiàn)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xù)穩(wěn)定產(chǎn)氣的國家。南??扇急某晒υ嚥桑环矫婺茉鰪娭袊谀虾YY源開發(fā)中的有利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動中國與其他南海聲索國有關南海共同開發(fā)的實施。
從2014年初開始,中國在南沙海域部分實際控制的島礁開展了較大規(guī)模的海域吹填和島礁建設活動。2016年7月,中國政府征用中國民航飛行校驗中心一架塞斯納CE- 680型飛機分別對南沙群島美濟礁、渚碧礁新建機場成功實施了校驗飛行。中國在南沙群島華陽、赤瓜、渚碧、永暑、美濟新建的五座大型燈塔也陸續(xù)投入使用*趙文君:《我國南沙群島有關進駐島礁5座大型燈塔可提供綜合導航助航服務》,載人民網(wǎng)http:∥military.people.com.cn/n1/2016/0711/c1011-28542970.html。。雖然中國在南海進行島礁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改善中國駐島人員的生活條件和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的公共產(chǎn)品,但是島礁建設的成就也為中國與其他南海聲索國在南海進行共同開發(fā)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換言之,這些島礁也可以作為中國與其他南海聲索國在南海共同開發(fā)活動的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
通過對迄今已有的近30個海上共同開發(fā)案例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海上共同開發(fā)是一項政治意愿非常強的國際合作行動*楊澤偉:《海上共同開發(fā)國際法問題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98頁。。無論是2008年《中日東海原則共識》的達成,還是1981年“挪威與冰島共同開發(fā)協(xié)議”(Agreement between Iceland and Norway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between Iceland Jan Mayen of 22 October 1981)的簽署,莫不如此。特別是,在1981年“挪威與冰島關于揚馬延島的共同開發(fā)案”中,挪威做出了巨大的讓步,主要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即希望冰島繼續(xù)留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作為抗擊蘇聯(lián)的前哨*See Elliot L. Richardson, “Jan Mayen In Perspective”,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82, 1988, p. 443.。然而,在南海雖然一些聲索國在與中國政府共同發(fā)表的外交文件中,也表示要推進在南海的共同開發(fā)*例如,2013年10月中國、文萊兩國發(fā)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文萊達魯薩蘭國聯(lián)合聲明》,雙方?jīng)Q定進一步深化兩國關系,并一致同意支持兩國相關企業(yè)開展海上共同開發(fā),勘探和開采海上油氣資源。緊接著,中國、越南兩國發(fā)表了《新時期深化中越全面戰(zhàn)略合作的聯(lián)合聲明》,雙方同意積極研究和商談共同開發(fā)問題,在政府邊界談判代表團框架下成立中越海上共同開發(fā)磋商工作組;本著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穩(wěn)步推進灣口外海域劃界談判并積極推進該海域的共同開發(fā)。2014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會見前來參加亞太經(jīng)合組織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文萊蘇丹哈桑納爾、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時也指出,“中方愿意同文方加強海上合作,推動南海共同開發(fā)盡早取得實質(zhì)進展”;中、馬“雙方要推進海上合作和共同開發(fā),促進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繁榮”。2015年11月,《中越聯(lián)合聲明》再次強調(diào):“雙方將穩(wěn)步推進北部灣灣口外海域劃界談判并積極推進該海域的共同開發(fā),同意加大灣口外海域工作組談判力度,繼續(xù)推進海上共同開發(fā)磋商工作組工作,加強低敏感領域合作?!?,但是一直缺乏實質(zhì)性的行動。究其原因,其實就是缺乏共同開發(fā)的政治意愿,有關聲索國對中國倡導的共同開發(fā)不太“感冒”。
雙方對油氣資源的迫切需要,是推進共同開發(fā)的關鍵。例如,在1976年英國與挪威共同開發(fā)案中,英、挪兩國政府之所以能夠就共同開發(fā)北海弗里格氣田很快達成共識,是因為雙方都希望盡早開發(fā)北海的油氣資源,以有效應對因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所引發(fā)的第一次全球性能源危機*See “ Agreemen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Kingdom of Norway Relating to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Frigg Field Reservoir and Transmission of Gas therefrom to the United Kingdom of 10 May 1976 ”.。這說明“國家急需油氣資源等經(jīng)濟因素,會促使政府尋找辦法先從開發(fā)上受益,而不致于使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由于有時甚至會影響國家關系的劃界談判而拖延”*Yu Hui, “Joint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An Asian Solution”, Asian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2, 1994, p.123.。然而,在南海雖然中國早在1993年就成為了原油凈進口國*楊澤偉:《中國能源安全法律保障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頁。、2016年還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原油凈進口國*2016年中國原油進口量為38 101萬噸,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凈進口國,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上升至65.4%。,為保障能源安全中國對油氣資源一直有很大的需求,但是其他南海聲索國通過與日、美、俄、印等國的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單方面開發(fā)的油氣資源,不但能滿足本國的經(jīng)濟需要,而且還有大量的油氣出口。因此,它們?nèi)狈εc中國在南海進行共同開發(fā)的經(jīng)濟動因。
