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閃閃
(攀枝花學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
茶文化動態(tài)體驗式展示設計分析
龐閃閃
(攀枝花學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
人們在參觀茶文化博物館、游覽茶文化體驗產區(qū)、出入茶葉交易場所時,不能僅僅地通過欣賞來被動地獲取知識,有關設計者更應該把握茶文化傳播的交互體驗過程,讓受眾可以親自動手參與、獲得更豐沛的體驗。本文主要介紹了茶文化展示的設計演變,并進一步分析了從體驗主體與體驗客體兩個方面介紹了茶文化動態(tài)體驗式展覽設計。
茶文化;受眾;體驗;動態(tài);展覽設計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越來越關注對文化的傳承。茶文化作為橫跨古今的一種傳統(tǒng)文化,它的展覽設計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問題。與茶有關的博物館、展會聽、茶館等單位都將充分地融入到展覽的設計當中,以此來提升品牌的形象,并且為茶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茶文化的美在于物質與精神之美的統(tǒng)一。所謂物質之美,就是茶的色香味,茶色清新怡人,茶香屢屢不絕,茶味干爽清冽。自古以來,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就離不開茶葉,茶葉可以說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國不僅是茶的發(fā)源地,同時也將茶文化流傳了下來,經過歷史的積淀,它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無論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是琴棋書畫詩酒茶,都離不開一個茶字。所以,茶無論是在我國的日常用品領域,還是精神文化領域,都與人們息息相關,可以說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它不僅扮演著提神醒腦的角色,同時也帶給了人們豐富的審美韻味。
自改革開放以后,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提升,茶葉生產也進入了新的階段,茶文化以文化為基礎,將其概括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創(chuàng)造的與茶有關的精神文明的總和。茶文化涉及到了社會學、農學、歷史學、文學、哲學、宗教學、醫(yī)學以及傳播學等諸多學科領域。茶和藝術的結合始終是十分緊密的,茶與詩畫,茶與造型以及飲茶藝術都為茶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各式各樣途徑。茶文化始終以自身鮮明的個性,利用動靜結合的方式,為當下的茶文化傳播提供了新的方式與可能。
施拉姆曾經提出過關于傳播必備的三個要素,即信源、信息以及信宿。我們回歸茶文化的動態(tài)體驗式展覽設計,就可以對應上信息、媒介和受眾。所謂信息,就是指在茶文化的動態(tài)體驗重,包括表面展現以及內在隱喻的各種內容。而媒介則是指用表現的形式和方法,例如文本、解說詞、圖片以及空間等內容來向觀眾展示。受眾就是指觀眾。信息傳播利用媒介讓受眾感知,而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探討的就是從信息到媒介的設計過程。設計師需要根據自身對于產品的理解,進行加工、設計,將信息匯總成具體的文字、圖片、影響、聲音和氣味等內容。觀眾接受信息的過程,就是媒介信息滲透給觀眾以及解讀具體信息的過程。觀眾在其中去感知有關的信息,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獨特的見解,這就完成了整個體驗過程。一些好的、有效的體驗式展覽,會將觀眾引導向解讀信息的領域。
2.1 體驗主體設計
動態(tài)體驗的展示,就是可以充分地吸引受眾的一種傳播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并不是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有大量的動態(tài)體驗。展示環(huán)節(jié)的動態(tài)體驗多少,主要和觀眾的需求相連接,要做好受眾定位工作。觀眾是展示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所以,展示設計應以人文本進行設計。當一個展覽充分地研究受眾的心理,知曉他們的需求,并對此進行深層次的改變,才能夠充分地吸引受眾。觀眾的年齡、國籍、文化程度等內容都與展示效果息息相關。
茶文化的動態(tài)體驗設計可以根據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文化背景來進行受眾定位分析,這樣具有針對性的設計,可以得到更好的傳播效果。例如一些外國人并不懂中國的漢字,但是卻對中國的文化十分感興趣。當茶文化展覽需要接待外賓時,外國人很希望了解中國的茶文化,這里就需要有一個精準的定位,使茶文化以娛樂體驗為主。通過大量的動態(tài)體驗,增強圖片的層次感,減少文字的比例,讓外國友人可以更好地參與和茶文化的互動與交流。例如杭州富義倉茶文化展覽館,就有大量的動態(tài)體驗展示、茶藝表演,讓外國人可以充分地參與到展示過程當中,體驗地地道道的中國茶文化。
