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苗
關鍵詞:圖書館;閱讀推廣;圖書館服務;讀者權利
摘要:文章針對圖書館閱讀推廣理論研究匱乏的現(xiàn)狀,從圖書館為什么開展閱讀推廣、圖書館閱讀推廣與讀者權利保障兩方面論述了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一些理論問題,從而提升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中圖分類號:G25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1-0002-03
近年來,閱讀推廣活動在各圖書館如火如荼地開展,這既是圖書館對政府大力推廣全民閱讀活動的支持和響應,也是圖書館作為擁有豐富文獻信息資源的文化服務機構承擔自身責任的自覺行為。相比閱讀推廣實踐活動的蓬勃發(fā)展,閱讀推廣理論研究的步伐明顯落后。正如王波所言:“國內閱讀推廣的理論研究沒有跟上實踐的步伐,無以回應實踐在很多方面提出的問題,難以對實踐發(fā)揮指導作用。”[1]范并思認為,閱讀推廣基礎理論研究的缺乏,已經成為開展閱讀推廣的主要障礙之一;閱讀推廣基礎理論要研究“閱讀推廣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問題,以指導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實踐[2]。筆者嘗試對閱讀推廣的一些理論問題做粗淺探討,以拋磚引玉喚起圖書館界同仁對閱讀推廣理論研究的重視。
1圖書館為什么開展閱讀推廣
1.1閱讀推廣是提高國民閱讀率的有效舉措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傳承文明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個人修養(yǎng)、實現(xiàn)民族振興的基本途徑。閱讀不僅決定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yǎng),更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正因為此,各國政府都十分關注本國的國民閱讀狀況,并不遺余力地推廣全民閱讀活動,以提高國民閱讀率,增強國家軟實力。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閱讀推廣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實效,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顯示,我國成年國民閱讀率連續(xù)七年穩(wěn)步上升。但調查結果也顯示,2013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的閱讀量僅為4.77本,雖然比2012年略有上升,但與很多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同時,國民紙質圖書閱讀的時長比2012年有所下降,網絡和手機閱讀的時長呈增長趨勢,且顯著多于紙質閱讀的時長。調查還顯示,超過5成的成年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量很少,6成以上的成年國民認為有關部門應當舉辦讀書活動或讀書節(jié)[3]。
解讀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筆者發(fā)現(xiàn)以下幾點問題:①我國國民閱讀率雖然近年來在全民閱讀活動的推動下逐年提升,但仍然偏低,國民閱讀量偏少。這表明閱讀仍舊停留在精英層面,沒有形成全民閱讀的局面。這既有現(xiàn)代社會快節(jié)奏生活方式下人們無暇讀書的原因,也與部分國民對閱讀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有關。②紙質閱讀時長下降且顯著少于網絡和手機閱讀。這表明快餐式、跳躍式的淺閱讀正在成為國民閱讀的主要方式及社會閱讀的主要特征。同時,閱讀呈現(xiàn)出功利性特征,人們把閱讀作為達到目的的手段,并非出于興趣而進行閱讀。③國民普遍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超過半數的成年國民能意識到自己的閱讀量少,大多數的國民要求相關部門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以促進閱讀。由此可見,雖然近年來我國閱讀推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國國民閱讀狀況仍不容樂觀,政府和國民都寄希望于通過閱讀推廣工作來改善閱讀狀況,閱讀推廣工作任重道遠。
1.2閱讀推廣是圖書館承擔自身責任的自覺行為
閱讀推廣作為圖書館的一種服務,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逐漸從一種自發(fā)的、零星的服務發(fā)展成為一種自覺的、普遍的服務。在國際上,圖書館人不懈地推動閱讀推廣的發(fā)展并將其作為自身的責任和使命:①1994年,《公共圖書館宣言》將“從小培養(yǎng)和加強兒童的閱讀習慣”“支持和參與并在必要時組織不同年齡組的掃盲活動與計劃”作為圖書館的主要使命[4]。②2002年,《IFLA因特網宣言》認為幫助并促進公眾獲得高質量的信息和服務是圖書館和信息服務機構應盡的職責[5]。③2003年,英國的《未來的框架》報告將閱讀推廣和促進非正式學習作為現(xiàn)代圖書館的核心使命[6]。