文化因素對共同開發(fā)協(xié)議的談判及其實施,也能發(fā)揮重要的作用*See Chidinma Bernadine Okafor, “Joint Development: An Alternative Legal Approach to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 in the Nigeria-Cameroon Maritime Boundary Disput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ine & Coastal Law, Vol. 2, No. 4, 2006, p. 515.。例如,在已有的近30個海上共同開發(fā)案例中,比較成功的海上共同開發(fā)案例主要集中在北歐、西亞地區(qū)。眾所周知,北歐地區(qū)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而在西亞地區(qū)是穆斯林文化的核心區(qū)。然而,在南海地區(qū)雖然東盟國家均受儒家文化熏陶和影響,但是東盟國家與中國在文化同質(zhì)性方面不太強。相反,東盟成員國卻強調(diào)彼此間的文化認同,并把社會文化共同體作為東盟共同體的三大支柱之一*在2015年11月舉行的第二十七屆東盟峰會上,東盟領導人宣布將在2015年12月31日建成以政治安全共同體、經(jīng)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三大支柱為基礎的東盟共同體,同時通過了愿景文件《東盟2025:攜手前行》,為東盟未來10年的發(fā)展指明方向。2015年12月31日,東盟共同體正式成立。See http:∥asean.org.。這也是1979年馬來西亞和泰國關于泰國灣的共同開發(fā)案*See “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Malaysia and the Kingdom of Thailan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Joint Authority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Resources in the Sea-Bed in a Defined Area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Gulf of Thailand, 21 February 1979 ”.和1992年馬來西亞和越南共同開發(fā)案*See “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Malaysia and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Petroleum in a Defined Area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volving the Two Countries 1992 ”.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域外國家對南海問題特別關注,因此南海問題呈現(xiàn)出區(qū)域化、國際化的趨勢*See Zewei Yang, “Building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Its Impact on the Peaceful Us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China and WTO Review, Vol.2, No.1, 2016, pp. 94-95.。例如,2014年末,美國國務院還發(fā)表了《海洋界限:中國的南海主張》(Limits in the Seas: China’s Maritime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的報告,毫不含糊地支持菲律賓所謂的“南海仲裁案”*See the Office of Ocean and Polar Affairs, Bureau of Oceans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nd Scientific Affairs in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Limits in the Seas: China’s Maritime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December 5, 2014, available at http:∥www.state.gov/e/oes/ocns/opa/c16065.htm,last visited on September 15, 2017.。日本政府則在近些年來以打擊海盜活動、毒品走私、非法移民等跨國犯罪的名義,積極參加在南海地區(qū)的軍事演習,頻繁派遣艦船進出南海。2015年2月,日本防衛(wèi)大臣中谷元曾明確表示 “南海局勢對日本影響正在擴大”*環(huán)球軍事報道:《日本稱可能介入南海爭端、祭三招對付中國海軍》(2015年2月4日),http:∥mil.sohu.com/20150204/n408488518.shtml。。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總理以后,印度政府的“東進政策”轉(zhuǎn)變成“向東行動政策”。在莫迪訪問華盛頓期間,印度和美國發(fā)表了一項聯(lián)合聲明,指出南中國海是對捍衛(wèi)海上安全和確保航行自由具有重大意義的地區(qū)。此外,就在莫迪訪問美國之前,印度總統(tǒng)普拉納布·慕克吉在河內(nèi)與越南簽署了一份近海石油勘探協(xié)議*邁克爾·庫格爾曼:《從向東“看”到向東“行動”:印度自己的重返亞洲政策》,載日本外交學會網(wǎng)站2014年10月10日,轉(zhuǎn)引自《參考消息》2014年10月14日第10版。??傊?,美國等區(qū)域外勢力對南海問題的介入和干擾,不但使南海問題更加復雜,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干擾和阻礙了中國與其他南海聲索國之間有關共同開發(fā)活動的推進。
