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虹
摘 要:小學生的生活閱歷不足,對事情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要想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就必須對他們開展有效教育。閱讀作為拓展學生視野、優(yōu)化學生知識結(jié)構(gòu)、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效途徑,理應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推廣。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已經(jīng)成為教學和學習的一部分,課堂內(nèi)的閱讀畢竟是有限的,要想全面拓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還必須采取有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學生只有具備了閱讀的興趣,才會自覺地進行閱讀,長此以往才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課外閱讀;興趣培養(yǎng);可持續(xù)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2-005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31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哲人也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碑敽⒆訍凵祥喿x,他將同時學會愛的方式,他會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閱讀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對一個人的品質(zhì)發(fā)展也發(fā)揮著積極性的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在開展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不但可以汲取書中的營養(yǎng),塑造自己的品性,還能促進課堂知識的學習,做到融會貫通,增加間接經(jīng)驗。有效的課外閱讀可以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是毋庸置疑的。既然課外閱讀這樣有用,作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認真研究學情,了解小學生的閱讀心理,采取適當?shù)姆椒ǎ囵B(yǎng)和提升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一、抓住小學生的閱讀特點和心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課文中有很多節(jié)選性的文章和篇幅,有些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有些是學生不樂于接受的。但是由于要考試,課本上牽扯到的很多文章都會通過不同的形式出現(xiàn)在考卷上,所以學生不得不去閱讀。針對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教材中的閱讀材料有些是被迫的,學生必須要去閱讀,即使學生自己不喜歡。但是課外閱讀沒有這樣的內(nèi)在要求,也沒有強迫性的規(guī)則。要想提升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就需要抓住小學生的閱讀心理,攻破他們的閱讀心理防線,他們就會情不自禁地去閱讀了。為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時候,一定要抓住他們的閱讀特點和心理,這樣肯定會大大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對于小學生而言,大多數(shù)孩子都喜歡閱讀故事性強、趣味性強的文章,并且文章不宜過長。小學生的閱讀心理是非常簡單的,因為他們的課外閱讀沒有太多的功利性,一般都是隨心而讀,喜歡什么閱讀什么。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地把握小學生閱讀的素材,從每個小學生的閱讀心理出發(fā),只要是健康的閱讀材料都可以讓學生去閱讀,慢慢的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另外,平時在上課的時候,注意學生對教材文章的理解,找到學生閱讀的偏好,講授一些閱讀的技巧和方法,讓學生在閱讀之后找到一定的成就感。作為教師我們也可以借助一些直觀的語言、圖像等促進學生思維的逐步內(nèi)化,從而不斷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結(jié)構(gòu),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對于同類型的文章,特別是國內(nèi)外的名著,由于偏長,小學生閱讀的耐力有限,理解能力也不是特別理想,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選擇插圖版的,帶有一定注釋性的版本,這樣不至于讓學生閱讀起來感到壓抑。
二、選擇小學生適宜閱讀的材料,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
對于課外閱讀而言,閱讀的范圍極其廣泛,可選的內(nèi)容也具有多樣性。新形勢下,教師必須明白,課外閱讀具有自選性,它不像教材內(nèi)的文章,小學生無法選擇,課外閱讀恰恰給學生留下了非常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那么在開展課外閱讀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jié)合閱讀的需要,把選擇的閱讀素材傾向于小學生喜歡的類型,這樣肯定能大大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但是不能為了迎合小學生而選擇一些不健康的、非主流的或者是思想偏激的文章,這樣做是不行的,與教育目的相違背。小學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在不同的就讀年級,他們的喜好也不同的,小學生低段閱讀偏向于故事性的文章、趣味性的文章,到了五六年級,他們開始傾向于科學性的、理論性的文章,而對于故事性的文章就覺得有些膚淺了。作為教師,一定要正確把握不同階段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和喜好,同時結(jié)合小學生發(fā)展的特點、教育教學的內(nèi)容等相關因素,給學生選擇適宜的閱讀材料。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上,教師可以多向?qū)W生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書籍和作品,比如優(yōu)秀的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中外名著等讓學生在自我閱讀中逐漸融入故事情景,感受故事所營造的意境以及語言所展示出的巨大魅力,讓學生覺得閱讀是一種美的享受。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還要要求小學生自己選擇閱讀材料,家長與教師給予引導,畢竟在課外閱讀中可以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和話語權,凡是健康的、積極的、對他們成長和發(fā)展有幫助的都可以允許他們進行閱讀。比如國內(nèi)外名著、名人傳記等。
三、講授一定的閱讀技巧,提升學生的閱讀成就感
對于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來說,并不是泛泛而讀就可以了,也不是為了閱讀而閱讀,其實這樣是錯誤的。閱讀的目的就是感受文章,從閱讀材料中有所獲得,獲取的可能是知識,也可能是品性的塑造,也可以是經(jīng)驗的獲取等。任何材料的閱讀都是有一定技巧的,報紙、名著、散文、古詩詞等在閱讀中都有自己的方法,如果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巧妙地運用相應的方法,不但可以事半功倍,提升閱讀的效率和質(zhì)量,還能提升學生閱讀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面對困難的毅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在閱讀的時候總是閱讀不懂或者感覺到不太理解閱讀的材料,那么勢必會讓他們的自信心受挫,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厭惡閱讀、討厭閱讀,更提不起閱讀的興趣。反之,如果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是能輕松地拿捏和掌握相應的材料,他們的自信心就會提高,閱讀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提升了。對于課外閱讀,首先要告知學生做好時間安排,對于閱讀的材料不要急于求成,要做好分類,需要精讀的要細讀,需要略讀的就可以粗略瀏覽;對于不同的文章,閱讀中可以做出相應的記號,優(yōu)美的句子和對自己有影響的片段可以摘抄下來,也可以做出自己的注解;閱讀完之后要大概知道閱讀的主要大意,然后針對文章簡單地進行復述,不一定非常的精準,囊括基本的意境就可以了;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可以與小伙伴一起閱讀,然后交流閱讀心得,也可以及時與家長、老師交流自己的閱讀成果。教師要及時做出評析,評析中要以肯定為主,學生不恰當?shù)淖龇ㄒㄟ^適當?shù)姆绞街赋鰜?,但不要嚴厲指責?/p>
課外閱讀不但可以拓展學生視野,擴充學生知識面,使之掌握必要的間接經(jīng)驗,給自己的情感和品德以熏陶,還能輔助課內(nèi)知識和課內(nèi)閱讀的發(fā)展。要想培養(yǎng)和提升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首先就要了解小學生的閱讀心理,尊重學情;其次,要從學生閱讀的現(xiàn)狀出發(fā),引導學生選擇適宜的課外閱讀素材;最后,做到授人以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閱讀技巧,增強他們閱讀的自信心,提升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