當下,我們的博物館正在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面對社會公益類的博物館,國家出資扶持,向廣大人民群眾開放。博物館所服務的人群也不再是小眾,而是大眾。這時茶文化的展覽就可以適當地設置一些體驗展示,配合文物和文字,讓受眾對體驗項目更具有選擇權,讓受眾通過適當的閱讀、觀看以及實踐,獲得有關的知識,進一步豐富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功能。
當下的茶品牌和茶企業(yè),具有良好的茶葉生產環(huán)境以及茶葉資源,通常就會在當地建立一些具有品牌特色的茶文化展館,與自身品牌結合,推廣其品牌的同時,也能夠給人們帶來更豐富的茶文化體驗。一方面,他們通過展示設計,將產品的優(yōu)點傳播給觀眾。在展示設計中包括了茶樹的育種、茶園的管理以及采茶包裝設計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動態(tài)式設計的形式呈現給消費者,進一步增強消費者對該品牌的信任度,更加認可其專業(yè)性、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茶園的體驗活動,吸引游客前來參觀,利用地方的旅游特色帶動茶葉銷售的經濟,增加消費的亮點。在整個展覽設計過程中,可以增強茶園的體驗性和娛樂性,以此為茶園贏得更高的人氣,真正地實現傳播文化,促進消費,利用茶葉的經濟性帶動文化的傳播。
2.2 體驗客體設計
體驗客體從一個簡單的角度來說,就是具體的物件展示需要通過一個載體、一個渠道展示出來。體驗客體強調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內容即為內在的要素,形式則是具體的展現方式,沒有形式感的內容則不能充分地吸引人們的眼球,更不能達到有效的傳播目的。
將內容進行展示,離不開的是媒介。茶文化的動態(tài)體驗展示首先要經過文本展示,將展示過程規(guī)劃在一個統(tǒng)一的脈絡當中,茶文化的展示需要文本來揭示具體的內涵與主題,也正是由這個過程體現了展示的精髓。所以文本體現了產品、圖片之間的聯絡關系。
在進行一定空間的展示、定位之后,文本設計要做好對各項環(huán)節(jié)的分析,以此來決定最終的展示方式。在具體的文本設計過程中,不僅有展示文字,同時還包括了解說文字,這需要二者的配合,解說詞的撰寫需要有生動、準確的特色,同時也可以當作具體的故事來講解,進而吸引受眾目光。其次,在茶文化的展示過程中,我們要強調物理空間的作用。所謂物理空間,就是與裝置、場景有關的空間,這些內容為觀眾體驗提供了充分的活動場所,這些需要設計者結合具體的主題需要,結合觀眾的互動行為以及展區(qū)的特點,對其進行合理的劃分,在設計過程中,創(chuàng)作者要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整個交互過程進行充分的重視。例如,設計設計茶館時,要滿足茶館室內空間設計的視覺需求、茶客對場所體驗的心理需求。視覺需求方面,利用線條流暢、樣式復古以及造型優(yōu)美等特質帶給人們視覺上愉悅美好的感受。讓展示空間的形狀、與人活動的范圍進行有效的配合,使得受眾的體驗過程可以在一個適宜、協調的過程中,這是最基本的空間要素。
展示設計需要以特定的建筑為載體,物理空間的布局對受眾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影響,展示間需要有清晰的布局,對物理空間進行合理的分配和組合。受眾在具體的游覽過程中,可以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尋找方向,這就需要設計者為受眾布置好合理的路線,讓受眾可以輕松地游覽。現代的展示設計,不能僅僅地依靠室內設計,更需要與自然空間相結合,在充分環(huán)保節(jié)能的前提下,可以通過變化格局的空間形式以及光線來豐富受眾的視覺感知,這將給受眾帶來更多的感官刺激,加強受眾對體驗的認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對于茶文化的傳承要做進一步的思考。各式各樣的茶博物館已經坐落在大大小小的城市當中,但是,陳列的內容卻大多都以靜態(tài)為主,為了更好地傳承茶文化,我們可以向動態(tài)體驗式展覽設計發(fā)展,增強茶博物館的情趣,增強其他茶文化展覽設計的特色,以此來推動茶文化在我國的傳播。
[1]劉曉希.“動態(tài)照明”視覺認知的影響因素研究——以日本“東京晴空塔”夜景照明為例[J].裝飾,2016,03:101-103.
[2]謝彥君,徐英.旅游體驗共睦態(tài):一個情境機制的多維類屬分析[J].經濟管理,2016,08:149-159.
[3]張文雅.論我國茶文化旅游創(chuàng)意體驗產品開發(fā) [J].農業(yè)考古, 2015,05:142-146.
龐閃閃(1982-),女,河北石家莊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環(huán)境設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