此外,島嶼主權(quán)爭端、仲裁案的裁決結(jié)果都會對南海的共同開發(fā)產(chǎn)生不利影響。因為海上共同開發(fā)的實踐表明,成功的共同開發(fā)活動都是在沒有島嶼主權(quán)爭端的區(qū)域進行的;而在南海,其他一些南海聲索國對中國南沙島礁的非法侵占及其主權(quán)主張,必然會影響南海共同開發(fā)的推進。而仲裁庭明確指出,中國對“九段線”內(nèi)海洋區(qū)域的資源主張歷史性權(quán)利沒有法律依據(jù)*See PCA Press Release,“The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v.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vailable at https:∥pca-cpa.org/en/news/pca-press-release-the-south-china-sea-arbitration- the-republic-of-the-philippines-v-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這種裁決結(jié)果,有可能使一些南海聲索國與中國在南海進行共同開發(fā)的態(tài)度更加消極、意愿更加低迷。
如前所述,中國與東盟及其成員國關系的穩(wěn)定發(fā)展,為中國與其他南海聲索國在南海進行共同開發(fā)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雖然中國與越南、馬來西亞、文萊三國之間的雙邊關系良好,雙方都表達了“在南海進行共同開發(fā)的意愿”;況且,越南、馬來西亞和文萊也均有共同開發(fā)的實踐,但是由于中國與越南、馬來西亞、文萊三國之間在南沙群島存在島嶼主權(quán)爭端,因此,中國與越南、馬來西亞、文萊三國在南海進行共同開發(fā)的可能性較小。另外,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之間雖然不存在島嶼主權(quán)爭端,印度尼西亞也有與其他國家進行海上共同開發(fā)的實踐,但是印度尼西亞政府辦事效率較低,雅萬高鐵一波三折就是明顯的例證;再加上“南海仲裁案”裁決結(jié)果的不利影響,因此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之間在南海進行共同開發(fā)的可能性也比較小。相反,中國最有可能與菲律賓率先在南海進行共同開發(fā)活動。
仲裁案后菲律賓并未主動提出執(zhí)行仲裁裁決問題,反而中菲關系出人意料地實現(xiàn)了大逆轉(zhuǎn),兩國關系開啟了新篇章*俞懿春:《歡迎菲中關系翻開新的一頁》,載《人民日報》2016年11月1日第3版。。2016年10月18日至21日,菲律賓總統(tǒng)杜特爾特訪問中國,標志著“中菲關系全面恢復和發(fā)展,南海問題重新回到雙邊對話協(xié)商解決的正軌”*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的表態(tài)(2016年10月21日),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wǎng) http:∥www.fmprc.gov.cn/web/fyrbt_673021/jzhsl_673025/t1407728.shtml。。2016年10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菲律賓共和國聯(lián)合聲明》正式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菲律賓共和國聯(lián)合聲明》(2016年10月21日),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wǎng)http:∥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1179_674909/t1407676.shtml.。該聯(lián)合聲明重申“爭議問題不是中菲雙邊關系的全部。雙方就以適當方式處理南海爭議的重要性交換了意見。雙方重申維護及促進和平穩(wěn)定、在南海的航行和飛越自由的重要性,根據(jù)包括《聯(lián)合國憲章》和1982年《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nèi)公認的國際法原則,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由直接有關的主權(quán)國家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領土和管轄權(quán)爭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菲律賓共和國聯(lián)合聲明》第40條。,“雙方同意繼續(xù)商談建立信任措施,提升互信和信心,并承諾在南海采取行動方面保持自我克制,以免使爭議復雜化、擴大化和影響和平與穩(wěn)定。鑒此,在作為其他機制的補充、不損及其他機制基礎上,建立一個雙邊磋商機制是有益的,雙方可就涉及南海的各自當前及其他關切進行定期磋商。雙方同意探討在其他領域開展合作”*《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菲律賓共和國聯(lián)合聲明》第42條。。
隨著中菲關系的明顯改善,兩國能否在南海、特別是能否在禮樂灘附近海域進行共同開發(fā)問題,成為了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禮樂灘位于中國南沙群島的東北,在中國“九段線”的范圍之內(nèi),屬中國的固有領土。不過,禮樂灘目前處在菲律賓的實際控制之下。事實上,早在20世紀70年代,菲律賓政府就開始引進外國石油公司在禮樂灘附近海域進行單邊勘探活動。2012年,中、菲兩國的石油公司就禮樂灘(Reed Bank)附近海域的共同開發(fā)問題進行談判。當時擔任菲律賓菲萊克斯石油公司(Philex Petroleum)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邦義禮南(Manuel Pangilinan)明確提出,計劃利用外國石油公司的技術(shù)和資金,聯(lián)合開發(fā)禮樂灘的油氣資源*《邦義禮南要帶進中國公司,前去禮樂灘共同勘探石油》,《世界日報》(菲律賓)2012年6月25日, 第2版。。2013年10月,菲英合資的弗洛姆公司(Forum Energy)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就在禮樂灘共同勘探油氣資源問題進行談判*《能源部長貝蒂諾呼吁邦義禮南盡快與中國石油公司達成協(xié)議》,《世界日報》(菲律賓)2014年1月10日, 第2版。。然而,2014年菲律賓能源部又宣布啟動第五輪能源合同招標,在推出的11個油氣勘探區(qū)塊中,第7區(qū)塊位于禮樂灘。因為禮樂灘是中菲兩國領土爭議的焦點,所以中菲兩國有關禮樂灘附近海域進行共同開發(fā)的談判,迄今沒有取得實質(zhì)性的進展*李金明:《中菲禮樂灘油氣資源“共同開發(fā)”的前景分析》,《太平洋學報》2015年第5期,第84頁。。
