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濱??h第一初級中學 陳月玲
初中數學有效問題串式教學設計研究
——以蘇科版教材為例
☉江蘇濱??h第一初級中學 陳月玲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地位,課堂原本就是學生的,將課堂“還”給學生,其用意在于避免教學陷入教師自顧自講的“自我中心論”中,把學生從機械聽記的“流水賬式”教學中解救出來.特別是對于數學這一門對邏輯思維能力與運算求解能力都要求非常高的學科來講,學生是否能夠真正積極、主動、靈活地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求解問題,將成為影響學生學科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躍度,不少數學教師都紛紛將問題串式教學法引入到課堂之中,以期給初中數學教學帶來突破性的提升.經筆者的實踐研究,粗淺地將初中數學問題串式教學法分為以下四種方法,筆者試圖通過蘇科版教材進行一系列的說明和闡述.
解惑答疑是問題串教學中最基本、最淺顯、最明確、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指的是教師在教學中明確地就章節(jié)的知識點向學生發(fā)問,學生一一對應回答,這種方式一般適用于章節(jié)知識點難度較淺、要點清晰明確、學生有能力迅速準確回答的板塊內容.
案例1:七年級上冊第二章“有理數”.
教師在正式開講前,可以將知識要點以小問題的方式逐一羅列,如正數的概念,負數的概念,0屬于正數還是負數,整數的概念,有理數的分類,數軸的概念,數軸的三個要素,如何判斷數軸上各個數的大小關系,相反數的概念與形式,絕對值的概念與形式,如何比較有理數的大小,有理數加減法及乘除法的法則與運算律,倒數的概念與特點,乘方的概念,冪、底數、指數的概念,有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科學記數法的書寫方式,近似數的概念,有效數字的概念等.在每一個問題之后附上小題目作為例題,學生在回答每一個問題后再通過解答例題來進行二次印記加深,這一過程實際上就經歷了“思考問題→回答問題→解答問題”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在答惑解疑中體會數學思考,完成簡單的數學學習.“有理數”這一章節(jié)作為學生從小學轉入初中后正式接觸的數學知識,其內容相對較為簡單,抽象度也比較小,在這種情況下采用解惑答疑的問題串式教學不僅能夠高效、有序地提煉出章節(jié)中的知識要點,而且也在學生的心智中留下問題導學這一教學方式的印記,這將有利于后期更高難度問題導學開展的順利推行.總的來講,解惑答疑屬于問題串式教學中的初級階段,較為適合難度淺顯的內容教學.
情景創(chuàng)設指的是教師通過設計一個情景,在情景中自然地設置各種問題,引導學生在情景中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去思考、分析并求解問題.以蘇科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為例,從內容上看,一元一次方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應用頻率也非常高,這種與實際生活關聯(lián)度緊密的知識內容最適合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這一方式來開展問題導學.
案例2:在行程問題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如下情景“某部隊新兵訓練進行急行軍拉練,新兵們在教官的帶領下以平均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向目的地行進,當拉練隊伍行進了1.5小時后,團部首長要將一個非常緊急的書面命令送給帶隊的教官.假如首長立刻安排通訊員從團部出發(fā),開車以每小時60千米的速度沿拉練原路追趕拉練隊伍,求通訊員要花費多長時間才可以追上”,這一情景實際上包含的就是“路程=速度×時間”的知識,問題串的設計需要以情境作為背景.
案例3:在商品利潤問題中,“商品利潤=商品售價-商品進價”,教師可以設置超市打折促銷搞活動的情景.教師還可以設置學生與家長一起商討如何處理過年時壓歲錢的情景等.
由于情景創(chuàng)設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情景中去分析與思考問題,因此,教師在運用情景創(chuàng)設法開展問題導學時,應當注意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是學生熟悉的,最好是已經有過親身經歷的.總的來講,情景創(chuàng)設屬于問題串式教學中的第二階段,較為適合與實際生活關聯(lián)度非常大的內容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是有目的的鋪設臺階,是有技巧的引領,讓學生在情境中漫步,在情景中進入學習狀態(tài),從而事半功倍.當然,情景是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的,是教師根據生活提煉出來的.絕不能為了情景而情景,機械的引用,人為的假設,只會破壞情景之美.所以,情景創(chuàng)設要做到有效、有價值,更要生活化.
