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西安市第四醫(yī)院超聲診斷科(西安 710004)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65例
李 斌
西安市第四醫(yī)院超聲診斷科(西安 710004)
目的: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先天性縱隔子宮早、中、晚期妊娠及異位妊娠中的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經婦產科證實(剖宮產、順產、早產、引產、流產)的65例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的聲像圖表現(xiàn)。結果:完全縱隔子宮13例,早孕11例(2例雙側妊娠),異位妊娠2例,中、晚期妊娠胎兒存活9例;不完全性縱隔子宮52例,早孕52例,中、晚期妊娠胎兒存活35例。早產5例,畸形1例,流產15例,漏診3例,誤診5例。結論: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診斷的準確率高,可為婦產科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為產科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提供可靠依據(jù)。
子宮的發(fā)生來自胚胎時期兩側的副中腎管,副中腎管的頭側端發(fā)育形成兩側輸卵管口,尾端則匯合形成子宮,副中腎管發(fā)育障礙不同,將形成子宮陰道的先天性畸形,縱膈子宮是副中腎管會合后,中隔未完全退化或僅部分退化。縱隔由宮底到宮頸外口或宮頸管為完全縱隔子宮;縱隔至于宮頸內口以上任何部位為不完全縱隔子宮[1]。 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分完全縱隔子宮妊娠和不完全縱隔子宮妊娠。本文回顧性分析我科2008-2015年之間,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孕婦檢查中,發(fā)現(xiàn)65例孕婦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現(xiàn)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組65例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30歲。均系在我院正常產檢、急診或來我院復診時發(fā)現(xiàn),經婦產科證實(剖宮產、順產、早產、引產、流產)為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
2 儀器與方法 采用Philips-HDI-4000、Philips-IU22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 MHz,經腹部超聲對孕婦進行檢查。孕婦取仰臥位,若需要膀胱充盈,或檢查子宮下段時,膀胱適度充盈,采用縱切、橫切、斜切面連續(xù)追蹤檢查,顯示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的完整形態(tài)。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分完全縱隔子宮妊娠和不完全縱隔子宮妊娠,縱隔將子宮腔分成兩個宮腔。早、中、晚期妊娠,異位妊娠聲像圖表現(xiàn)各不相同,通過各期聲像圖特點進行診斷。①早期妊娠:橫切顯示子宮橫徑增寬,子宮腔基底部可見一略呈“楔形”的低回聲分隔帶,低回聲分隔帶將子宮分成左、右兩宮腔,完全縱隔子宮脫膜呈“Y”型,不完全縱隔子宮脫膜呈“V”型;縱切面顯示子宮脫膜不連續(xù),橫切面可見兩條不在同一水平線上脫膜回聲。妊娠4周以后,宮腔內“Y”型、“V”型脫膜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若一側宮腔妊娠,另一側宮腔脫膜增厚,回聲不均勻;若兩側宮腔同時妊娠,兩側宮腔均可見妊娠囊回聲。應注意觀察妊娠囊著床的位置。