其實,中菲兩國有在南海有進行共同開發(fā)的嘗試。例如,早在2005年4月中國、菲律賓和越南的三國石油公司簽署了《在南中國海協(xié)議區(qū)三方聯(lián)合海洋地震工作協(xié)議》(A Tripartite Agreement on the Joint Seismic Undertaking in the Agreed Area in the South China),該協(xié)議區(qū)的面積約為143 000平方公里*See “China, Philippines and Vietnam Sign Agreement To Explore Oil in the South China Sea”, Lianhe Zaobao,15 March 2005, available at: http:∥www.zaobao.com/gj/yx501_150305.html.,被認為朝著“共同開發(fā)”邁出的歷史性、實質(zhì)性一步,也是三方共同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重要舉措*See Liu Zhenmin, “The Basic Position of China on the Settlement of Maritime Disputes”, China Ocean Law Review, Vol. 2, 2005, p. 22.。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5月菲律賓特使何塞·德貝西內(nèi)亞在參加中國主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時,強調(diào)聯(lián)合勘探開發(fā)南沙群島的石油等資源可能帶來的經(jīng)濟利益,并提議中菲共同開發(fā)南沙*參見《德貝內(nèi)西亞提議聯(lián)合勘探開發(fā)斯普拉特利群島》,載《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網(wǎng)站2017年5月5日報道,轉(zhuǎn)引自《參考消息》2017年5月16日第16版。。2017年5月,菲律賓總統(tǒng)杜特爾特也表示,菲律賓愿意同中國和越南共同勘探南海的自然資源。2017年8月,菲律賓總統(tǒng)杜特爾特批準菲律賓在南海與中國進行聯(lián)合勘探,有關南海聯(lián)合勘探項目涉及石油、天然氣、海洋生物以及其他自然資源。此外,菲律賓ABS-CBN新聞網(wǎng)2017年9月28日報道稱,“菲律賓將和中國在爭議海域附近聯(lián)合開采油氣”。菲律賓能源部長阿方索·庫西也透露說,菲方正尋求與中國和加拿大公司共同推進靠近南海爭議水域的一個延宕日久的油氣項目。另據(jù)《菲律賓星報》2017年9月28日報道,菲律賓同中國聯(lián)合勘探巴拉望油氣資源的菲方合同文本已提交給總統(tǒng)杜特爾特審核;合同勘探區(qū)域位于巴拉望西北部的卡拉棉群島,勘探主體為菲律賓、中國和馬來西亞公司組成的合資企業(yè)*《菲律賓推動菲中南海聯(lián)合開采、合同文本已提交杜特爾特審核》,載“環(huán)球網(wǎng)”2017年9月29日,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7-09/11295284.htm。。綜上可見,禮樂灘附近海域最有可能成為中菲兩國在南海進行共同開發(fā)的“區(qū)塊”。
在海上共同開發(fā)過程中,無論是“區(qū)塊”的選擇,還是共同開發(fā)協(xié)議的達成及其實施,都事關國家利益,往往舉步維艱、需要較長的時間。例如,在“馬來西亞與泰國的共同開發(fā)案”中,馬、泰兩國從共同開發(fā)協(xié)議的簽署到共同開發(fā)活動的最終開展就歷經(jīng)了15年的時間;而在“澳大利亞與印尼共同開發(fā)案”中,兩國從開始談判到協(xié)議的達成花了20多年的時間。因此,中國與包括菲律賓在內(nèi)的其他南海聲索國在南海共同開發(fā),也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反復磋商的心理準備。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2015年,中國政府發(fā)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提出以政策溝通、設施聯(lián)通、貿(mào)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nèi)容,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回應,迄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一大批合作項目陸續(xù)啟動”*習近平:《開辟合作新起點 謀求發(fā)展新動力——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上的開幕辭》(2017年5月15日),載國家海洋局官網(wǎng)http:∥www.soa.gov.cn/xw/ztbd/ztbd_2017/gjhyj21sczl/xwzx/201705/t20170516_56079.html。。而促進、加強與東盟國家包括南海共同開發(fā)在內(nèi)的“海洋資源開發(fā)利用合作”,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合作重點之一*參見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家海洋局聯(lián)合發(fā)布:《“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2017年6月20日),載國家海洋局官網(wǎng)http:∥www.soa.gov.cn/xw/ztbd/ztbd_2017/gjhyj21sczl/。。