任務求解法指的是教師給學生布置一項任務,在任務中合理、恰當地嵌入多個問題,讓學生通過逐一解答問題來一步步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
案例4:八年級下冊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在講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時,教師可以安排一個課外調研項目——調查學校附近報刊亭的盈利情況.基本上學生可以較為容易地找到學校附近的報刊亭,報紙和刊物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熟悉而又親切,與報刊亭的主人溝通起來一般也不存在特別大的難度,這種情況就適合任務求解的導學方法.具體來講,“讓學生調研,假如報刊亭平均每天可以賣出《人民日報》10份、30份、50份、80份,則分別盈利多少錢?如果報刊亭要在一個月內通過《人民日報》這種報紙實現盈利200元,則報刊亭每天賣出份數必須要介于怎樣的范圍之內”.可以發(fā)現,在這項任務中,教師只是指定了調研的內容與最終要求解的內容,任務中需要學生去獲取答案的問題(這里指的是不同份數下報紙的不同盈利水平)并沒有直接給出,它需要學生在實際調研的過程中自己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通過一系列的信息去解答問題.
總的來講,任務求解屬于問題串式教學中的第三階段,從信息傳遞的角度上看,教師僅提供了部分信息,另外一部分信息則需要學生在問題求索的過程中自己去挖掘與完善.任務求解,給學生一個明確的任務,帶著任務去做,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激發(fā).
主題探究,指的是教師只給定主題,不限制方式,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允許多樣化的求解方式.與前面三種問題串式教學對比起來,主題探究的開放性更大,不確定性更多,給學生提供的空間也更廣闊.從問題主導權上看,前面三種問題串式教學更傾向于教師拋出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求解.主題探究則更傾向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答問題,學習的主動權回歸到學生手里,學生當家作主,其主動性、積極性不言而喻.問題不再是由教師提出的,而是學生提出的,教師從“知識的搬運工”變成了導演,回到指導的身份上,更加符合教師的身份角色,這意味著回答問題也不是學生被動式的,為回應教師而去作答的,而是學生主動式的,自己發(fā)現并尋求答案的.
案例5:九年級下冊第六章“二次函數”.
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嘗試自行探究二次函數的特點,有的學生可能會選擇研究y=ax2(a≠0)的圖像與性質,通過書面列表的形式總結出該函數的圖像、開口方向、頂點坐標、對稱軸、增減性、最大(?。┲档?有的學生可能會選擇研究y=ax2+bx+c(a、b、c是常數,a≠0)的圖像與性質,通過PPT演示的方式來羅列出其圖像、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坐標、增減性、最值等.有的學生可能會研究拋物線的平移等.
案例6:九年級下冊第九章“概率的簡單應用”.
實際上,這一章節(jié)在教學大綱中所占的比重略低,實際生活中它又頻頻出現,例子不斷,對于這種“實用但不多考”的教學內容,采用主題探究式的問題串式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在生活中,投擲骰子時的點數是6的概率,某同學早上第一個進教室的概率,明天是雨天的概率,公交車準點的概率等,都屬于隨機事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某一個方向去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通過接觸概率、分析概率來最終掌握概率.總的來講,主題探究屬于問題串式教學中的第四階段,它的開放度最大,靈活性最高,適合于當教師與學生都非常適應問題串式教學之后來采用.
問題串式教學的核心與關鍵都是“問題”,它不僅以問題來切入,而且在過程中也始終以問題作為線索,串聯(lián)著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論是教師教,還是學生學,都緊扣并依靠著問題.從學科的角度上看,數學是一門對抽象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這會導致不少學生在學習時容易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或思維始終“漂浮在空中”的窘境,而實實在在的問題則可以幫助學生將思維落地,這一教學價值也不斷被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所發(fā)現與認可.為了更好地開展問題導學,數學教師可以嘗試解惑答疑、情景創(chuàng)設、任務求解、主題探究這四種問題導學方法,讓學生的思維得以釋放,讓課堂的氛圍得以活躍,讓問題導學陪伴學生成長,引領師生共同進步,扎扎實實做好問題導學,不僅解放教師,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問題導學走更深、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