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曉峰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普及,應用在社會的各個領域。由于教育的不斷改革,多媒體技術進入了中學教育中,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中學語文教育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的被動性化為主動性,并且將課本內容抽象化形象,提高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中學語文;運用
由于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多媒體為中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持。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具有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以及口語交際能力,具有文學鑒賞和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提高語文知識和綜合能力。然而多媒體技術的融入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通過多媒體自身的特點,提高了中學語文教學的效率。
一、多媒體技術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說明的重點及難點,學生們不能直觀的看到。而且語文教材中的一部分內容不僅枯燥而且很抽象,學生們根本無法理解,同時也沒有學習的興趣,不論教師講的多生動,學生們依然不理解,還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課堂上的重點和難點直觀的呈現(xiàn)出來,教學內容化抽象為形象,學生更容易理解,從而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更好的消化和理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習興趣。
想象力是凌駕在知識之上的,知識是有限的,無限的是囊括世界的想象力。同時想象力為知識提供前提與基礎,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聲音、圖像、視頻等立體化的特點,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的靈感,鍛煉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因此,在中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技術,創(chuàng)設學生的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加強學生的感性認知,從感受和體驗中,領悟到課堂的講解內容和教材的意境。并且在學生們身臨其境的過程中,課堂的學習氣氛也就迅速擴張開,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突出教學重難點
文字是一種很抽象的符號,在反應真實事物的時候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還很欠缺,這讓學生理解這些抽象的文字有些困難,學生總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因此,在中學語文的教學中,讓學生理解由這些抽象的語言文字組成的重點和難點是比較不容易的,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將抽象化為形象,靜態(tài)變動態(tài),將學生們無法理解的文字符號和枯燥的教材內容更加生動形象的呈現(xiàn)出來,促進學生主動的思考和學習,對于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另外,多媒體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更多的知識信息,提高學生對信息的記憶。
(四)提高學生的朗讀技巧
朗讀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朗讀一般是教師范讀,然后學生們朗誦或默讀,在此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感覺枯燥乏味,無法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從而無法實現(xiàn)朗讀的目的。但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在朗讀中,對課文的內容進行對媒體播放,將學生們帶人情景中,正確掌握朗讀中的語音語調,理解課文的深意,吸引學生們的朗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們的朗讀技巧。
(五)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中學的語文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懂得鑒賞和朗讀,還要會寫作。很多學生在面臨寫作的時候無從下手,因為大部分學生不懂得觀察,寫作的時候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因此,在中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場景再現(xiàn),通過多媒體的聲音、圖片、視頻等讓學生更加仔細觀察寫作的場景。任何事物都是有很多面的,只要多加觀察,把握文章的主旨,會大大提高寫作能力。
二、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多媒體的應用
(一)以學生為核心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要參與者,也是核心體驗者。以學生為主題體驗的教學會讓學生更加享受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創(chuàng)新發(fā)展一種全新的主動性教學模式。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中,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說,更加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和理解,使得教學過程更加民主和開放。多媒體技術將教材內容抽象化形象,靜態(tài)變動態(tài),并且多媒體的圖像、聲音、視頻等的立體化讓學生們身在情境之中,讓學生充分的體會和感悟,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拓寬了思維的廣泛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強烈的參與意識,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更加開放的學習空間。
(二)突出教師的教學特點
在中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多媒體技術應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多媒體技術可以完全代替教師嗎?答案是否定的。雖然多媒體的優(yōu)勢很多,但是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是不能代替的,在語文課堂上,學生同時也需要真實自然的情人交流。因此在語文多媒體的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點,緊密的與多媒體技術結合在一起,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更好的與學生溝通和情感交流,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學生,讓教師的特點和優(yōu)勢充分的發(fā)揮出來,使每一位教師都能展現(xiàn)出自己不同的教學特色。
(三)突出教學內容的特性
多媒體技術擁有更大的信息量,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主動篩選其中的信息。因此教師要從大量的信息量中挑選出優(yōu)質的信息,將信息與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豐富學生的教學內容。并且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是要分清信息的重點和難點,理清信息主次,在學生接受的過程中,更加清晰明了。
(四)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講授法比較普遍,它可以減少學生的探索時間,避免學生在不重要的內容上浪費時間,少走彎路,讓學生迅速形成概念,接受和理解教學內容和重點知識,有助于基本技能的養(yǎng)成和培養(yǎng)。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雖然好處很多,但是也有不利的地方,多媒體技術教學課件的演示節(jié)奏很快,學生還來不及思考,這樣嚴重影響了多媒體教學的目的和效果,所以更應該引導學生啟發(fā)式的思考。因此,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同時還要結合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揚長避短,各自發(fā)揮其優(yōu)勢,來進行有層次結構的教學,并不斷的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使學生領會概念,掌握教學內容的原理,主動地發(fā)展其中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營造良好課堂學習氛圍。
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中學語文教育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的分析,讓我們了解到多媒體技術的應該使得語文教學內容更加具有趣味性,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并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但是事物總有兩面,多媒體技術同時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在多媒體教學中,正確的使用多媒體技術,要結合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教師自身的特色,是教學效果最大化的呈現(xiàn),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徹底實現(xiàn)中國語文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陳絢麗.多媒體技術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3.
[2]彭祥生.論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中學語文教學的整合[D].湖南師范大學,2005.
[3]范飆.多媒體技術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D].上海師范大學,2006.