②中期妊娠:縱隔子宮妊娠中期較早期聲像圖容易顯示,縱隔具有以下特點:縱隔數(shù)量單發(fā),基底部厚寬,寬度約6~7 mm,部分可達10 mm以上,發(fā)生子宮底部與宮腔上部,與肌層回聲相似,其下段漸變細向宮頸方向延伸,因妊娠側的宮腔與另一側的宮腔極不對稱,縱隔明顯偏向另一側,表現(xiàn)為縱隔呈斜行走向[2];完全縱隔子宮妊娠羊膜囊完全位于一側宮腔,另一側宮腔肌壁回聲均勻,脫膜較厚,子宮體部宮腔線清晰、居中,兩個宮腔之間可見略強回聲縱隔向下延伸至宮頸內口,與子宮頸部羊膜囊相連;不完全縱隔子宮妊娠羊膜囊大部分位于一側宮腔,小部分位于另一側宮腔,妊娠20周以后,兩側宮腔逐漸融合,子宮底部羊膜囊內可見增厚的略強回聲光帶向下延伸,與子宮頸部羊膜囊不相連。彩色血流顯示:部分縱隔內、周邊可見血流信號。③晚期妊娠:縱隔子宮妊娠晚期與中期聲像圖基本相同,完全縱隔子宮妊娠晚期縱隔不容易顯示。完全縱隔子宮妊娠子宮形態(tài)飽滿偏向妊娠側,不完全縱隔子宮妊娠與正常子宮妊娠基本相同。④異位妊娠:完全縱隔子宮、不完全縱隔子宮異位妊娠,子宮聲像圖表現(xiàn)與縱隔子宮妊娠早期4周以前聲像圖相同,宮腔內未見孕囊回聲。附件區(qū)可見孕囊回聲,CDFI顯示:孕囊周邊可見環(huán)狀血流信號。
3 結 果 65例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超聲診斷分型結果及與婦產科結果比較:見表1、表2。65例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中完全縱隔子宮妊娠13例(占20.0%),不完全縱隔子宮妊娠52例(占80.0%)。完全縱隔子宮早期妊娠13例,診斷完全符合11例,診斷率為84.6%(11/13);兩側宮腔妊娠2例,極為罕見,診斷完全符合,診斷率為100%(2/2);完全縱隔子宮異位妊娠2例,比較少見,診斷完全符合2例,診斷率100%(2/2);中、晚期妊娠胎兒存活9例,診斷完全符合7例,占胎兒存活數(shù)的診斷率為77.8%(7/9)。不完全縱隔子宮早期妊娠52例,診斷完全符合45例,診斷率為86.5%(45/52);中、晚期妊娠胎兒存活35例,診斷完全符合31例, 占胎兒存活數(shù)的診斷率為88.5%(31/35)。左側宮腔妊娠25例,右側宮腔妊娠27例。誤診5例。漏診3例。胎兒存活44例,占總妊娠數(shù)的67.6%(44/65)。剖宮產36例,占胎兒存活數(shù)的81.8%(36/44)。晚期妊娠胎位不正26例(臀位20例,橫位6例),占胎兒存活數(shù)的59.0%(26/44),頭位7例,順產4例,早產5例(3例存活),早產占總妊娠數(shù)的7.6%(5/65);流產15例,占總妊娠數(shù)的23.0%(15/65);引產1例(中樞神經系統(tǒng)畸形、腦積水)。胎盤不規(guī)則增厚13例,占總妊娠數(shù)的20.0%(13/65);附著于縱隔與子宮側壁部位的胎盤6例;羊水過多4例;羊水過少5例;單臍動脈1例;合并子宮肌瘤3例;人工流產失敗4例,經超聲引導下可視人流術。65例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均經婦產科證實(剖宮產、順產、早產、引產、流產)。
表1 65例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完全、不完全)超聲診斷分型結果
表2 65例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完全、不完全)超聲診斷與婦產科結果比較
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是子宮畸形妊娠。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早期可根據(jù)縱隔位置、下緣與宮頸內口、外口或宮頸管的關系進行分型,完全縱隔子宮妊娠宮頸外口或宮頸管內有縱隔,兩側宮腔脫膜匯合夾角妊娠4周前小于90°;不完全縱隔子宮妊娠左、右兩側宮腔脫膜匯合于子宮下段、兩側夾角妊娠4周前大于90°,宮頸外口、宮頸管內無縱隔[2];縱隔厚度從上到下逐漸變薄、早期妊娠側宮腔可見孕囊回聲,另一側宮腔脫膜增厚,回聲增強,分布均勻,宮腔線欠清晰;根據(jù)妊娠囊著床位置,宮腔大小可預測縱隔子宮妊娠預后情況,縱隔位于子宮腔中間,兩側宮腔大小基本相等,妊娠囊著床于任何一側宮腔,一般可正常妊娠,縱隔偏移子宮腔一側,妊娠囊位于較大的一側宮腔,一般可正常妊娠,妊娠囊位于較小的一側宮腔,一般容易流產;縱隔增厚,子宮腔小,一般容易流產;孕囊著床在縱隔上,一般容易流產,本組流產15例都有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的不同表現(xiàn),根據(jù)患者既往超聲診斷,婦科對其進行宮腔鏡檢查;13例先天性縱隔子宮患者宮腔鏡下已做了縱隔切除術,術后都順利妊娠、順利生產;宮腔鏡下發(fā)現(xiàn)1例縱隔厚度超過10 mm,對縱隔基底部進行了切開術;宮腔鏡下發(fā)現(xiàn)1例縱隔過短,不需手術,2例已懷孕、生產,產后復查縱隔已顯示不清。