自從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政府提出共同開發(fā)倡議以來,40多年過去了,迄今沒有一例中國與周邊國家進行共同開發(fā)的成功案例*楊澤偉:《海上共同開發(fā)國際法問題研究》,第98-102頁。。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在中菲關系改善的背景下,兩國如能在禮樂灘海域邁出共同開發(fā)的第一步,就有可能推動中國與其他南海聲索國在南海進行共同開發(fā)活動。因此,有必要發(fā)揮中菲共同開發(fā)禮樂灘海域的示范作用,在共同開發(fā)的利益分成方面可以適當做些讓步*例如,在1992年“馬來西亞與越南共同開發(fā)案”中,越、馬兩國共同開發(fā)“01和02區(qū)塊‘紅寶石’氣田”,馬方占收益的85%,而越方只占收益的15%。又如,在2001年“尼日利亞與圣多美及普林西比共同開發(fā)案”中,尼方獲得了共同開發(fā)區(qū)收益的60%,而圣方只分享共同開發(fā)區(qū)收益的40%。See Article 3 of the Treaty betwee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 and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Sao Tome and Principe on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Petroleum and other Resources, in respect of Areas of th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of the Two States 21 February 2001.。
根據(jù)已有的近30個海上共同開發(fā)案例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海上共同開發(fā)并沒有固定的模式*鄧妮雅:《海上共同開發(fā)管理模式法律問題研究》,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6年第20頁。。概言之,海上共同開發(fā)模式主要有代理制模式、聯(lián)合經(jīng)營模式和管理機構(gòu)主導模式三種。鑒于此,中國在與其他南海聲索國進行共同開發(fā)活動中,既要借鑒已有的海上共同開發(fā)活動的成功經(jīng)驗,又不能拘泥、局限于現(xiàn)有的海上共同開發(fā)模式;基于海上共同開發(fā)的具體情況,可以適當創(chuàng)新共同開發(fā)模式。例如,在2002年“澳大利亞與東帝汶的共同開發(fā)案”中,東帝汶獲得了聯(lián)合石油開發(fā)區(qū)內(nèi)石油收益的90%,而澳大利亞只占10%;雖然澳大利亞在石油收益比例分配方面做了較大讓步,但是澳方負責下游業(yè)務的利潤也頗為豐厚*See David M. Ong, “The New Timor Sea Arrangement 2001: Is Joint Development Of Common Offshore Oil and Gas Deposits Mandated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ine & Coastal Law, Vol.17, No.1, 2002, p. 80.。因此,諸如此類的海上共同開發(fā)實踐,可以為中國與其他南海聲索國之間的共同開發(fā)活動提供借鑒。
JointDevelopmentintheSouthChinaSeaaftertheArbitrationCasebetweenChinaandPhilippines:Opportunity,ChallengeandChina’sChoice
YANG Ze-wei1, 2
(1.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Law,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2. China Institute of Boundary and Ocean Studi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and the agreement of framework ofCodeontheConductofthePartiesintheSouthChinaSeaafter the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in 2016, there are a lot of opportunities about joint exploit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Meantime, the joint exploit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still facing such challenges as the weak political wills among the related parties, the poverty of cultural homogeneity and the interference of external forces. With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China and Philippines, the waters around Liyue Bank is highly expected to be an “area” that will probably be exploited jointly by these two countries, accordingly realizing the practical breakthrough of joint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joint exploitation; the South China Sea; Liyue Bank
D 993.5
A
1004-1710(2017)06-0001-06
2017-09-16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5JZD036);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6ZDA074)
楊澤偉(1968-),男,湖南新寧人,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主要從事海洋法、國際能源法研究。
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