正是由于對現(xiàn)代圖書館責任和使命的深刻認識,我國圖書館人開始積極主動地開展閱讀推廣,閱讀推廣成為圖書館承擔自身責任的自覺行為。中國圖書館學會2003年將全民閱讀提上工作日程,2004年開始倡導全民讀書活動。2006年,科普與閱讀推廣指導委員會成立(后改為閱讀推廣委員會)。2008年,中國圖書館學會在《圖書館服務宣言》中明確要求圖書館應努力促進全民閱讀。2013年,閱讀推廣被列入文化部制定的《全國第五次縣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標準》。
1.3閱讀推廣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圖書館服務
為什么閱讀推廣是圖書館應當承擔的責任和使命,為什么閱讀推廣會從一種輔助性的圖書館服務發(fā)展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服務,筆者認為有讀者、文獻資源、圖書館等三方面的原因。
1.3.1讀者是圖書館服務的對象。讀者有自由獲取信息的權利,圖書館應當保護讀者的信息自由獲取權,這一思想在19世紀的西方公共圖書館運動中產生并得以發(fā)展,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圖書館權利宣言》、國際圖聯(lián)《圖書館與知識自由宣言》及《格拉斯哥宣言》的問世,開啟了讀者的權利時代,讀者權利逐漸被認識和關注,圖書館對自身的責任和使命有了新的認識,即要保障和維護讀者權利。正如于良芝所言:“現(xiàn)代圖書館職業(yè)從一開始就具有崇尚理性和知識、維護個人獲取知識的平等權利、追求知識資源的最大利用等精神。”[7]然而讀者權利的真正實現(xiàn)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尤其是讀者和圖書館的積極作為,如果讀者沒有閱讀需求,讀者權利就無從實現(xiàn),如果讀者有閱讀需求,而圖書館無法滿足這種需求,讀者權利也難以保障。由于讀者個體的差異,獲取信息的意愿和能力不同,信息需求也各不相同,圖書館只有對不同讀者進行針對性的服務,才能真正維護和保障讀者的權利。
1.3.2文獻資源是圖書館提供服務的基本保障。阮岡納贊圖書館學五定律的第一定律“書是為了用的”、第三定律“每本書有其讀者”,闡明圖書館的主要職能是書要盡其用,要提高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率,要努力為每本書找到合適的讀者,要積極宣傳圖書和閱讀的價值,發(fā)展?jié)撛谧x者,引導讀者選擇圖書,而這些也正是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內容。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各種信息資源撲面而來,讀者有了更多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但也多了選擇的困惑,讀什么和怎么讀成為很多人在閱讀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圖書館閱讀推廣要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
1.3.3圖書館是一個生成著的有機體,會隨著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閱讀推廣的發(fā)展是圖書館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我國近現(xiàn)代圖書館的發(fā)展經歷了從封閉到開放、從被動服務到主動服務的歷程。擔任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50余年的普特南認為,圖書館服務的原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讓所有公眾使用館藏。圖書館應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一切工作圍繞讀者展開,提倡積極主動的服務來吸引讀者,保障讀者的閱讀權利,提高圖書館館藏的利用率,彰顯圖書館的價值。圖書館閱讀推廣正是圖書館的一種積極主動的服務,是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
2圖書館閱讀推廣與讀者權利保障
讀者權利是指讀者享有自由、平等地利用圖書館各種信息資源和服務的權利。讀者權利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權利,讀者權利的核心是信息獲取權,信息獲取權是人的基本權利。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提出:“人人都有權享有獲取信息和思想的自由?!盵8]1999年,國際圖聯(lián)在《圖書館與知識自由宣言》中宣稱,自由獲取信息是人的基本權利[9]。信息獲取權作為一種基本人權,具有平等、自由和個性化等特征,維護讀者權利的平等、自由和個性化是圖書館服務應當堅持的原則。圖書館應當為讀者提供平等的服務,應當尊重讀者自主選擇閱讀內容和閱讀方式且不受他人干涉的權利,并充分認識到讀者閱讀需求的個體差異,切實保障和維護讀者權利。
為了維護讀者權利的平等、自由和個性化,現(xiàn)代圖書館確立了公平和中立的服務原則,以保障所有讀者都能平等、自由地選擇和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資源。
2.1閱讀推廣與公平服務