其中1例完全縱隔子宮雙側宮腔均妊娠,第1次早期妊娠流產;該孕婦未做縱隔切除術,第2次妊娠,中孕檢查胎兒畸形、腦積水,臀位、引產;第3次妊娠,中、晚期檢查胎兒發(fā)育正常、臀位、剖宮產。對早期妊娠需要終止妊娠的孕婦,可了解孕囊著床在哪一側宮腔,減少人工流產的盲目性;可行超聲引導下人工流產,避免反復宮腔操作對孕婦造成的痛苦,提高手術成功率[3]??梢娤忍煨钥v隔子宮妊娠早期存在很大的風險。
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早期應與子宮角部妊娠鑒別,子宮角部早期妊娠妊娠囊與子宮腔脫膜基本在同一平面上,與縱隔子宮妊娠鑒別比較明顯[4];子宮底部淺凹陷的縱隔子宮妊娠需與弓形子宮妊娠鑒別,可依據(jù)子宮兩側脫膜是否成角、成角大小及縱隔脫膜形態(tài)做出診斷;雙角子宮妊娠子宮底部融合不全,子宮底部凹陷深度大于10 mm。子宮畸形合并妊娠時會引起胎位異常,一般不影響胎兒生長發(fā)育。但若伴有子宮發(fā)育不良、宮頸發(fā)育不良、可會引起流產、早產或難產[5]。中期妊娠子宮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完全、不完全縱隔子宮妊娠易診斷,若妊娠側子宮腔體積小,影響胎兒發(fā)育、胎盤附著、胎盤血供情況,更容易發(fā)生反復流產、早產。先天性縱隔子宮妊娠是子宮發(fā)育異常情況下的妊娠,其流產和早產發(fā)病率分別為20%~41.5%,10%~33.8%[6]。妊娠晚期完全縱隔子宮妊娠不易診斷,不完全縱隔子宮妊娠易診斷;若發(fā)現(xiàn)孕婦胎位異常,子宮體偏向腹中線一側,詢問病史,超聲檢查完全縱隔子宮妊娠應將另一側宮腔顯示清晰,觀察其宮腔大小、肌壁厚度、脫膜及宮腔線回聲,有利于完全縱隔子宮妊娠晚期的超聲診斷,避免因糾正胎方位對胎兒造成傷害。
先天性縱隔子宮早、中、晚期妊娠及異位妊娠存在著很大的危險,影響胚胎及胎兒的發(fā)育成長,影響胎兒的正常分娩,影響產后子宮的恢復,可見對先天性縱隔子宮早、中、晚期妊娠及異位妊娠分型做出準確的超聲診斷非常重要。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是一種無損傷、可重復、簡捷、準確的檢查手段??蓪m內胎兒發(fā)育情況提供準確信息,為產科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提供可靠依據(jù),為剖宮產不完全縱隔切除術提供有力的證據(jù),對異位妊娠提供可靠的治療方案。
[1] 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yī)學[M].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社,2011:1271-1272.
[2] 何雪冬,劉巧巧,蔡海國,等.先天性子宮畸形二維及三維超聲診斷及圖像分析[J/CD].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3,10(7):564-567.
[3] 趙 敏,陳麗榮.縱隔子宮妊娠的超聲診斷及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19):3123.
[4] 錢蘊秋.超聲診斷學[M].2版.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出版社,2008:464.
[5] 嚴英榴,楊秀雄.產前超聲診斷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94.
[6] 張 海.經陰道超聲在縱隔子宮合并妊娠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4,20(3):373-374.
(收稿:2016-07-05)
子宮/異常 妊娠/超聲診斷 超聲診斷,多譜普勒,彩色/方法
R711.1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