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 , 楊 群 , 郭文韜 , 季華員
(1.南昌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江西南昌330008 ; 2. 江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江西南昌330200 ; 3. 江西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江西南昌330096)
雞喉氣管炎混合感染的診治
張學良1, 楊 群2, 郭文韜3, 季華員2
(1.南昌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江西南昌330008 ; 2. 江西省農業(yè)科學院, 江西南昌330200 ; 3. 江西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江西南昌330096)
傳染性雞喉氣管炎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播快,臨床診斷有時復雜,特別是在混合感染的情況下,若不能及時準確診治,可造成極高的死亡率,對養(yǎng)殖戶損失巨大。筆者就一起由雞大腸桿菌、傳染性雞喉氣管炎混合感染因未能正確診治而造成嚴重損失案例的診治經驗報告如下。
2015年10月,本市某區(qū)一規(guī)模化養(yǎng)禽場雞發(fā)生突發(fā)性大面積死亡。詳情:該場存欄雞約5 000只,6天前突然發(fā)病,開始幾日僅零星死亡,后逐漸嚴重,日均死亡數(shù)可達數(shù)百只,截止報告當日已死亡1 600余只;曾用強力霉素、氟苯尼考等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當?shù)孬F醫(yī)診斷為疑似傳染性雞喉氣管炎、高致病性禽流感混合感染。
該場地處深山,較偏僻,附近區(qū)域無類似疫情發(fā)生,但養(yǎng)殖戶近期有場外禽接觸史;場內棚舍沿山腰水源流向依山而建,高低錯開,間距尚可。采用圈、放結合的方式喂養(yǎng),棚舍周圍地面草、葉光禿;水流經處地面濕潤,糞污較重;棚內溫度較高,高達35 ℃;全場有臨床癥狀雞多達30%。
發(fā)病雞大多呆滯,眼半閉,不喜食,喜飲水,肛門糞污不潔。病雞體溫不高,排綠色、黃白色稀糞。呼吸時有的發(fā)出濕性啰音、喘鳴音和咳嗽;有的呈現(xiàn)呼吸高度困難,頭和頸部向前向上張口盡力吸氣;有的鼻流出半透明狀液體,頭部腫大,雞冠發(fā)紫,部分雞可見咳出帶血的黏液,污及喙角、顏面;有的眼流淚,結膜有血絲。
大部分病雞主要病變在氣管和喉部。喉頭黏膜上有淡黃色壞死物附著。氣管可見充血、腫脹,有含血黏液或血凝塊,管腔變窄,有的為覆蓋喉頭的黏液性分泌物、黃色干酪樣物質;少數(shù)還可見支氣管、肺和氣囊水腫及充血,卵子變形,輸卵管有出血性炎癥。糞污嚴重雞還可見心包炎,心胞內有滲出物,纖維素性肝周炎、纖維素性滲出物。極少數(shù)還可見胸肌充血、出血。
采取12只癥狀典型病雞的血液和氣管、氣囊滲出液、肝等組織病料(其中5只為兼有疑似大腸桿菌、禽流感混合感染癥狀雞,此5只中的3只還兼有胸肌出血癥狀);對12份血液分離血清作平板凝集試驗,結果顯示均為雞喉氣管炎血清凝集陽性;對5只疑似混合感染病雞的血液、組織病料作涂片革蘭染色,麥康凱、S.S.和伊紅美蘭瓊脂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生化試驗,結果顯示,5只均符合大腸桿菌特性;再對此5份雞病料做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根據(jù)飼養(yǎng)管理、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及用藥情況、病理剖檢和實驗室檢驗,確診為傳染性雞喉氣管炎病毒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
7.1 隔離和消毒 清理并無害化處理病死雞。做好隔離,減少獨立棚舍間的過往次數(shù),加強通風;用百毒殺對清潔后的器具浸泡消毒,對雞群噴灑消毒7 d,用生石灰撒遍運動場地和雞舍。
7.2 治療 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中藥方劑為:板蘭根、金銀花、蒲公英、地丁、射干、甘草、連翹、魚腥草各100 g,麻黃、茯苓、黃芪各80 g,冰片、薄荷各50 g,以上藥物混合粉碎后拌料50 kg,連用7 d;西藥:0.2%病毒靈純粉拌料,0.01%恩諾沙星飲水,連用5 d。此外,2倍量添加電解多維和乳白魚肝油,連用5~7 d;對大腸桿菌感染較嚴重的肌肉注射慶大霉素。同時,對雞群進行雞喉氣管炎疫苗緊急接種。
7.3 改造飲水系統(tǒng) 截斷水源,待土壤水溝曬干后鋪撒生石灰,架設鋁合金水管,配置水槽和飲水器。
8.1 診斷治療時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考慮內外因關系。該場各棚舍間靠泥土水溝流淌供水,導致地面潮濕,土壤深處的病原難以消滅干凈,即使頻繁消毒和大量正確用藥,疫情仍將由點到面難以控制,該場飲水系統(tǒng)建設不科學是導致此次疫病暴發(fā)和難以控制的關鍵因素,用藥不科學不徹底、環(huán)境濕熱也是重要方面,當?shù)孬F醫(yī)并未意識到這些外因的重要性。
8.2 診斷時應注重相似癥狀疫病的鑒別。新時期疫病表現(xiàn)日益多樣復雜,此案例中極少數(shù)雞表現(xiàn)出頭腫、眼結膜潮紅、胸肌出血,由其是同時表現(xiàn)出胸肌出血等疑似禽流感的臨床癥狀,且死亡率高,用藥后難以控制,極易被誤診為混合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實際上,大腸桿菌感染也可導致胸肌等全身各部位充血、出血癥狀,同時結合病死雞中較多纖維素性心包炎、肝周炎等典型大腸桿菌感染癥狀,僅是少量胸肌出血病例,且未出現(xiàn)如爪鱗出血等典型特征性高致病性禽流感癥狀,再結合考慮供水系統(tǒng)、環(huán)境濕熱等外因,應考慮極可能是混合感染大腸桿菌并導致了大量病雞死亡,實驗室檢驗證實了筆者的推斷。
8.3 要注重實驗室診斷。實驗室診斷時采集了多種疑似疫病典型樣本,進行了一一檢驗論證,確保了診斷準確,實驗室檢驗是疫病診斷的重要依據(jù),此環(huán)節(jié)在實踐中很重要,應非常重視。
本次疫病防控成功的關鍵得益于準確的外因分析和鑒別診斷,以及實驗室檢驗,新時期疫病表現(xiàn)日益多樣復雜,在疫病診斷時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注重鑒別和實驗室依據(jù)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