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教學模塊上分,自主學習可以分為:課前預習、課中展示和課后反饋三個部分。自主學習能夠提高激發(fā)學生興趣,強化學習動機,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
關鍵詞:自主學習 生物教學 能力 引導
一、自主學習的概念及分類
(一)概念
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活動中自我決定、自我選擇、自我調(diào)控、自我評價和反思,發(fā)展自身主體性的過程。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是課程改革的首要目標,也是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需要[1]。
(二)分類
1、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一般是學生根據(jù)教師要求,弄清即將要上課的基本內(nèi)容,初步達成教學目標。這是絕大多數(shù)教師常用的一種自主學習方式。
2、課中展示
課中展示,則是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的提升,學生進一步對自己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補充、拓展和探討,將學習的階段性成果在課堂中講解分析,展示并交流。
3、課后反饋
課后反饋環(huán)節(jié)主要集中在晚自習階段,學生結合自己在前兩個階段的學習情況進行査缺補漏,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針對教師提出的重難點問題,選取相應的試題進標測評和教學反饋。
二、學生自主學習現(xiàn)狀
(一)自主學習時間短
高中階段的學生大部分偶爾會進行預習,時間大概是10——20分鐘不等。而學生在課前并不會預習,原因是教師只是口頭布置預習,所以覺得可以不用預習。另外有學生從來沒有預習過任何科目,對預習無從下手,所以不知道要如何進行課前預習。
(二)自主學習方式單一
大部分學生偶爾會進行預習,但是多數(shù)人預習的方式很簡單,主要是通過瀏覽生物課本、少部分學生會使用輔導書了解即將要學習的新課內(nèi)容,有極少學生會查找網(wǎng)上資源和課外書籍。勾畫重點,對難理解的地方做記號,思考本節(jié)聚焦問題和做練習題的學生也是很少。
(三)無有效的學習方法
不愿意預習的學生,大多不清楚如何去預習,沒有找到方法,預習開展起來很費勁。有學生希望教師通過預習學案給出預習的方向,也有學生希望教師提出明確的預習要求。學生很期待教師的評價,但是希望教師更關注自己的行動、積極的態(tài)度,而不是一味的從成績評定自己,比如也評價自己預習的積極性、思考性和參與課堂的主動性等[2]。
三、如何優(yōu)化自主學習
(一)建立課前預習的基本模式
1、制定學習目標
課前預習也需要教師制定明確的目標,預習的目標對整個預習發(fā)揮著導向、激勵和檢測等方面的作用。目前教師布置預習任務偏向于口頭式、籠統(tǒng)式的交代,沒有認真思考預習的目標。學生在課上的展現(xiàn)需要在課下準備,也就是說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更容易在課上感受到克服困難后的喜悅和成就感。關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究能力這樣的長期目標,教師在預習實施過程中通過長期的堅持和監(jiān)督,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
2、小組合作制度
針對簡單的生物學內(nèi)容,學生可以獨自進行預習,而對于開放性的、探究性強的預習內(nèi)容,學生可以先在獨立預習的過程中,提出質(zhì)疑,引導學生組建小組合作交流,再和同組同學進行合作交流,互幫互助可以更高效地解決問題。
3、有效的檢查及評價方式
根據(jù)學生不同的預習內(nèi)容可以采用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同學之間互相評價等多元方式評價,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對于自身努力的價值訴求,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發(fā)展變化的評價。教師通過及時評價反饋,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以此調(diào)整自己教學設計,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對學生的肯定,學生也會在教師的關注下更積極努力的進行這項活動。
(二)實施豐富多彩的課中展示
教師根據(jù)學生預習情況對學生的預習成果進行反饋,然后解決學生課前提出的問題,利用課上前 5~10 分鐘完成導學案的課前自學檢測部分,并及時修正答案。課中的學習可以有小品展示環(huán)節(jié),比如在物質(zhì)跨膜運輸一節(jié),可以讓學生事先進行彩排模擬細胞膜,根據(jù)不同的進出情景很快的熟知物質(zhì)進出細胞的方式。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中展示自主制作的模型,記憶更加深刻。
(三)有效的課后反饋制度
學生結合自己在展示課上的學習情況進行査漏補缺,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教師針對展示課上出現(xiàn)的重難點問題,選取相應的題目進行達標測評、教學反饋[3],小組組長對小組成員的隨機抽查知識點的情況進行反饋,幫助組員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布置構建概念圖的作業(yè),將課本零散的知識點連接在一起。
四、展望
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是新型的教學模式,在高中的生物課堂上釆用該教學模式時,可以將此模式與現(xiàn)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現(xiàn)代教學理念相結合,使課堂教學形式更加完善,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更加充實,讓課堂的教學更加有效[4]。開展課堂自主學習模式是一個不斷摸索、深化的過程,只有認真研究學生的學習情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才能不斷突破、拓展,以點帶面,改變學校原有的教學現(xiàn)狀,帶來改革的卓越成效。
參考文獻
[1] 張倩文.三三六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2] 魏濤.高中生物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研究. [D]西華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
[3] 林莉.基于預習引導學生構建生物核心概念教學實踐. [D]福建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4] 梁慧.學案導學教育模式中課前導學模塊的設計和應用研究. [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作者簡介:楊燕妮(1985年5月-),女,廣西省賀州市,廣西賀州市鐘山縣鐘山中學,中學一級教師,2011年6月獲碩士研究生學位,現(xiàn)為博士生在讀,作物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