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進一步得到了提升。根據(jù)新課改提出的基本要求,情感教育在語文中的重要程度進一步凸顯出來,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著重關注這一問題。從新課改出發(fā)進行分析,并將情感導入、情景創(chuàng)設以及時間培養(yǎng)等各方面進行融合。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新思考
一、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概述
1.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在教學中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加強對情感教育的融入,并且加強對學生情感的分析,從而進一步提升綜合的教學效果。語文科目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需要融入人的情感進一步理解,因此,更應在教學中對情感教育進行融合和引入,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體會教師的情感,并且形成自身對文章的情感,從而更好地融入語文內容內,以便提升對于語文科目的學習興趣。
2.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新課改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并且重點闡述了情感教育對于語文科目的影響,其不僅使教師與學生在課上有了情感的互動,還促進了學生對于語文的人文性更好地體驗。語文科目就應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個性不斷培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而情感教育則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情感教育可以有效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從學生的視角實現(xiàn)情感的激發(fā),從而加強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能夠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提高的作用。
由此可見,加強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不僅僅是語文科目的要求,也是對學生情感進行培養(yǎng)的要求。不僅能夠加強學生情感的進一步豐富,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保證學生的身心正常發(fā)展。
3.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因素
情感因素涉及三個方面,分別為教師、教材和學生。教材通過文字以及圖片來直觀展現(xiàn)和描述畫面,并且其中隱藏著的情感有待于學生發(fā)現(xiàn);教師則通過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幫助學生體會文章中的情感。學生則通過其情感表達對于語文的喜好程度,并且表達出其對于教師教學的滿意程度。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1.注重導入,融匯情感
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在逐漸增強,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帶領學生加強對于課本內容的深入挖掘,并且加強對于課堂氣氛的營造,從而使情感更好地導入教學過程中,從而達到加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于描寫景色的課文進行示范性朗讀,從而通過學生對文字的體會將學生帶到生動的畫面前,并且在講解的過程中帶領學生想象畫面,使學生與教師達成共鳴,從而進一步將學生帶到美景前,加強學生對文章的體會。對于有多個角色的課文,教師可以分小組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并找小組進行展示,從而幫助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文章,加強對文章中人物的心理進行揣測。教師還可以對于敘事性的文章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將文章進行分段,并讓學生講出自身對于文章的分析??傊?,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帶動學生一起創(chuàng)設情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再融入相關的情感教育,并加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從而加強對于文章的理解,并且使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2.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強化情感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教師應加強對于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從而通過多媒體展示相應的圖片以及視頻,以加強學生對于情景的創(chuàng)設以及理解,以提升教學的綜合效果,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體會作者當時的感情,并且通過對于多媒體的運用,使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學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加強學生對于情感的體會。
3.注重實踐,培養(yǎng)真情實感
語文科目的實踐性較強,其中不僅涉及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還應加強學生的人文意識以及情感的培養(yǎng),語文科目中設計閱讀、寫作以及表達等方面,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僅來源于課堂,更來源于生活中的體驗,因此,語文教學應加強對于各種字的運用,從而加強對于情感的教育,以使得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體會情感,并加強學生對于語文科目的綜合學習效果。
結合本文以上所述,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充分重視這一問題,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從而加強學生教學效果的提升,促進學生今后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昌永剛.新課改下對初中語文情感教育模式的探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24).
[2]黃芳.初中語文情感教學策略之我見[J].教育界,2015(11).
[3]劉玉枝.中學語文情境教學與學生的情感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12.
[4]張孔義.中學語文情感教育策略探微[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