讀者權利是一種積極權利,讀者權利的實現(xiàn)需要讀者和圖書館雙方積極作為。讀者權利實現(xiàn)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社會差異和權利主體差異的存在。對于讀者權利而言,社會差異主要體現(xiàn)為區(qū)域經濟差異而導致的圖書館發(fā)展差異,圖書館資源和服務越好,讀者權利就越能得到保障;權利主體差異則主要表現(xiàn)為年齡、身體狀況、文化程度等權利主體本身的差異以及閱讀需求的差異。如:幼齡或老齡人群難以正常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殘障人士無法方便地享受圖書館的服務,文化程度低的群體往往缺乏利用圖書館的技能。對于這些不能正常使用圖書館資源的特殊人群,如果圖書館不提供特殊服務則無法保障其作為讀者的權利?!豆矆D書館宣言》明確要求,公共圖書館向所有人提供平等服務的同時,應該向這些人群提供特殊服務[4]。
同時,個體差異導致了閱讀需求的個性化,包括閱讀需求不同、沒有閱讀需求、閱讀需求不明確等。如果圖書館不針對閱讀需求的差異提供相應的服務,讀者權利同樣難以實現(xiàn)。圖書館為保障讀者權利的實現(xiàn),在閱讀推廣中根據讀者的個體差異提供有針對性的區(qū)別服務,正是公平服務原則的體現(xiàn)。
2.2閱讀推廣與中立服務
為了維護讀者的閱讀自由,國際圖聯(lián)在《圖書館員及其他信息工作者的倫理準則》中要求:“圖書館員在館藏建設、信息獲取與服務等方面應當嚴守中立和無偏見的立場,以最大限度保證館藏資源和信息獲取渠道的平衡?!盵10]國際圖書館界對中立的服務原則雖然已達成共識,但仍有一些人堅持認為圖書館應當承擔社會教育的職能,主張對讀者進行指導和灌輸,認為圖書館閱讀推廣是一種圖書館的教育活動,圖書館員是主導,是知識導師,應通過指定讀者的閱讀內容、傳授讀者閱讀方法、指導讀者的閱讀行為等方式,培養(yǎng)讀者的閱讀習慣和興趣,提高讀者的閱讀品位。
從讀者權利角度分析,讀者有自由閱讀的權利,圖書館員不應該對其閱讀進行強迫和干預。圖書館閱讀推廣相比文獻借還等傳統(tǒng)服務,是一種更加積極主動的服務,也是一種對讀者閱讀介入程度更深的服務,但它不是一種教育活動。
同時,在一些特定情況下或對于特殊人群,圖書館需要介入式服務來保障讀者權利,如:給想閱讀而不知道讀什么的人推薦讀物,給不會閱讀的人選擇合適的讀物并幫助他們逐漸學會閱讀,并不違背中立服務原則。但應該注意的是,這種介入式服務也應當遵循中立原則,如:在設計閱讀推廣項目時,圖書館盡量不要指定具體的閱讀內容,而應該是給讀者提供選擇和建議,不應帶有強迫性。
3結語
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改善國民閱讀狀況是圖書館的重要歷史使命。閱讀推廣是圖書館承擔自身責任的自覺行為和發(fā)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服務,是圖書館人在對讀者權利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所提供的一種積極主動服務,是進一步保障讀者權利的有效舉措,也是圖書館人性化服務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王波.圖書館閱讀推廣亟待研究的若干問題[J].圖書與情報,2011(5):32-35,45.
[2]范并思.閱讀推廣與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問題分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5):4-13.
[3]劉彬.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公布[N].光明日報,2014-04-22(01).
[4]IFLA.公共圖書館宣言[EB/OL].[2015-03-27].http://archive.ifla.org/VII/s8/unesco/chine.pdf.
[5]IFLA.The IFLA Internet Manifesto[EB/OL].[2015-03-27].http://archive.ifla.org/III/misc/im-e.htm.
[6]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Framework for the Future: Libraries,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in the Next Decade[EB/OL].[2015-03-27].http://www.healthlinklibraries.co.uk/pd f/Framework_for_the_Futures.pdf.
[7]于良芝.未完成的現(xiàn)代性:談信息時代的圖書館職業(yè)精神[J].圖書館雜志,2005(4):3-7,20.
[8]聯(lián)合國人權委員會.世界人權宣言[EB/OL].[2015-03-28].http://www.un.org/zh/doc uments/udhr/.
[9]IFLA/FAIFE.IFLA Statement on Libraries and Intellectual Freedom[EB/OL].[2015-03-28].http://www.ifla.org/publications/ifla-statement-on-libraries-and-intellectual-freedom.
[10]IFLA.圖書館員及其他信息工作者的倫理準則[EB/OL].[2015-03-25].http://www.ifla.org/files/assets/faife/codesofethics/chines ecodeofethicsfull.pdf.
(編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